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工作中,置管患者一发热,医生就会毫不犹豫怀疑是由导管引起的,会让护士拔除导管,这样做到底对不对呢?临床工作中如何寻找感染源,如何界定是否是导管相关的感染,今天与大家分享我科一个案例,患者置管后10余小时便出现恶性高烧,面对此种情况,作为护士应该怎么做?导管应不应该拔除? 女性患者、卢某、39岁,幼患小儿麻痹症,生活不能自理,2年前怀孕早产后出现大小便失禁,开始持续卧床,半年前开始出现臀部压疮,初期面积较小,未治疗, 后发现褥疮渐加重,伴恶臭,遂以“臀部压疮半年余”为代主诉于2019-01-18来我院治疗。入院后行常规检查治疗,医嘱给予留置尿管。(2019-01-18)血常规五分类:WBC 4.77 10^9/L、C-反应蛋白定量测定(CRP)金标法:CRP 12.82 mg/L↑。尿常规自动分析:WBC 85 个/ul↑。考虑患者尿常规白细胞增高,有泌尿系感染的可能。遂开据长期医嘱给予0.9%NS500ml+庆大霉素240mg,膀胱冲洗,Qd。 经责任护士评估,于当日为患者行颈内静脉置管术,留置CVC导管,置管过程顺利,患者于2019-01-19凌晨开始发热,最高达41.1℃,告知医生后,给予赖氨匹林、复方氨林巴比妥、地塞米松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夜间体温波动于39℃以上,退热效果欠佳。晨经主任查房后考虑近期天气冷,患者来院时保暖措施不到位,风寒所致发热,医嘱给予热毒宁、血必净、舒普森等药物对症治疗,患者体温仍波动于正常以上。 主管医生考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主张拔除管路,经沟通为进一步确定发热原因,遂于2019-01-19日17:20开据医嘱抽取血标本,进行血培养,暂保留管路,正常使用。血培养标本于2019-01-20晨抽取,左右各1套血培养进行送检。并为患者复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定量测定(CRP),(2019-1-20)患者CRP <5 mg/L,属正常范围,2019-01-20患者体温波动在36.9℃-37.2℃,高热得到控制。于2019-01-22膀胱冲洗完毕后停止长期医嘱,未进行尿常规复查,尿液内白细胞情况未知。于2019-01-22得到血培养结果,经培养48小时:无细菌增长,以后生长的可能性小。(初报)左、右各1套结果均相同。患者于2019-01-24再次复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定量测定(CRP),(2019-1-24)患者CRP :7.6 mg/L↑,期间患者热毒宁、舒普森药物持续运用,患者体温基本正常,未出现持续高热现象。于2019-01-24得到血培养结果:经培养5天:无细菌生长。(终报)左、右各1套结果均相同。 经讨论,患者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均正常,C-反应蛋白定量测定(CRP)结果偏高,患者尿常规检查中白细胞液高于正常值,患者本身长期卧床、低蛋白血症、贫血等等原因导致患者机体抵抗力弱,留置导尿过程中与留置尿管期间本身存在泌尿系感染的风险,故合理确诊患者为泌尿系感染导致高热,针对此诊断,主管医生积极给予膀胱冲洗、尿管护理、会阴擦洗等对症治疗,疗效较好,高热状态及时得到控制。故结合患者血培养检查结果,确认与所置入CVC导管无关。 患者自2019-1-18入院到2019-2-2出院,在院16天均采用CVC进行输液相关治疗,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同时也极大提高了护士们的工作效率。以上说明,置管患者发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只是若干感染源之一,并不是唯一。所以拔不拔管,待找明原因再下结论也不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