“跟以前的工作差别很大,但越来越有干劲儿。”王恩平说,居家延续护理让她发现了另一种工作方式和另一个自己。 她发现自己也会忐忑。“以前在医院,特别有主人翁意识,觉得自己是掌握医护技能的专业人士。虽然跟病人相处愉快,但那种愉快,是建立在病人听安排的基础上的。到了这个领域,心态一下子就转变了。自发地变得态度特别好,注重察言观色,想尽一切办法帮病人解决问题,生怕对方说我不好。”王恩平说,这不是经济原因驱使,而是自尊心,“如果服务过一次,下次人家不要我了,那多没面子”。在医院,更多拼的是临床业务能力,但在延续护理领域,还需要有更好的服务意识,调动出更全面的综合能力。当服务被认可时,会有很大的成就感。 北京协和医院ICU退休资深护理专家宁素如表示,在新工作中,她重新发现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此前在医院,护理在很大程度上是执行医嘱。而进行居家延续护理时,需要自己独当一面,取得的效果让她充满自豪感。 王恩平还经历过“不打不相识”。那次服务对象是一位高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老人的女儿远在美国,了解到国内有这项服务,于是为老母亲预约。“但跟患者同住的儿子并不认可,事先电话沟通时口气很差,上门时更是一副对待江湖骗子的态度。”王恩平回忆说,但等我们做完评估,跟他沟通我们的评估结果、护理方案、护理目标等时,对方马上就像换了一个人,直言“你们太专业了,比我们的主治医师说得还全面细致”。在王恩平的帮助下,老人获得了很好的康复效果,那位家属为此还专门写来感谢信。 资深护士在延续护理中收获成就感、新动力,年轻护士则通过延续护理收获着成长。“开始时还是菜鸟,但很快就变了一个人。”宁素如说,延续护理是特别好的带教方式,年轻护士跟着上门,学服务态度、技术和知识。“很多年轻护士告诉我,她们在繁忙的本职工作外,兼职这项服务,不是差钱,而是为了学习。因为大医院有大医院的短板,分科太细,专科护士只是在自己的领域里有信心。延续护理平台,让他们得以互相学习、借鉴,完善、丰富能力。” 更多时候,她们在这些患者的家中体会着最真实的社会温度,那其中有温馨,也有残酷。看到那些家庭条件好的人家,乐于为老人花钱,也认可延续护理的价值,让她们满怀希望;而那些因为公益项目而获得服务的家庭,即使护理效果很好,也往往在免费服务结束后,不得不放弃后续服务,让她们充满遗憾。“我们上门,发现了新的自己。也希望更多人发现我们,认可我们。更希望国家、慈善机构,也能发现这种需求,为贫困而确有需求者出一份力。”一位延续护理人员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