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湿败毒颗粒,中成药名。由麻黄、广藿香、石膏、炒苦杏仁、 法半夏、厚朴、麸炒苍术、炒草果仁、茯苓、黄芪、赤芍、葶苈子、 大黄、甘草组成。具有化湿解毒,宣肺泄热的功效。用于湿毒侵肺 所致的疫病,症见发热、咳嗽、乏力、胸闷、恶心、肌肉酸痛、咽 干咽痛、食欲减退、口中粘腻不爽等。 通用名称 汉语拼音 处方类型 医保类型 成分麻黄、广藿香、石膏、炒苦杏仁、法半夏、厚朴、麸炒苍术、炒草果仁、茯苓、黄芪、赤芍、葶苈子、大黄、甘草。 性状本品为棕黄色至黄棕色的颗粒;气微,味甜、微苦。 主要功效化湿解毒,宣肺泄热。 适应病症本品用于治疗湿毒侵肺所致的疫病,症见发热、咳嗽、乏力、胸闷、恶心、肌肉酸痛、咽干咽痛、食欲减退、口中粘腻不爽等。 药性分析/方解本品处方由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太平惠民和剂局)、麻杏石甘汤(《伤寒论》汉·张仲景)、宣白承气汤(《温病条辨》清·吴瑭)、达原饮(《瘟疫论》明·吴又可)加减化裁而来。 本方以麻黄、广藿香、石膏为君,解表散寒,芳香化湿,清热平喘。臣以炒苦杏仁、法半夏、厚朴、麸炒苍术、炒草果仁、茯苓,助君药燥湿健脾,且能行气通窍,疏泄腠理,逐邪外出。佐以黄芪、赤芍、葶苈子、大黄,泻热凉血,活血化瘀,并能顾护正气。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相合,共奏化湿解毒,宣肺泄热之效。 与藿香正气散原方相比,处方中减其外散风寒之力,增其化湿和中之效。故分别加大茯苓之用量比例,并调整半夏、厚朴之用量,以强健脾运湿之效;减小甘草之用量比例,乃避遏其补药壅滞之性。与达原饮原方相比,处方中减小厚朴与芍药之用量比例;用厚朴行气燥湿,以治湿邪阻滞,但须虑其辛燥伤阴;用苦、微寒之赤芍凉血散瘀,但须防其苦寒伤正。在麻杏石甘汤原方基础上,加大石膏之用量比例,使其与麻黄相制为用,并进一步减麻黄外散表邪之性,而增石膏清解肺热之效:加大杏仁之用量比例,则进一步增强降气平喘之功。与宣白承气汤原方相比,处方中加大杏仁之用量比例,以增强其降气平喘之功;减小大黄之用量比例,乃虑其苦寒伤正之弊。 规格每袋装5g(相当于饮片17.13g)。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2袋,一日2次;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在临床实践中,偶见胃部不适、纳食减少等。 禁忌1、对本品及所含成份过敏者禁用。 2、孕妇、哺乳期妇女、婴幼儿禁用。 3、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注意事项1、脾胃虚寒者慎用。 2、本品与抗病毒药或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期间须密切监测肝功能。 3、本品含半夏,不能和含"乌头"、"附子"的中药方剂或成药同时服用。 4、不得超剂量、长时间、反复使用本品。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毒理作用大鼠经口4周重复给予本品19.7、39.4和78.7g生药/kg(按体表面积计,分别约为临床使用量的3、6和12倍)。78.7g生药/kg剂量下可见动物摄食量减少及体重增长减慢,外周血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升高,恢复期可恢复。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39.4和78.7g生药/kg剂量下可见红系造血细胞增生,包括脾脏红系造血细胞轻中度增生、胸骨红系造血细胞轻度增生、股骨红系造血细胞轻度增生;78.7g生药kg剂量下可见肾小管轻度改变;以上变化恢复期基本恢复。 本品尚未开展生殖毒性试验。 贮藏方法避光、密封保存。 有效期12个月 执行标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YBZ0008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