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病人的护理 【局部麻醉】 简称局麻,是指病人神志清醒,用局麻药暂时阻断身体某一部位的感觉神经传导功能,运动神经保持完好或有不同程度被阻滞的状态。广义的局麻也包括椎管内麻醉,但由于后者有其特殊性,所以习惯于把它作为单独的麻醉方法来看待。 【椎管内麻醉】 是指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入椎管内的某一腔隙使部分脊神经的传导功能发生可逆性阻滞的麻醉方法。包括蛛网膜下腔阻滞(简称腰麻)、硬膜外阻滞。其中硬膜外阻滞包括骶管阻滞。 【蛛网膜下腔阻滞】 又称脊椎麻醉或腰麻,是将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作用于脊神经前根和后根,产生不同程度的阻滞。主要适用于部位较低、时间较短的手术的体格条件较好的病人。 【硬膜外阻滞】 是将局麻药注入硬膜外间隙,阻滞脊神经根,使其支配区域产生暂时性麻痹。 【全身麻醉】 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或静脉、肌肉注射进入人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的痛觉丧失、遗忘、反射抑制和一定程度的肌肉松弛,这种方法称为全身麻醉。它能满足全身各部位手术需要,较之局部和椎管阻滞麻醉,病人更舒适、安全。 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 【围手术期】 是指病人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至病人出院或继续追踪的一段时期。包括三个阶段,即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期,每一个阶段都有各自不同的护理内容。 【择期手术】 可在充分的术前准备后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手术,如一般的良性肿瘤切除术及腹股沟疝修补术等。 【限期手术】 手术时间虽然可以选择,但应有一定限度,不宜延迟过久,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做好术前准备,如各种恶性肿瘤根治术。 【急症手术】 病人病情危急,需在最短时间内进行必要的准备,迅速实施手术,以挽救病人生命,如外伤性脾破裂、肠破裂等。 【外科手术热】 发热是术后最常见的症状。由于手术创伤的反应,术后病人的体温可略升高,变化幅度在 0.5~1℃,一般不超过 38℃,称之为外科手术热,于术后 1~2 日体温逐渐恢复正常,不需要特殊处理。但若术后 3~6 日仍持续发热,或体温降至正常后再度发热,要警惕感染的可能,除采取降温措施外,更应配合做好有关检查,以寻找原因并作针对性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