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护网 首页 相关 政策法规 查看内容

18项护理核心制度

2017-8-19 12:29| 查看: 5589| 评论: 0

18项护理核心制度(下)


十三 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


  1、各病区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由本人及时填写差错、事故登记表。护士长及时组织讨论与总结。

  2、发生差错、事故后,要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由于差错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

  3、当事人在规定时间内向护士长、护理部上报发生差错事故的经过、原因、后果,并登记。

  4、发生严重查错事故的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及造成事故的药品、器械等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并保留患者的标本,以备鉴定。

  5、差错事故发生后,按其性质与情节,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讨论,以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并确定事故性质,提出处理意见。

  6、发生差错事故的个人或单位,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按情节严重给予处理。

  7、护理部应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分析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

  8、发生严重差错,必须在24小时内口头或书面向医务护理部汇报。

十四、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1、在采血、给药或输血等操作前,必须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查对制度,应至少使用两种身份识别方法(床头卡、手腕带、双向核对)。

  2、对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实行双向核对法,即除了核对床头卡以外,还必须要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3、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如: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必须使用腕带。在各诊疗操作前除了核对床头卡以外,必须核对腕带,识别患者身份。

  4、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5、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的制度

  (1)对实施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在诊疗活动中使用腕带作为操作前、用药前、输血前等诊疗活动时辨别病人的一种必备的手段。

  (2)在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急诊抢救室等科室使用腕带,作为操作前、用药前、输血前等诊疗活动时辨别病人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十五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管理制度


  1. 加强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存在导致患者跌倒、坠床的高危因素,其中包括:

  (1) 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精神异常、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的患者;

  (2) 体质虚弱、需搀扶行走或坐轮椅患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且无专人看护患者;年老和婴幼儿无约束或无效约束患者;

  (3) 服用特殊药物、近期有跌倒史(1周内)、以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

  (4) 病室地面潮湿或有积水未设防滑标志等;

  (5) 患者穿的鞋底易滑跌等;

  2. 对具有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患者,护士应对病人或家属进行安全教育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3. 对有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的患者,需实施逐级上报和监控。

  4. 加强病情观察,及预防跌倒、坠床措施的落实,并加以记录。

  各护理单元对已发生“患者坠床、跌倒”事件的,立即通知值班医生、病区护士长、科护士长,并向护理部汇报备案。

十六 防范患者坠床、跌倒预案及流程


  一、预案

  1. 按护理部标准,新病人入院时,对存在发生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根据《住院病人意外事件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2. 护士在护理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癫痫发作、老年痴呆、精神异常的患者,及无陪伴的3岁以下婴幼儿时必须用床栏或约束带保护,床尾挂标识,并做好交班。

  3. 做好安全宣教工作,对长期卧床的体质虚弱者、近期有跌倒史(1周内);以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及年老体弱等患者,护士应告知其起床或行走时应由家属或护士(按铃呼叫护士)陪伴,如需沐浴必须在家属陪伴下进行。

  4. 给婴儿测体重和沐浴时,护士必须守护在旁,不得擅自离开。

  5. 必要时开启陪护证,先告知家属留院陪护。

  6. 做好入院宣教,告知病人住院期间、起床活动时穿防滑鞋。外出检查有专人陪同,检查前更换外出鞋,行动不便者准备轮椅。

  7. 夜间应开启地灯,保持病室、走廊和地面清洁、干燥、平整、完好、通道内不随便堆放物品,以免影响人、车通行。工勤人员拖地或打蜡后应放置“小心地滑”的警示牌。

  8. 中夜班加强巡视,必要时为病人准备床栏并拉起。

  9. 对服用特殊药物者(如安眠药、降糖药、降压药等),加强观察。

  10. 一旦患者出现跌倒、坠床等事件,应及时通知医师,并遵医嘱落实各项治疗和护理。

  二、流程


十七、 压疮的预防制度


  一、防范预案:


  用《石化总医院难免压疮申报及危险因素评估单》对患者进行评估后,对具有压疮危险因素的患者,应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1.保护皮肤,避免局部长期受压

  建立翻身卡,鼓励和协助患者Q2h翻身;保护骨隆突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避免患者翻身、搬运时拖、拉、推,防止皮肤损伤;对长期卧床患者,床头抬高<30○,以减少剪切力的发生,对使用石膏、夹板、牵引的患者,衬垫应平整、松软。

  2.保持患者皮肤清洁、避免局部刺激

  及时清除患者尿液、粪便、汗液等机体排泄物和分泌物,避免使用肥皂和含酒精用品清洁皮肤,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平整。

  3. 促进皮肤血液循环

  可采用温水浴和适当按摩,应避免对骨骼隆起处皮肤和已发红皮肤按摩,以免加重皮肤损伤。

  4. 改善机体营养状况

  对病情允许的患者,鼓励其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锌饮食,必要时协助胃肠外营养。

  5. 健康教育

  对家属和患者开展压疮预防宣教,提高患者依从行为。

  6. 对于高危压疮的患者,应实施压疮预报、登记、随访。

  二、处理流程


十八、压疮预报管理制度


  (一)压疮防范制度

  1、对新患者、转入、转科、大手术的患者,护士应认真检查皮肤情况,当面交清、确认并做好记录、签名。

  2、对高龄、消瘦、水肿、瘫痪、大小便失禁、昏迷、长期卧床等“压疮高危患者”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应加强预防压疮护理措施,建立翻身卡,进行重点护理和监控。

  3、护士定期评估患者病情情况,做好护理记录。护士长、科护士长、护理部加强追踪监控与指导。

  4、做好患者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取得病人及家属的配合。

  (二)压疮报告、认定制度

  1、 压疮监控记录单评估分值≥10分及带入压疮的患者,护士需在24小时内填写“压疮监控记录单”,由护士长或科室主管护师审核后打印一式二份,一份交科护士长,另一份放在病历中。

  2、 护士长加强对科内压疮护理的指导,督促预防、护理措施的落实,每周记录一次,科护士长收到“压疮监控记录单”后,亲临病房了解情况,每周进行随访并追踪记录。

  3、 护理部通过计算机内网了解病区压疮预报情况,24小时内及时入病房进行认定,节假日由值班护士长确认,每月随访各科室压疮转归情况,并做好记录。

  4、 因病情所致,尽管护理人员对患者做了大量的护理工作,患者仍发生压疮称为“难免压疮”,科内发生难免压疮时,由病区护士及时填写“难免压疮申报表”,护士长签名,护理部与所属系统科护士长在24小时内到临床进行认定,一般情况下符合申报难免压疮基本条件一项、可选择条件二项时,认定为“难免压疮”,如有异议时,由护理部核心小组讨论决定。如因护理不当发生的“非难免压疮”,与科室质量考核挂钩,依据护理部奖惩条例处理。

  5、 每月护士长必须在护士长手册上对压疮的预防、发生、治疗情况进行登记。

123

全部回复(0)

  • 联系我们
  • 邮箱:zhih512@qq.com
  • 电话:0731-85054048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 9:00 - 17:00 )
  • 微信公众平台

  • 扫描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