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护网 首页 临床 外科护理 图文 查看内容

烧伤患者伤残接受度及心理弹性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影响 ... ...

2015-1-22 08:22| 查看: 1500| 评论: 0

烧伤患者伤残接受度及心理弹性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影响
2015-01-22 08:22 来源于:网络
【摘要】目的探讨烧伤患者伤残接受度及心理弹性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发生的影响。 方法运用PTSD检查量表平民版(PCL-C)、伤残接受度量表(AODS)、中文版心理弹性问卷 (CD-RISC),对127例烧伤康复期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烧伤患者PTSD检查量表得分 (45.78± 15.29)分,48例烧伤患者(37.79%) PTSD筛查阳性;三大症候群中,再体验症候群阳性检出率最高;相关分析显示,烧伤患者PTSD与伤残接受度、心理弹性水平均呈负相关,具有统 计学意义(P<0.05);烧伤深度、婚姻状况、对自身形态的从属程度、自身价值观的扩大程度,以及自强程度是烧伤患者发生PTSD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应及早筛查鉴别PTSD高危患者,
探索合适的心理干预方式,帮助患者尽早接受伤残现实,完成自我重建。 【关键词】烧伤;应激障碍,创伤后;伤残接受度;心理弹性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指个体在经历异乎寻常的创伤性应激事件后 出现的一组有特征性且持续存在的症状群[1]。有调 查[2]显示,我国每年有超过2000万人遭受不同程度 的烧伤,烧伤导致的个体形象改变、肢体功能障碍,
给患者带来的不仅是生理上的严重不适和持续痛 苦,更易使患者产生抑郁、适应不良,甚至心理应激障碍,导致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严 重阻碍患者的康复过程。而伤残接受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个体应对伤残造成负性影响的能力强 弱[3],心理弹性也被认为是反映个体积极应对逆境 的良好指标[4]。因此,烧伤患者对自身伤残的接受程度以及心理弹性水平的不同是否会对其PTSD的发生产生影响,有待研究。本文旨在探讨烧伤患者伤残 接受度及心理弹性对PTSD的影响程度,为实施针对 性的护理措施提供参考,以期更好地解决烧伤患者的心理应激障碍问题。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2013年6月至2014年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 在福建省厦门市解放军174医院烧伤中心住院治疗的康复期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住院时 间>28d,已度过体液渗出期、急性感染期,处于烧伤 修复期的患者[5];②n度烧伤体表面积>10%或m度 烧伤体表面积>5%的康复期患者(中国九分法);③年 龄& 18岁;④意识清晰,有阅读、理解、语言能力,能够配合调查;⑤知情同意、自愿参加研究。排除标准: ①合并中重度吸人性损伤者;②有功能性或器质性 精神障碍;③理解力差及不愿参与研究者。
1.2调查方法
研究经所在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研究对 象均知情同意。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调查人员统一培训,在患者人院28d后,对符合入选标准的调查对象介绍研究目的、意义及填写说明。对无法 自行完成问卷者,由调查者逐条阅读并对研究对象 的选择客观记录。要求匿名填写,当场回收。共发放 问卷132份,回收132份,剔除无效问卷5份,有效回收问卷127份,有效回收率96.21 %。
1.3调查工具
  1. —般资料调查问卷:为研究者查阅文献及进行专家咨询后自行设计,包括人口学资料(性别、年 龄、学历、职业、婚姻状况等)和疾病资料(烧伤原因、烧伤部位、烧伤深度)两部分。
  2. PTSD 检查量表平民版(1>130(:1^1^81-(^11- ian Version,PCL"C):由 Weathers等于 1991 年编制,中文版量表由姜潮等翻译修订完成,包括17个条目: 再体验条目5个,回避/麻木条目7个及警觉性增高条 目5个。选项从“没有发生”到“极重度”,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总分17~37分表示无明显PTSD症状; 38~49分表示有一定程度的PTSD症状;PCL-C总分5= 50分,为PTSD筛查阳性(灵敏性0.82,特异性0_83)[6]。 条目评分多3分判定为阳性条目;三大症状群中,分别以再体验症状阳性条目数条、回避/麻木症状 阳性条目数》3条、高警觉症状阳性条目数>2条,判 定为该症状阳性。有文献[7]报道,PCL>C重测信度为 0.83~0.88,Cronbach’s a系数为0.88~0.94,总诊断 PTSD的灵敏度为82%~90%[8],本研究中量表Cron- bach’s a系数为0.94。
  3. 伤残接受度量表(Acceptance of Disability
Chin J Nurs, September 2014. Vol. 49, No. 9
Scale,AODS):由Linkowski于1971年根据丧失接受 理论编制完成,2007年Darlene修订为包含价值观范围扩大、身体形态从属性、对伤残影响包容度、从对 比价值到固有价值转变4个维度、共32个条目的问卷,中文版量表由复旦大学陈妮等[9]翻译完成。选项 从“很不同意”到“很同意”,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 其中22个条目反向评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伤残接受 度越高,得分在97~128分表示高水平接受,65~96分表示中等水平接受,32~64分表示低水平接受。本研 究中量表Cronbach’s a系数为0.86。
1.3.4中文版心理弹性问卷(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 原量表由美国学者 Connor 与Davidson编制,用以测量促进个体适应疾病、不良 事件等逆境的积极心理特征。本研究采用我国学者 于晓楠等[w]翻译、修订的中文版量表,包括坚靭、自 强、乐观3个维度,共25条项目,选项从“从不”到“几 乎总是”,计分为0~4分,总分范围0~100分,得分越高说明心理弹性水平越好。有研究™证明该量表适用于 焦虑及PTSD患者。本研究中,问卷Cronbach’s a系数为 0.91。
1.4统计学分析
经Epidata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一般资料患者PTSD得分的比较
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法,对不同一般资料患者的PTSD得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不同性别 (f=-6_205,P<0_01)、婚姻状况(f=3.280,P<0.01)、烧 伤部位(F=8.439,尸<0.01)患者的再体验症状得分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5.18,/MXOl)、年 龄(F=5.506,/><0.01)患者的回避/麻木症状得分有 差异;不同性别(t =-8.114 '<0.01 )、烧伤部位(F= 4.013,P<0.05)患者的高警觉症状得分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Iftf不同性别〇=-14.07 ,/><0.01)、年龄(F= 3.280 ,P<0.05 )、婚姻状况(f =17.029,P<0.01 )、烧伤 部位(F=8.526,尸<0_01)、烧伤深度(F=5.135,P<0.01) 的患者,其PTSD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PCL-C得分及PTSD检出情况
PCLC 平均(45.78±15.29)分,其中51 例(40.16%) 得分为38~49分,提示存在一定程度的PTSD症状,
表1不同一般资料患者的PTSD得分比较(n=127,分,x2±s)

