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公布核酸检测量,全世界都震惊了

发表于:2020-6-25 09:53:03 5393 来自: 辽宁抚顺


导语:近日,中国官方公布的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已累计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9041万人/份的数据,在国际上引起不少关注。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24日在北京表示,截至6月22日,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核酸检测累计达9041万人/份,“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到,中国核酸检测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在当日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发布会上,郭燕红指出,全国医疗卫生机构的核酸检测能力与3月初相比有了大幅度提高。
在检测机构方面,从3月初的2081家,增加到现在的4804家,提高了131%。其中叁级医院2120家,二级医院1350家,疾控机构916家,独立的医学实验室418家。
在技术人员方面,从事核酸检测技术人员的总数也从1.39万人上升到了2.85万人,提高了104%。
在检测能力方面,全国核酸检测能力从3月初每天的126万人/份,提高到目前的378万人/份,提高了200%。
美国的CNN目前已经报道了此事,美国彭博社的一位记者则惊呼这个数字“太疯狂了”。
cmRPqY6KPRd1565s.jpg
RUi5GGZJigM0UP01.jpg
尽管CNN和这位记者并没有拿中国的数字去对比美国的情况,一些美国网民却开始自行对比了:
u17ckmjpcCbkYb7J.jpg
TK8TO9CL2FzTF7kO.jpg
有些境外网民还直接翻出特朗普前两天宣称美国的检测量“远超其他任何国家”的帖文:
JzS7os7rrEjdbS8E.jpg
对于中国官方今日公布的检测数据,日本方面也表示了震惊,日本时事通信社表示,“中国的病毒检测能力是日本的130倍。”
dQ8SSx3m99kKL5A4.jpg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图源:中国网)

日本时事通信社援引中国国家卫健委的数据介绍,在检测能力方面,中国的核酸检测能力与3月初相比,提高了200%。截至6月22日,中国全国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核酸检测的累计数据达到9041万人/份。


sg8zFHkFhoo5zHnT.jpg


首个核酸采样工作站投入使用,跟烈日、防护服说“拜拜”

(图文:北京日报)


前天上午,北京首个核酸采样工作站,在天坛体育中心投入使用。

采样人员无需再穿厚重的防护服,在烈日下工作了。



I9334x8wiYb3z4TL.jpg


记者来到天坛体育中心核酸样本采集点,两间集装箱式的工作站前,等待采样的市民五人一组,有序排着队进行采样。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市民张女士通过窗口传递槽放入登记表,工作站内,一名工作人员为她进行登记,并通过窗口将咽拭子采样器具传递给张女士,根据指示,张女士将采样器具放入采样人员的袖套手中。


“来,咱们张大点儿嘴,很快就好了……”工作站内,另一名负责采样的工作人员将手放入连接外部的手套操作口,对手套进行消毒之后,一边通过窗口对讲机与受检的张女士交流,一边进行咽拭子采样。


采样后,采样人员将咽拭子棉签放入采样管中,封好盖,交给张女士,张女士再通过窗口传递槽将封盖后的采样管传入舱内。负责登记的工作人员接过传入的采样管,擦拭表面、贴码、登记后,再将采样管放入生物样本转运箱内。整个流程非常顺利,两分钟内,工作人员便可以完成一组五个人的采样。


H1SFuM664Gdt4QGG.jpg



“近日北京天气炎热,地表温度达40度以上,采样工作人员穿着密闭防护服不到半小时,里面的衣服就湿透了,有的工作人员甚至中暑晕倒。此情此景牵动着我们的心……”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卫勤保障技术研究所张宗兴介绍说,此次核酸采样工作站研制工作由该研究所研究员祁建城带领团队负责,天津昌特净化科技有限公司负责承制。从开始设计到完成研制,团队仅用了5天时间,将首批2台核酸采样工作站支援给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在天坛体育中心核酸样本采集点投入使用。


记者了解到,核酸采样工作站主要为户外核酸采样、样品登记及样品整理人员提供防护屏障和舒适工作环境。工作站基于3m标准集装箱尺寸一体化设计,集成正压防护、温度调节、对讲、样品传递等功能,可迅速部署于户外,为群体核酸咽拭子采样、样品登记及样品整理提供装备支撑。


G33N545vVBMmWmPA.jpg



“工作站采用全新风高效空气过滤送风,形成舱内相对于外部环境的正压环境,有效防止舱外的空气进入舱内;舱内采样人员通过密闭的袖套进行采样操作,实现与受检人员接触隔离;舱内设置了内循环空调,可调节舱内温度,无惧酷热和寒冬。”张宗兴介绍说,“今后,采样人员不需要再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汗流浃背地在烈日下工作了。”


