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周静脉补钾过程中,您是否遇到过患者抱怨“太疼了”?当时您又是如何处理的呢?本文将分享减轻补钾疼痛的7种有效方法。 静脉补钾是临床工作中最为常用的补钾方式,其又分为外周静脉补钾和中心静脉补钾两种方式。(注:静脉补钾≠静脉推注,禁止直接静脉推注氯化钾溶液) 临床研究及实践表明:在重症监护下经中心静脉高浓度补钾能够安全有效快速地纠正低血钾的情况,同时能避免输钾引起的疼痛感! 事实上,在大部分普通科室,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经外周静脉补钾更为常用,其方法相对安全、简单快捷、便于操作,但其存在很大的弊端:易引起患者剧烈的疼痛感。 钾离子本身是一种致痛因子,进入组织后作用于神经末梢感受器,使其去极化,从而引起疼痛。 钾离子可直接刺激血管上壁上的交感神经(一般血管上壁较下壁神经末梢分布密集)引起皮下和表皮组织发生电生理改变,触动游离神经末梢,引起刺激性疼痛。 反映疼痛程度的神经多伴静脉走行,主要分布于浅静脉的表皮层下,且越靠近身体表层,疼痛敏感性越强。 目前临床常用减慢输液滴数以缓解疼痛的方法,但这一举措降低了药物疗效,拉长了患者的治疗进程和输液时间,也给患者造成了不便。 那如何在外周静脉补钾中,保证补钾治疗的效率,又减轻疼痛感,增加患者舒适度呢? 1.选择含钠溶液作为溶媒或在葡萄糖溶剂中添加生理盐水 据陈明慧对 300 名补钾患者均采用手背静脉、相同滴速但不同溶剂的研究结果显示:10% 葡萄糖组疼痛发生率最高,达 80.33%。 而糖盐水组及生理盐水组疼痛发生率分别为 11.67% 和 10.00%。 其立即在 10% 葡萄糖组输液疼痛病例溶剂中加入 0.9% 氯化钠 10 ml 后, 所有患者疼痛立即缓解,94.19% 疼痛完全消失。 钠离子进入组织后作用于神经末梢感受器, 使其去极化, 兴奋性降低, 从而痛阈增加,疼痛感明显减弱。 故采用糖盐或生理盐水做静脉补钾溶剂可显著降低疼痛发生率。 2.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 临床研究证实:输液过程中,大量微粒进入血管,可刺激血管壁引起疼痛。 精密过滤输液器使用 3μm 孔径过滤介质,而普通输液器的介质孔径通常为 10~12μm。 相较之下,精密过滤输液器可减少微粒进入血管,降低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刺激从而减轻疼痛。 3.局部热敷 用 60℃~70℃ 热水袋外包布套,垫于皮肤角质层较厚的手掌面热敷(掌面皮肤较厚不易烫伤,对感知不敏感者慎用)。 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增快,降低局部药液浓度,使得输入的氯化钾迅速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减轻对静脉局部的刺激症状,还可减轻肌肉痉挛,提高疼痛阈值。 4.抬高局部静脉穿刺部位 穿刺部位抬高 10~30 cm 或抬高 40~50 度,可降低心脏水平与穿刺部位的静脉压差,增加血液和药物回流速度,降低局部药物浓度,减少钾离子对血管的刺激,疼痛感明显缓解。 5.翻转针柄 穿刺成功后,将针柄翻转 180 度,使针尖斜面朝向血管下壁。 简单的一个动作,即可相对远离或避开对表皮神经末梢的刺激,减轻患者疼痛感。(此法对于血管细、脆性大的患者要慎用,避免翻转时穿破血管) 6.硫酸镁湿敷 硫酸镁具有镇静和改善血管痉挛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的同时,还可减少微粒对血管的刺激。 同时 Mg 离子可拮抗 K 离子引起的血管痉挛所致的疼痛,通常湿热敷 30 分钟,疼痛缓解。 7.局部麻醉药湿敷 在穿刺点上方 10 cm 的皮肤上,沿静脉走向均匀涂擦局部麻药,可减轻补钾疼痛。 可用于缓解输液疼痛的局麻药物主要有利多卡因、普鲁卡因、丁卡因、地卡因等,而局部外敷具有无创性、简单易行等优点,研究报道较多。 在临床工作的你,又有哪些缓解补钾疼痛的经验、技巧呢?不妨在留言区分享一下~ 来源:护理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