 

    例数 再体验 回避/麻木 高警觉 PTSD总分
性别 85 13.13±2.76 14.84 土 4.92 12.55±3.27 39.98±9.02
  42 !7.84±3.92!) 19.78±5.47'> 17.19±4.85n 53.62±14.34n
年龄(岁) 18~44 28 14.67±4.21 17.05±4.661} 14.42±4.07 46.24±14.37
  45-59 92 15.16±5.13 16.97 土 5.78 14,19±4.76 46.46rtl5.161>
  彡60 7 13.54±3.78 14.29±3.31 13.76±2.93 43.05±9.01
婚姻状况 未婚 48 13.37±3.21 15.19±4.52 13.79±3.09 40.63±9.72
  已婚 73 15.44±3.072) 16.95 土 3.19 13.88±4.25 47.51+11.41
  离异及其他 6 15.79±1.92 17.14±2.79 14.92±2.04 47.93±7.50
学历 初中及以下 57 13,95±4‘24 16.01 ±5,49 13.65 士4.32 44.72± 12.53
  高中或中专 49 14.94±3.92 16.95±6.37 14.27±4.85 45.95±16.47
  大专及以上 21 14.72±3.53 17.24±5.20 14.39±4.01 45.87±15.30
职业 农民 19 13.89±4.29 17.22±5.71 13.29±4.59 44.78±11.27
  职工 75 14.21 土 3.13 15.91±4.28 14.11 ±4.72 45.30±14.52
  学生 8 16.61±3.65 16.54±4.75 15.27±5.00 46.35±10.38
  其他 25 14.95±3.57 16.93±4.09 13.87±4.29 46.92±13.15
烧伤部位 头面部 26 17.29±3.01u 17.99±5.13 16.01±3.56” 5L26±12.30n
  躯干与四肢 55 14.05土 2.77 16.25±4.81 13.72±4.27 44.77±12.21
  混合 46 14.41±3.56 16.49±4.36 14.00±4.60 45.67±13.47
烧伤深度浅 n度 36 14.29 土 3.44 16.07±5.64 13.56±4.12 44.05±12.02
  混合11度 45 14.47±3.76 16.29±4.30 13.74±3.68 44.17±13.69
  1度 26 15,21±3.18 17.20±4,49 14.00±4.24 45.89±13.14
  混合I度 20 16.05 土 2.90 17.46 土 4.77 14.51±4.88 48.63+14.49°

