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是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输入静脉的方法。中国是输液大国,临床护士每天在静脉输液上花费大量时间,随着新型输液工具的出现,节省了护理人力,方便了患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风险也随之增加。常见的如输液部位肿胀、疼痛、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液体外渗、静脉炎、感染…… 下面分享一个临床案例,希望所有护理人员能从中吸取教训,更好地改进工作。 患儿,女,21天,因“皮肤黄染18天”入院。患儿为第2胎,第2产,因“胎膜早破”行剖宫产,生后第3天出现颜面部皮肤黄染,渐蔓延至全身。以“1.高胆红素血症;2.营养性大细胞贫血”收入院。 病后,吃奶好,精神佳,睡眠良好,大、小便正常。查体:体温:36.6℃,脉搏:140次/分,呼吸:40次/分。 患儿入院后给予蓝光治疗,静脉输注复方甘草酸苷,水溶性维生素保肝对症治疗。 住院第三天下午,护理人员发现患儿左脚留置针穿刺点处渗血、渗液,立即拔针,按压穿刺点。 次日晚22:00,护理人员发现患儿穿刺点有脓性分泌物,周围皮肤红肿,皮温高,遂用碘伏消毒,棉签按压挤出脓液,外涂莫匹罗星软膏,抬高下肢。 第三日,患足红肿消退,皮温正常,活动自如。 复查血常规:白细胞7.4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32.5 %,淋巴细胞比率61.6 %,红细胞3.21×1012/L,血红蛋白98 g/L,血小板计数353×109/L,全程CRP<5.0mg/L,均正常,予以出院。 1、患儿因素:皮肤薄嫩,具有较高的吸收和渗透能力,表皮与真皮间缺乏连接物质胶原纤维,导致连接不紧容易分离,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皮肤易敏感。光疗时适宜的温度是细菌良好的培养。 2、药物因素:药物本身的理化因素,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可引起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可引起全身水肿。 3、操作者的因素:无菌观念不强,个人习惯差(使用过的消毒液不盖瓶盖,消毒不规范),欠缺慎独精神,拔针时按压方法不当。 4、输液时管理不到位:没有按时巡视或未做到有效巡视。 5、交接班不清:交班者未对接班者交待患儿穿刺点渗血、渗液问题,接班者也没有仔细观察,在更换尿布时才发现。 1、发现药物外渗,立即停止输液,对于刺激性,腐蚀性药物应保留针头,尽可能回抽漏于皮下的药液,拔针,更换穿刺部位继续用药。 2、上报相关负责人。 3、根据药物不同的性质选用特效拮抗剂。 4、外渗48小时内抬高患肢,促进外渗药物的吸收。 5、加强交接班,密切观察局部皮肤变化,避免局部受压,做好标识。 6、上报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意见。 静脉输液时,药物一旦发生外渗、感染,常会给工作造成被动,因此预防应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如何预防: 1、操作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 2、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3、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选择合适的输液途径和治疗工具。 4、选择血管时,应避开关节,炎症,硬结,有皮肤病的部位。 5、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尽量选择管径相对细的穿刺针。 6、掌握药物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使用中成药及刺激性大,渗透压高的药物时,应加强巡视。 7、每次连接输液通路时,先检查,确认针头在血管内方可输液。 静脉输液天天都在做,相关并发症一旦发生,病人承受不必要的痛苦,护理人员面临着一系列麻烦。那么该如何规避风险,保证医疗安全呢? 首先,管理者应提高认识,加强对人员的培训,执行静脉输液的护理人员应接受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同质化培训,及时更新观念,操作时遵守行业标准。 其次,应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治疗时长,所用药物,选择合适的输液工具,输液途径。对于婴幼儿及新生儿,头皮静脉不宜作为首选部位。四肢血管穿刺时,尽量避开关节部位。穿刺成功后应做到有效固定,固定敷料应方便观察。 最后,输液中应及时有效巡视,如有异常及时处理。输液后要正确冲封管,正确维护,认真交接班。 总之:输液有风险,操作需谨慎! 来源:中国护理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