此外,工作站还设置了窗口传递槽,用于传递受检人员登记表和采样管,舱内工作人员完成样品登记及样品整理后,通过传递窗将生物样本转运箱传递给舱外的样本转运人员。


据悉,天坛体育中心核酸样本采集点预计已完成采样4600人。
6月19日,北京西城一实施封闭管理的社区,工作人员为社区居民进行核酸检测。(图源:中新社)
面对激增的病例,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称
“正是因为新冠病毒检测做得多、
所以美国的病例才多”,
接下来美国要“放慢检测的速度”。
美媒:美国政府或砍掉13个新冠病毒检测点的财政支持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24日报道,美国联邦政府部门正打算砍掉对五个州共13个新冠病毒检测点的财政支持。


XcEsTS5pz11VWstW.jpg
据报道,这13个检测点所在的五个州包括:得克萨斯州、新泽西州、科罗拉多州、伊利诺伊州和宾夕法尼亚州。其中,得州近来的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不断创下新高。
报道称,如果真的遭联邦政府“断粮”,这13个检测点从下个月起可能将被迫关闭。
对全国广播公司的这一报道,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的官员辩解称,政府不是要砍预算,而是要将这13个“模式陈旧”的检测点“改造升级”,使其变得更加高效。
pTbtk6UImfGByUVr.jpg
这名官员还称,这五个州的州长也都同意改造检测点,但目前他的这一说法还无法得到印证。
对于特朗普“正是因为检测做得多、所以美国的病例才多”的说法,包括美国知名流行病学家、白宫冠状病毒应对工作组关键成员福奇在内的多位美国权威卫生专家在当地时间23日国会众议院的听证会上已经表示,美国病例激增是因为传染率太高且社区感染蔓延,“美国不应放慢检测的速度,反而是要做更多的检测”。


疫苗进展



我国首个新冠mRNA疫苗获批启动临床试验


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庄颖娜、邵龙飞)


     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与地方企业共同研发形成的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ARCoV),19日正式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批准。这是国内首个获批开展临床试验的新冠mRNA疫苗。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紧前部署应急科研攻关,同时推进多条技术路线的新冠疫苗研发。国产新冠mRNA疫苗是该院继重组新冠疫苗(腺病毒载体)后,获批临床试验的又一高技术疫苗品种。


      据项目负责人、该院研究员秦成峰介绍,mRNA疫苗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疫苗形式,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特定的递送系统将表达抗原靶标的mRNA导入体内,在体内表达出蛋白并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学反应,从而使机体获得免疫保护。


中国推进新冠疫苗海外临床试验


(参考消息网6月25日报道)


      港媒称,一家中国国有机构已获准在阿联酋开始对一种新冠病毒候选疫苗开展Ⅲ期临床试验。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6月23日报道,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称,阿联酋卫生和预防部周二召开的电话会议批准了这项临床试验。


  报道称,其子公司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完成了对这种候选灭活疫苗的Ⅱ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其是安全的,并且产生了高水平的中和抗体。这个集团的另一家子公司研制的另一种候选疫苗正在开展Ⅱ期试验。


  报道还称,中国疫苗研制人员正把目光投向海外以开展Ⅲ期试验,这项试验涉及数千人,而中国国内没有足够多的新冠肺炎病例,因此被认为不适合开展疫苗试验。另外两家中国制药商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和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此前宣布,它们将分别在加拿大和巴西开展Ⅲ期试验。


  报道注意到,在这一决定宣布数小时前,另一种疫苗的研制机构——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和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称,其候选疫苗已经获准用于临床试验,但没有说明试验将在哪里进行。


  它们说,这种名为重组蛋白疫苗的候选疫苗包括病毒的一部分——抗原的刺突蛋白——以引起免疫反应。抗原令身体产生抗体以帮助抵御疾病。


  报道指出,这意味着中国将有叁种不同类型的应对新冠病毒的疫苗技术开展临床试验。还有另外两种潜在疫苗正在进行临床前研究。


  报道还指出,由于没有专门的药物用于治疗新冠肺炎,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正在竞相开发疫苗以阻止这种流行病的传播。


       报道称,两种候选灭活疫苗——分别由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和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制——以及另一种由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利用腺病毒载体疫苗技术研制的疫苗,已经在中国完成了Ⅱ期临床试验。另外两种有望成功的灭活疫苗仍在进行Ⅱ期试验。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在一则声明中说,其候选疫苗已经在动物试验中证明安全有效。该机构还说,这种潜在疫苗可进行工业化生产,产能高、成本低,具有较强的可及性。


  安徽智飞的母公司重庆智飞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发表的一则声明指出,疫苗研制是非常复杂严谨的科学活动,难度大、周期长,并且具有很大不确定性。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的声明也说,从进入人体临床试验阶段,到疫苗最终使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外,中国疫苗行业协会周二对媒体表示,中国优质疫苗瓶年产量至少可达80亿支以上,能够满足新冠疫苗生产需求。

本平台所转载文章均为传递更多知识供交流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

END
收藏
送赞 1
分享

发表回复

  • 联系我们
  • 邮箱:zhih512@qq.com
  • 电话:0731-85054048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 9:00 - 17:00 )
  • 微信公众平台

  • 扫描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