1)P<0.01;2)P<0.05
48例(37.79% )PCL-C总分3= 50分,为PTSD筛查阳性; 再体验维度得分(14.89±4.55)分,回避/麻木维度得分 (16.81±6.20)分,高警觉维度得分(14.07±5.07)分。各 条目得分及阳性检出情况见表2。
  1. AODS及CD-RISC得分情况
研究对象AODS总分为39~99分,平均(62.88士 13.85)分,处于低水平伤残接受度。其中价值范围的 扩大维度平均(19.72±3.39)分、对身体形态的从属 性维度平均(18.34±4.18)分,对伤残影响的包容维度平均(8.01±2.37)分、从对比价值向固有价值的转变维度平均(17.82±3.59)分。
研究对象CD-RISC总分为24〜80分,平均(49.89± 11.12)分,其中坚韧维度(25.87±6.51)分,自强维度 (15.83±4.59)分,乐观维度(8.19±2.09)分。
  1. PTSD与伤残接受度及心理弹性的相关性分析 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伤残接受度、心理
弹性与PTSD之间的关系,见表3。
2.5伤残接受度及心理弹性对PTSD影响的回归分析
以PCL-C总分为因变量,以患 者一般资料、疾病资料、伤残接受 度及心理弹性各维度为自变量引 入回归方程(检验标准:〇(人=〇.〇5, =0.10)。结果显示:烧伤深度、婚姻状况、对自身形态的从属程度、 自身价值观的扩大程度及自强程 度是烧伤患者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见表4。
3讨论
3.1烧伤患者PTSD发生情况 PTSD指个体在经受创伤性应 激事件后,表现出对创伤事件的 再体验、回避与情感麻木及持续性高警觉状态[1]。有研究证实,癌 症〜、手术™等事件的发生均可引起PTSD。烧伤患者的应激源主要有:反复的疼痛体验、瘢痕增生 甚至毁容导致的自我形象紊乱、 肢体挛缩导致的功能障碍,以及漫 长康复期造成的自我负担感等, 患者被持续存在又严重痛苦的创 伤处境所包围,必然导致身心处于 持续应激状态。本研究中,37.79%的研究对象PCIX: 总分英50分,为PTSD筛查阳性;另有40.16%的研究 对象PCL^C总分为38~49分,提示存在一定程度的 PTSD症状。本研究结果低于程华等[13]报道的46.9%的重度烧伤患者PTSD发生率,高于EI 11&111£1〇111等[14]报 道的23.3%的摩洛哥调查结果相近(24%~45%)[15]。考虑口丨能与调查时间与方式不同、研究对象烧伤程度 及部位不同等有关。
PCL^C三大症候群中,阳性检出率最高的是再体 验症候群,这可能与烧伤造成的皮肤瘢痕增生、身体畸形等刺激引起患者无法摆脱对事件痛苦回忆有 关,尤其疼痛作为一种强烈持久的应激源贯穿于治 疗过程中,极易使患者出现重复体验。因此,烧伤患 者的心理应激问题不容忽视,护士需要及早鉴别筛 查PTSD高危患者,尤其对于女性、中年及离异患者 更应加强生命关怀,帮助患者积累心理资本中的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感恩,以更好地抵御创伤。同时可通过适当药物、物理治疗来防止或降低应激性

