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自1982年Niederhuber报告在肿瘤患者中使用完全植入的输液系统以替代外置式导管开始,这种系统已广泛应用于肿瘤化疗患者的治疗及胃肠外营养等领域。国内1998年王秀荣等报道静脉输液港在成人使用的经验,2001年褚珺等报告静脉输液港在儿童使用情况。静脉输液港不仅留置时间长,更能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小儿静脉输液港种类、特点、功能
肿瘤护理 ∣ 关于小儿静脉输液港
一、小儿外周静脉的特点
1、外周静脉较细,位置表浅,容易刺破导致置管失败;2、穿刺针不容易固定,药液易外渗;
3、穿刺针长期留置于体外,易引起局部疼痛、静脉炎;
4、肿瘤患儿反复穿刺,药物刺激,静脉血管弹性差;
5、患儿对静脉输液恐惧性较大,配合较差,患儿家属存在焦虑等。
因此长时间的输液治疗对小儿心理造成不健康的影响,增加了护理人员的操作难度,增强了患儿家长的看护难度。使用静脉输液港能将各种药物直接输入到中心静脉处,避免了高浓度、刺激性强的抗肿瘤药物对外周血管造成的损害,也有效防止了抗肿瘤药物外渗等原因造成的局部组织损害。
儿童皮下脂肪较少;日常活动较大,宜选用6F钛合金港体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具有穿刺隔膜大;生物相容性好、耐用、轻、舒适;港体管腔大但术中植入所需囊袋小,体外不明显等优点。缺点是对MR、CT扫描和放射线有轻微干扰。静脉输液港导管选用6F前端开口型导管,具有不易产生血栓,较少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的特点。故在小儿静脉输液港中应用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