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护网 首页 临床 护理管理 图文 查看内容

基层护理管理可以这样做!

2017-7-31 15:16| 查看: 1537| 评论: 0

作为一名基层护理工作者,临床工作二十多年,对于基层医院护理队伍建设,始终有三个埋藏于心底的美好愿望——
1、能让护士真正有余力、有愿望、有能力做到以病人需求为中心。

2、有正主任护师的榜样出现。

3、有真正意义上的护理专科门诊(PICC、造口等)。


李白在登蜀道时,发出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其实,在基层要想实现这三点,让人也不由想起诗人登蜀道的艰难。

就拿目前国内大部分县级医院来讲,不同程度存在护理管理的若干缺陷:

1、护理人力资源相对不足:护士忙于打针发药,无法满足针对病人病情的个性化需求,护士长忙于科室代班,管理工作细致度不够;

2、基础护理落实不细致(尤其是晚间护理);

3、交接班、查房流程欠规范,对重点病人的护理要点不突出;

4、岗位管理机制不深入,未与绩效发放、优质护理质量建立连接;

5、分层培训未扎实落实;

6、质量控制缺少系统性,尤其在检查反馈与进一步改进上有改进空间;

7、分层管理对每个层级的管理无针对性评价措施,即缺少抓手。

针对以上问题,围绕三个美好愿望,从护理管理的框架来讲,有哪些具体可执行的方法呢?

1、明确县级医院护理学科发展空间

近年来国家关注县级医院的发展,国家对优质护理的关注注意到二甲与三甲的不同,但目前国内二甲医院普遍照搬三甲,由于优质医疗资源的匮乏及护理人力资源的不足,未形成气候,故在这方面大有空间可为,有争取到国家扶持的机会。

做山区二甲医院优质护理的服务品牌:养、护。

1)建立养护文化,宣传护理人员价值,展示护理人员风采,比如临终关怀、急诊院前出诊、新生儿抚触、母婴保健、老年病房、康复等。把基于专业,始于主动的优质护理服务案例写成宣传稿,突出县级优质护理的服务特点:养、护。

2)围绕此重点建立系统的护理管理制度(见下文)。

2、盘点人力资源现状,建立岗位管理长效机制

1)对现有人力资源作分析,关注到因生育问题、离职等引起的人力资源不足;

2)制定岗位管理试行方案;

3)设立机动护士库;

4)调查分析出工作辛苦程度较高的护理岗位,得出各科室系数;护理绩效在岗位管理成功的基础上,单独提出来做绩效分配;按科室护理工作量、护理项目价值、科室系数、科室收支比、优质护理绩效工资制定《医院护理绩效工资一次分配方案》,医院院长给出绩效总额,护理部制定分配方案报院长审核后由分管院长进行分配。

3、二级质控下沉一线、监督改进不松懈

1)质控小组每月中下旬的不定时检查要注重病房病人的现场查看,质控组重点关注:护士长是否参加了早晚交班、在交班中,是否对上一班次工作进行评价、指出问题:是否指导护理下一班次的重点病人及重点护理环节及问题等。

2)各科室质控体系健全、质控方式接地气便于改进。每月普查,护士长汇总问题,内部讨论、分析改进、检查上月存在问题有无改进、改进程度及效果如何、质控组织随机发现的问题要加以记录,或者随时与护士长讨论原因和整改方案。每季度进行汇报展示。

3)建立护士长查房及总值班,发挥高年资护士优势。

总值班通常由大科护士长和各病区护士长参加。每天一名护士长执行总值班,总值班要求必须细致地完成对两个以上科室的检查、通查针对近期质控中问题较多的科室,常规流程是:参与下午5:30到6点的某科室护士的交接班,夜间巡视所检查病房,查看护士的值班情况,夜间有特殊病人参与指导抢救,第二天早上,总值班护士长早起检查一个科室护士的晨间护理执行情况,参加科室的早交班、检查床头交班、办公室交班记忆该科护士长交班点评的质量。

夜班查房由病区护士长执行,重点督查夜班护士的履职情况,指导重病人的护理。

发挥高年资护士在质量管理中的优势与作用,通过筛选将其纳入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参与查房。