2 PCL-C各条目得分及阳性检出情况(n=127)


.维度 条目 得分(i±s) 阳性例数 阳性率(%)
再体验 1.反复出现的事件回忆 2.25±0.59 38 29.92
  2.反复出现的痛苦梦境 2.10±0.75 31 24.41
  3.再次体验烧伤发生时的感受 2.84±0.68 69 54.33
  4.强烈的心理痛苦 2.98±0.81 89 70.08
  5.强烈的生理反应 2.15±0.63 29 22.83
回避/麻木 1.回避烧伤的经历与感受 2.08±0.79 24 18.90
  2.回避经历烧伤的场面 2.04±0.59 18 14.17
  3.忘记烧伤事件的主要内容 2.15±0.83 27 2L26
  4.兴趣减退 1.98±0.62 20 15.75
  5.与他人疏远或脱离 2.16±0.90 31 24.41
  6.感觉到情感麻木 1.90±0.57 16 12.60
  7.对未来无设想 2.05±0.43 25 19.69
高警觉 1.人睡困难或易醒 1.91 ±0.48 19 14.96
  2.脾气暴躁或易怒 2.09±0.61 30 23.62
  3.注意力很难集中 2.00±0.78 21 16.54
  4.警觉性增高、没有安全感 2.56 土 0.73 51 40.16
  5.感觉神经质、易受惊 2.23±0.64 34 26.77

3 PTSD与伤残接受度及心理弹性的相关性(r,re=127)


项S   再体验 回避/麻木 高警觉 PTSD总分
伤残接受度 价值维度 -0.159° - 0.113 -0.241" -0.2042)
  从属维度 -0.1472) -0.447° -0.214!) -ai57”
  包容维度 -0.246° -0.067 -0.259° -0.213d
  转变维度 -0.244° -0.3241 -0.271n -0.297])
  总分 -0.3521 -0.1832' -0.284° -0.401 ”
心理弹性 坚韧维度 -0.2092) -0.3041) -0.097 -0.256"
  自强维度 -0.258° -0.108 -0,2731} -0.327!)
  乐观维度 -0.369" -0.2501) -0.327° -0.216°
  总分 -0.251n -0.3161) -0.212n -0.308n

1)P<0.01;2)P<0.05
疾病的发生。
3.2 PTSD与伤残接受度的相关性
伤残接受指个体在经历伤害事件后对自身伤残状态的认知、信念发生变化的复杂过程[2]。本研究 中,烧伤患者伤残接受度平均为(62.88±13.85)分,处于低接受水平,低于陈妮等[9]应用相同量表对臂 丛神经损伤患者的测量结果(79.07±11.99)分,也低 于Chao[16]、张铁铃等[]报道的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 的中度伤残接受度水平。这可能与不同疾病的致伤 特点及严重程度有关。烧伤多属突发灾难事件,发生 前患者对自己的外表和身体功能有着完整全面的感 知,但意外导致躯体形态改变、完整性受损,彻底打破了患者的完 整自我形象认识,产生残缺感,难 以适应伤残带来的一系列变化。
相关分析显示,除回避/麻木 症状与价值维度、包容维度不具 相关性外,创伤后应激反应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伤残接受度总分 及各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有统 计学意义。提示烧伤患者对躯体 形态的接受程度与PTSD的发生密 切相关。分析原因可能是:对自身 伤残接受度高的患者,能够采取 较为积极的健康促进行为,降低 PTSD的发生风险;而拒绝接受残 缺身体的患者,沉浸在无限的痛 苦中,对外界活动出现回避和抗 拒,易出现恐惧、抑郁、绝望心理, 导致PTSD的发生。伤残接受度中 的从属维度、价值维度进人回归 方程,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烧伤 患者能否弱化对躯体仪表及形 态的关注,能否将原有个体价值 扩大到伤病以外的自身有价值 的方面,意味着其能否走出创伤 带来的痛苦,从而减轻应激反应。
护理人员尽早制订可行的康 复计划,将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 降到最低。评估患者伤残接受情 况,在介绍先进整形修复技术的 同时,通过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等 方式,促进患者完成自我认知和价值观的合理转变, 完成自我调整和自我重建,在自我接纳的基础上重 新适应生活。
3 J PTSD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
心理弹性指个体在面对逆境、创伤、威胁或其他 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过程,它能使个体从困难经 历中“复原”,成功应对压力事件本研究中,烧伤患 者心理弹性平均为(49.89±11.12)分,低于文献 报道的中、美社区人群心理弹性水平,也低于焦虑 症[20]、乳腺癌患者[211的心理弹性水平。说明个体在经 历烧伤的强烈应激下,面对自我形象损毁、躯体功能
表4 PTSD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变量 fi值 SE 芦值 t值 p值
常数 54.255 0.275 - 5.280 <0.001
从属维度 -0.638 0.151 -0.437 -4.530 <0.001
自强维度 -1.006 0.314 -0.299 -3.201 0.002
烧伤深度 0.262 0.099 0.260 2.634 0.011
婚姻状况 0.486 0.156 0.310 3.117 0.003
价值维度 -4.517 2.167 -0.215 -2.084 0.041


