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护网 首页 热度 查看内容

父亲节特辑,一位护士父亲的真声呈现:我的女儿是护士…… ...

2017-6-17 14:35| 查看: 984| 评论: 0

父亲节就要到了,祝所有的父亲幸福安康!

Father's Day

父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觉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 ——冰心

又是一年父亲节,许多平台或公号都推出了向父亲致敬的主题内容,看来看去,我没有找到触动我的内容。我们仅仅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庆祝父亲节,可是我们可曾站在父亲的角度,听听他们的心里话?

你有没有发现,每年过母亲节或者父亲节的时候,我们并不是怀着一种轻松欢快的心态去庆祝这个节目,而是相对比较沉重的纪念。有人说,因为感恩,所以显得敬重,因为内疚,所以显得沉重;我说,这份沉重恰恰是来自于对生命的敬畏,因为敬畏,才无法轻松。

父母给予我们生命,也给予我们人生的启迪。我们深知这样的道理,所以我们懂得“报喜不报忧”。我们深知他们的心情,所以我们选择“避重就轻”。

然而,你可曾想过,其实在他们的心里,一切都很明朗,什么能瞒过他们的眼睛呢?

我就曾经看到这样一篇来自于一位护士的父亲做写的文章,深深的打动我了我,我把它分享给大家。

父亲节快乐

一路上有你

  一位护士父亲的无奈与无能     

 得知女儿被打的消息,我心急火燎地把电话打过去。女儿在电话里怯怯地说:“爸,别担心,别生气……”在我的一再追问下,女儿道出了实情:

 周末,女儿在科(口腔科)里门诊台值晚班,快下班的时候,来了一男一女,要加号看病,女儿连忙去问大夫,回答说“加不了”。女儿回来后,和颜悦色的对两人说:“加不了了,快下班了,要不明天再来”。

不料,男士听了勃然大怒,气势汹汹冲进诊室,要找医生问清楚。而医生们都正在忙着自己的病人,没人理会他,于是他冲出诊室,不由分说,掐住女儿的脖子,把她一下推出好几米远,女儿呛得只咳嗽,踉踉跄跄差点儿摔倒。见此情景,科里的护士赶紧打电话报警。

 警察来了,可你猜怎么着?他却并未过多询问,反而说“先看病再说”。是的,他让给看病的,不是我那受了惊吓和受伤的女儿,正是那个蛮横打人的男人,这下好了,号也不用挂了,施暴者在警察的护送下像是英雄一般坐到了诊台。

      冷漠,即是对暴力的认可和放纵!

DAD

现场多少患者看着?多少医护看着?这种行为,无疑是告诉现场的所有患者,打人就能迟到了也可以看病,打护士,那是打了白打,这难道不正是对武力解决问题的认可?

   这让护士们如何能心静,如何能接受?让我们为人父母者如何能心安,如何能不介怀呢?

你可能会说,老爷子你情绪有点儿过了。是啊,是啊!试想,如果你的女儿被打了,你会不会心痛?真的都快窒息了。说不出话来,眼泪始终在眼眶里打转,我就想问问他们,到底为什么,你为什么要打我的孩子,你怎么能下得去手,如果是你的孩子,你的手还会掐住她的脖子吗?不能,我要给我的孩子讨个公道。

赶到派出所,我却看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女儿被带到别的房间做笔录,打人者却和警察抽烟聊天,谈笑风生,对我的女儿连正眼都没一下,道歉的话一句也没有。

周一,女儿做了检查,腰椎损伤,科主任给她放假两周去疗伤。并派人去派出所沟通事件的处理问题,派出所说,这是民事纠纷,和你们无关。

这种结果,作为当事人,作为一名父亲,我何以能忍受?既然你要灰色解决,那我也不能轻易放过你,我狠狠的想,给好朋友打电话,想托关系讨个说法。可朋友一番话更让我错愕,他说,算了吧,就是有了说法,你能承担后果?激怒打人者,岂不是要天天为女儿的安全担心?

无语、愕然、出离愤怒。此刻我无法冷静。我恨呢,恨打人者的无理、恨警察的冷漠,也恨我自己的自作聪明、刚愎自用。

你的人生现在开始,应该由你来决定!

DAD

女儿初中毕业时,因为我个人看好护理工作,于是自作主张让她报考了卫校,毕业后,她去了又苦又累的“ICU”,一干就是六年。同样的年龄,别人才踏入社会,她已经腰肌劳损。“非典”时,我竟不知深浅的劝她进入重症隔离区。这些,女儿从未向我抱怨一句。

如今,每每想到这些,我的心就像刀割一样,我的女儿,我最疼爱的宝贝,凭什么被恶人伤害?她与世无争、兢兢业业,为什么要打她?而且被打后,连个说法都讨不回来。

如果当时我在场,我一定会冲上前,用自己已不健硕的身躯挡住那罪恶的双手,付出生命在所不惜。我一定要保护我的小女孩儿,我不能让她受到任何外人的诋毁和伤害。

我的心哪……

我的心哪……

你能懂么?

你能懂么……

父亲节快乐一路上有你

这是发生在前几年的故事,只是深有感触,拿来分享,希望不要影响大家的判断,毕竟过去和现在,社会背景还是有些区别的。比如,医闹已明文列入法律,相比较之前,我们的安全保障已有了显著的变化。

 其实我想说的是,关于父亲节或者母亲节,怎样的一种庆祝方式才是最打动父母的呢?买他们喜欢的礼物?陪他们吃顿饭?打个电话?都无可厚非。但是,这一次,我们能不能在和他们交谈的时候,少一点儿“卖弄”、少一点“建议”,少一些“倾诉”,多一点倾听!

留言、留言、留言,转发、转发、转发,点赞、点赞、点赞!

转自护联网,转载仅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全部回复(0)

文热点

  • 联系我们
  • 邮箱:zhih512@qq.com
  • 电话:0731-85054048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 9:00 - 17:00 )
  • 微信公众平台

  • 扫描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