4)管理工具PDCA(戴明循环)为管理工具进行持续改进。质检时除文字记录外,注重现场检查结果(查看病人、访谈医护);护士长例会上每月定期由护士长分享答疑一例PDCA(时间半小时);在PDCA的推动上关注到与其他科的协作性,比如医务科、药剂科;护理部组织PDCA经验交流会(讲座培训)。

5)二甲复评:各科室上交由人机环法料测梳理的二甲复评整改时间表,护理部审核并以此依据进入每月护理管理质检内容。

4、形成全院护理安全文化、重抓1级和2级及改进效果不佳不良事件

1)年度护理人员安全工作会(内、外、重点科室讲解),提高全体护理人员医疗风险防范意识。

2)1级和2级不良事件发生后护理部到现场并协助处理。

3)每月不良事件讨论除做该季度不良事件汇报后,发生1级和2级不良事件的科室按事件经过、事件分类、事件分析、纠正措施、预防措施进行汇报。

4)对单纯护理改进效果不佳的护理不良事件系统分析,找出根本原因,促进全院层面进行改进。

5、夯实基于专业、始于主动的优质护理理念,推行护理专科建设

1)夯实基础护理(晨晚间护理)更新护理人员关于基础护理的理念。

2)护士长从改善病人就医感受,分环境、质量、流程、服务四个方面,从重要性和急迫性2个维度入手,梳理自己科室关于优质护理的举措,上交科室优质护理自评总结。

3)护理病例讨论及健康教育:各科室每月有重点病例护理讨论,建议3-5个护理路径,临床科室规范3-5个病种的教育指导。

4)大力推行护理会诊,如压疮、静脉管理(中心及周围静脉置管+困难静脉)、造口护理等。并成立相关小组。

5)筹划建立新的护理专科门诊,如慢性病健康管理、造口、母婴保健、骨科康复、管道门诊等,并对口相关科室负责。

6)设立心理咨询门诊,针对医护人员身心健康的维护及病人心理问题。

6.建立成本预算分析表,实施对照性成本控制

护士长对耗材支出作年度分析表,并作出第二年预算,每月对照,护士长例会上可交流经验。

7、以用为本制定培训内容,健全分层培训体系

1)各科培养1-2名专科护士,为护理门诊及专科小组做准备;

2)分层培训召开分享交流会,找出在二甲医院科室实施的范本,比如时间频率、考核对象等;

3)单独设立培训主管,对操作培训、护理查房、业务学习进行“以用为本”的指导思想实施的培训,专职负责制定各层级护士培训方案,设计《护士分层培训档案手册》;

4)健全培训体系:岗前培训、规范化轮转培训、定岗培训、临床实践、提升学历的培训、专科护士培训、返岗培训等;

8、做好护士长队伍建设,培养护士长创新能力

1)以专业能力、通用能力、上级医院成功经验为主。

2)护理部定期与护士长会谈,主动关心护士长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帮助其解决问题。

3)护士长队伍的分层管理,老、中、青要求不同,学习重点也不同,尽量让各个层级护士长在队伍中发挥其作用,尤其是45-50岁以上护士长的职业疲倦和年轻护士长的适应期遇到的问题要重点关注。

4)护理工作琐碎零乱,注重培养护士长们从国家战略、院方规划、护理部计划中进行管理,即在护理工作计划、月安排、周重点、日安排中形成系统思考的逻辑、善于提炼管理重心、实施分步推进的能力。

要做到这些,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位心怀全院、关注护士,既有战略眼光,又有具体推进手段的院长,同时,作为基层护理管理者,也要摆脱总是依赖院方政策、被动管理的诸多不利局面,主动站在院方层面考虑护理队伍提升空间。

各位基层护理管理者,大家有什么心声,欢迎在文末留言。一起来推动,共同去改变,希望这三个美好愿望,不再是李白的“侧身西望长咨嗟”,能够变成今天四通八达的蜀道!


来源:中国护理管理
文章仅用于信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谢谢关注!

全部回复(0)

  • 联系我们
  • 邮箱:zhih512@qq.com
  • 电话:0731-85054048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 9:00 - 17:00 )
  • 微信公众平台

  • 扫描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