注:ft=0.731, fi^O.535,调整R2=0.418; F= 14.407, P<0.01
障碍等诸多压力,有效应对不良,心理弹性水平明显 较低,而不同创伤事件导致的心理弹性水平下降程度也不尽相同。
相关分析显示,除高警觉与坚韧维度、回避/麻 木与自强维度无相关性外,PTSD总分及各维度得 分与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将心 理弹性中的自强维度进人回归方程,提示良好的心 理弹性能够帮助个体在发生应激事件后有效应对压力,乐观看待挫折,减少应激源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从而降低PTSD的发生可能。
心理弹性是个体普遍具有的一种能力,可以通 过适当的学习和培训得以提高。通过给予支持性家庭环境、心理知识讲座均能够提高患者的心理弹性 水平[221,提示护理人员可以从多角度、多途径开展心 理弹性拓展训练,挖掘个体潜在的心理弹性,激发患 者的正性成长力量,缩短应激期,促使患者以积极的方式面对疾病、应对逆境。
参考文献
[1]           Xu J,Song X.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mong survivors of the wenchuan emthquake 1 year after: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J], Comp Psychiatry ,2011,52(4) :431-437.
[2]           阳萍.颜面部烧伤患者的歧视感觉及相关因素分析[D].长沙: 中南大学:2012.
[3]           Nicholls E,Lehan T,Plaza SL,et al. Factors influencing acceptance of disability in individual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in Neiva[J]. Disabil Hehabil,2012,34(13): 1082-1088.
[4]           Stewart DE,Yuen T.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esilience in the physically ill[j]. Psychosomatics,2011,52(3) : 199-209.
[5]           黎鳌.黎鳌烧伤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6]           侯彩兰,李凌江,张燕,等.矿难后2个月和10个月创伤后应激障 碍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33(4):279-283.
[7]           陈树林,高雪屏,李凌江,等.PTSD症状自评量表的信效度初步 评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6) :373~376.
[8]           杨晓云,杨宏爱,刘启贵,等.创伤后应激检查量表平民版的效 度、信度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 (0:6-9.
[9]           陈妮,程云,孙晓春,等.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伤残接受度与创 伤后应激反应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8):678-679.
[10]      于晓楠,张建新.自我韧性量表与Gmnor-Davidson韧性量表的 应用比较[J].心理科学,2007,30(5):1169-1171.
[11]      李玉香,张桂青.癌症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及影响因素的 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2,27(23h 15-17.
[12]      李晓黎,刘宁凡.外科住院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关因素及护 理需求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6,21(12>:卜3.
[13]      程华,李孝建,李瑞俊.重度烧伤患者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分 析[J],现代医院,2013,13(4):6-9.
[14]      El Hamaoui Y,Yaalaoui S. Chihabeddine K,et al.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burned patients [J]. Bums , 2002,28 : 647- 650.
[15]            Davydow DS,Katon WJ,Zatzick DF. Psychiatric morbidity and functional impairments in survivors of bums,traumatic injuries ,and ICU stays for other critical illnesses: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Int Rev Psychiatry,2009,21 (6):531-538.
[16]      Chao HL,Tsai TY, Livneh H,et al.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 relationship between demographic and disease characteristics and acceptance of disability [J]. J Adv Nurs,2010,66 (10); 2278-2286.
[17]            张铁铃,胡爱玲,徐洪莲,等.结肠造口患者残障接受度与社 会关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3): 241-244.
[18]      Yu XN,Zhang JX. Factor analysis and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 with Chinese people [J ]. Soc Behav Pers, 2007,35(1) ; 19-31.
[19]            Campbell-Sills L,Cohan SL,Stein MB. Relationship of resilience to personality,coping,and psychiatric symptoms in young adults [J]. Behav Res Ther,2006,44(4);585-599.
[20]      Connor KM,Dvidson JR. Development of a new resilience scale: the connor-davidion resilience scale (CD-RI
  • 联系我们
  • 邮箱:zhih512@qq.com
  • 电话:0731-85054048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 9:00 - 17:00 )
  • 微信公众平台

  • 扫描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