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护网 首页 热度 查看内容

护士这样用甘露醇,难怪挨了医生的批评

2018-3-16 17:16| 查看: 2293| 评论: 2

身为护士,在临床工作中会经常遇到患者需要用甘露醇这种药,作为一种常用药,有些护士在使用中还存在一些错误的做法,不知下面的案例各位姐妹们有没有遇到过?大家看了案例又会得到那些启示?

临床案例


护士小杨班上,医生给19床患儿开了甘露醇静脉点滴。她在孩子胖乎乎的小手、小脚上完全找不到一根血管,最后在手腕处找到了一根细血管,好在一针见血。滴上液体不到十分钟,家人过来说孩子哭闹。小杨过去查看后发现针尖周围皮肤稍红,回抽尚有回血。她想:拔下重新穿刺,万一穿刺不成功,家人有意见,叫备班小王吧,比自己资历还浅。考虑了一会,她自作主张调慢了滴速,还自我安慰,慢就慢吧,反正也是进入体内了


半小时后医生问液体滴完了没,小杨回答说快了。“滴快点才行,太慢起不到降低颅内压的作用。”“我也想快呀,可患儿血管太细,滴快了外渗谁负责。”小杨不服气地说。“血管不好,你要想办法呀,我医嘱可是开的半小时内滴完。出了问题别说我没有告诉你!”两人为此你一句我一句争辩了许久。


案例分析


护士肩负着给药的重任,应掌握药物的性能、作用机制、毒副作用、用法、用量,保证在正确的时间内,通过正确的途径,给患者正确用药。


案例中,小杨的作法欠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血管选择不当


甘露醇因渗透压高对血管有强烈的刺激性,毛细血管管壁薄,管腔细,易引起静脉炎、外渗,严重者可致皮肤坏死。选择输液途径首选中心静脉输注,其次外周静脉留置针,禁止用一次性头皮钢针。在血管的选择上,选择粗大、直的血管,避免在关节部位穿刺。对于穿刺困难的患儿可向护士长及静疗团队报告,积极寻求帮助,若PICC穿刺困难,可建议医生行CVC等,切不可在毛细血管输液或自作主张调慢滴速,将面临着液体外渗及药物疗效欠佳的风险。


2风险意识差


网络的快速发展使患者更容易获取疾病相关知识,随着患者及家属法律意识的增强,不规范用药极有可能引发纠纷。


3工作经验不足


不了解容易发生外渗、坏死的药物要通过中心静脉输液,对患者缺乏人文关怀,预见性差。


正确使用甘露醇

甘露醇是一种大分子高渗性溶液,其药理作用是通过快速进入血液循环以提高血浆的晶体渗透压,增加血脑之间的渗透压差,使脑组织水分移向血液循环内,从而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因此,用药速度十分重要。传统的用法是重力滴注和静脉注射,为了提高输液速度,常需采用加压输液。


利用重力输液是最不可靠的一种方法,该法受输液瓶高低,血管粗细,病人体位的影响,不能准确控制输液速度。临床上常通过注射器加压、一次性头皮针加压、输液加压袋加压这三种方法实现。以上几种方法均由人工操作,压力控制不均匀,致输液速度时快时慢,不能保证匀速输入,且易造成污染,更重要的是浪费人力,如病区同时有几个病人用药,护士将分身乏力。


随着对甘露醇的研究深入,有学者提出用微量泵和输液泵能将药液均匀注入血管,静脉损伤小,且能保证在30分钟内将药液滴完,可有效缓解人员不足带来的压力。


用药前要评估患儿血管情况,治疗方案。因该药降颅压效果多数在 4h 内,因此医嘱常开具Q 4 h 或Q 6 h给药。在选择输液工具时应选择合适的血管通路装置来满足治疗的需要。新生儿、儿童应选择22-24G静脉留置针。


置管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损伤时动作应轻柔,穿刺肢体制动以减少对血管的刺激,造成血管内膜损伤,引起外渗。


甘露醇使用注意事项


(1)用药前要检查药液是否在有效期内,瓶身有无裂缝,液体有无变质及结晶,若有结晶可将液体瓶放在热水中浸泡待结晶消失后再用。


(2)使用甘露醇时忌和其它药物混合静脉滴注,用药时间控制在15-30分钟内。


(3)甘露醇遇冷或者浓度高于15%时易析出结晶,当甘露醇浓度高于15%时,应使用有过滤器的输液器,临床常用的一次性输液器无法过滤直径小于或等于15微米的微粒,最好使用精密输液器。


(4)输液时严防漏到血管外,引起局部组织坏死,一旦发生外渗要及时处理。


(5)为了避免用药时疼痛,可在输液肢体加温,相对其它溶液,甘露醇可加温使用。研究发现,20% 甘露醇注射液在静脉滴注过程中恒温加热 35 ℃,可以使静脉血管明显扩张,缓解因疼痛而引起的血管痉挛;同时又可防止大分子物质沉积于血管内侧壁,减少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直接损伤,减轻对静脉的刺激,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6)用药时要及时巡视,发现穿刺点红肿,疼痛或局部皮肤发白时,立即拔出,用25%硫酸镁湿敷,抬高肢体以减轻水肿,更换肢体穿刺。


甘露醇是临床上降低颅内压的常用药物,随着输液理念的转变,输液产品的更新,护士也应与时俱进,熟练掌握静脉治疗相关知识,将科室现有的输液设备发挥最大作用,根据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输注方式,正确执行医嘱,保证患者安全。

全部回复(2)

我要评论

文热点

  • 联系我们
  • 邮箱:zhih512@qq.com
  • 电话:0731-85054048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 9:00 - 17:00 )
  • 微信公众平台

  • 扫描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