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小A怀孕了,这本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但最近她却一直闷闷不乐。原来,前几天放射科的技师来给15床老大爷拍摄床边胸片,她感觉自己在护士站没注意,好像被“误伤”了,不小心“吃到了”X线。因为她听说X线会导致胎儿发育畸形,甚至还有致癌的风险,所以一直担惊受怕。 那么,现在我们正本清源,先了解: 1.X线及危害 X线是1895年由德国科学家伦琴首次发现,具有很高的能量,肉眼不可见,但是能穿透不同物质,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具备穿透性、荧光效应、电离效应等一些特性。 在电辐射作用下,机体的反应程度取决于电离辐射的种类、剂量、照射条件及机体的敏感性。电离辐射可引起放射病,它是机体的全身性反应,几乎所有器官、系统均发生病理改变,但其中以神经系统、造血器官和消化系统的改变最为明显。 在临床工作中,如防护措施不当,违反操作规程,人体受照射的剂量超过一定限度,则能发生有害作用。 2.X线的计量 X线的衡量标准或者X线的单位是西弗(Sv),但西弗是一个非常大的单位,通常用毫西弗(mSv)或者微西弗(μSv)来表示,为了更加直观的看待这个单位,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 3.X线现场检测 辐射源:西门子DSA 型号:Artis Zee Ceiling 辐射剂量单位:毫西弗(mSv)、微西弗(μSv) 1mSv=1000μSv 汇总如下: ![]() ![]() 在无防护情况下,将检测仪器分别置于距辐射源0米、1米、2米、4米处: ![]() ![]() ![]() ![]() 结 论 1数据分析 1.1、 在有防护设施的遮挡下,辐射剂量成近七倍衰减。 1.2、 在无防护设施,辐射源电压等参数一定的情况下,数据证实:距离每增加一倍,辐射剂量大约衰减为原来的1/4。 我们再以此定律,计算一下每做一次床旁摄片,周围人员会受到多大影响:当射线在检查区域曝光时,其曝光率约为160mSv/h,如果按照每次摄片曝光1s计算,在距机器1米、4米及8米处的吸收剂量分别为0.044mSv、0.0028 mSv、0.68μSv。 2.结论 在同等照射条件下,距离防护效果良好,在距离摄片机器8米处,辐射剂量已经衰减到很低(我国规定的公众年辐射剂量标准为1mSv/年),近乎等于每日食物中所携带辐射剂量,微乎其微,可忽略。所以,护士小A可以放心了。 所以床旁摄片来了,先不着急跑,根据上述数据,在距离摄片机器1米处,受20次非受检辐射,才相当于我国规定的公众年辐射剂量标准。 3.X线的自我防护 X线毕竟是有危害的,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应该: 1 如果科室有特殊病人需要床旁摄片,应积极协助放射技师摆好拍摄体位,争取一次性拍摄成功,减少拍摄次数,从时间上做好放射防护。 2 科室允许的情况下,配备铅玻璃移动门等防护设备。在没有铅玻璃门的情况下,尽量选择钢筋混凝土墙壁作为屏蔽防护。 3 尽量远离辐射源,做好距离防护。 4 曝光时X线遇到空气及其他物体时会产生散射线,在拍摄结束后30s进入,可有效防护。 5 注意调整饮食结构。 ①及时补充优质足量的蛋白质,以抵抗X射线对蛋白质的破坏。 ②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尤其是维生素B1、B2、A、C,以此抵抗X射线对机体内酶系统的破坏。 ③常食用一些海带、紫菜等富含碘的食物,以保护甲状腺功能。 文章来源: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中文名称:当代护士外文名称:Today Nurse创刊时间:1993年语 言:中文国内刊号:CN...
...
静态防压疮床垫2号...
适用于老年人、长期卧床者、大小便失者 预防褥疮产生...
产品名称:海绵防褥疮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