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国际各营养学会肠外营养微量元素补充的推荐剂量(表2) 推荐意见:
严重创伤、围手术期患者 推荐意见:
危重症与中重度烧伤患者 推荐意见:
肿瘤患者 推荐意见:
肝病 推荐意见:
儿科患者 儿科肠外营养患者微量元素补充: 1.铬:接受肠外营养的患儿,每天摄入铬的剂量为0.2 μg/kg(上限为5 μg/d),但因肠外营养配制过程中普遍存在铬污染,多数情况下即使不额外添加含铬制剂,在配制过程中带入的铬已能满足机体需要量。 2.铜:接受肠外营养的患儿,若不存在胆汁淤积问题,可按照每天20 μg/kg补充铜。烧伤、胃肠道丢失大量液体的儿童,铜也相应丢失,表现为其血浆总铜和铜蓝蛋白降低。此类患者每天铜需要量可能超过20 μg/kg,可根据血浆铜和铜蓝蛋白水平将补充量增加为每天30~35 μg/kg。需指出的是,对于需要长期接受肠外营养的患儿,补铜应在常规监测血铜和铜蓝蛋白的前提下进行个体化调整。 3.碘:对于接受肠外营养的患儿,建议每天的碘剂量为1 μg/kg。 4.锰:由于很多患儿的锰沉积于中枢神经系统并不表现出阳性症状,因此对于接受长期肠外营养的患儿应定期监测血锰浓度。考虑到高锰的危害,建议每天锰摄入量≤1.0 μg(0.018 mmol)/kg(最多50 μg/d),并定期检查神经系统。 5.钼:目前尚无婴儿钼缺乏的报道。但低出生体重儿可能存在钼缺乏风险。而钼过量则会干扰铜代谢。一些学者认为,低出生体重的新生儿每天静脉注射钼1 μg/kg(0.01 μmol•kg-1•d-1)可满足需求。婴儿和儿童的推荐剂量为每天0.25 μg/kg(最高5.0 μg/d)。 6.硒:推荐接受肠外营养的婴儿和儿童常规按照每天1~3 μg/kg的剂量补充硒,同时注意监测血硒水平。早产儿(特别是极低出生体重儿)每天的摄入量可能需要达到推荐量的2倍。 7.锌:接受肠外营养的患儿尿锌排出量大于接受肠内营养或正常经口摄食的患儿。对年龄<3个月的婴儿,经肠外营养补充锌的推荐量为每天250 μg/kg,年龄>3个月的婴儿每天静脉滴注100 μg/kg的锌,儿童每天补锌量为50 μg/kg(≤5.0 mg/d)。 8.铁:可以通过定期测量血清铁蛋白监测接受长期肠外营养儿童的铁状态,如果铁蛋白浓度升高则需减少补充量。当铁蛋白浓度达到500 μg/L时应减少补充量,达到1 000 μg/L则完全停止补充,但上述标准可能仅存在微小的安全界限。 儿童需要肠外营养时,铁补充的启动时机应基于潜在的发病率、之前的手术干预和潜在的失血。接受肠外营养铁补充的儿童应强制性监测铁水平,以避免铁超载的发生。 9.氟:对于接受肠外营养的儿童,建议每天的氟剂量为57 μg/kg。 早产儿肠外营养微量元素推荐量见表3。 推荐意见:
以上内容摘自: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 多种微量元素制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J]. 中华外科杂志,2018,56( 3 ): 168-176. 参考引至 医脉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