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血液透析患者饮食护理要点

发表于:2019-5-7 16:57:17 5422 来自: 湖南长沙


1. 摄入足够的蛋白质   :血液透析可丢失一定量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同时有促进蛋白异化作用,造成负氮平衡。因此,血液透析病人应比保守疗法病人摄取更多的蛋白质[35]。蛋白摄入量以1.2 kg/d较合适。注意蛋白质的优质化,80%应给予高生物价优质蛋白,如蛋清、牛奶、瘦肉、鱼等动物蛋白,这样的优质蛋白比植物蛋白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高,合成人体蛋白质的利用率高,产生代谢废物(如尿素)少。
N74ctum8848j7CNn.jpg
2.摄入适量的热卡 :充足的热量能够抑制蛋白异化并维持理想的体重;若热量不足,食物中的蛋白质就会作为热量来源被消耗。由于蛋白分解代谢加快,糖原异生增加,可产生更多的代谢废物。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推荐热量摄入并应根据病人的营养状态、血脂浓度和劳动强度适当增减。热量主要由糖类和脂肪来提供,糖类摄入量一般为5  g/(kg·d)~6 g/(kg·d),脂肪摄入量一般为1.3 g/(kg·d)~1.7 g/(kg·d),应多摄取不饱和脂肪酸如植物油,可降低胆固醇、游离脂肪酸和三酰甘油,以免加重动脉硬化。
3.维持水平衡,限制食盐摄入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8c16110100hr40.html) - 血液透析患者饮食护理要点_大医精诚_新大多数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少尿或无尿,严格控制水的摄入,饮食中尽量少吃水分多的食物。维持水平衡是预防并发症、提高存活率的重要环节。透析间期进水过多引起水潴留,严重者可因循环负荷过重而死亡。透析中超滤过多会引起低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和肌肉痉挛。原则上每日进水量=尿量+透析超滤水量/透析间隔天数+500 mL。判断水分限制的最好指标是体重的变动,两次透析间期体重增加应控制在1.5 kg以内为宜。病人应每天在相同条件下、固定时间内记录体重和血压。喝热水比喝冷水解渴,水中加几滴柠檬汁或口含冰块均是控制饮水量的好方法。病人能否遵守液体限制规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钠的摄入量。临床上常见一些新病人常常感到口渴难忍,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没有限制盐。因为钠能潴留水分,食盐易多产生口渴感,增加饮水量。如食物中适当地限制钠盐,可避免口渴,常可自动减少饮水量,可防止水潴留、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及透析中的并发症。所以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来说,限盐比限水更重要。食盐量通常为3 g/d~5 g/d。

4.限制钾、磷的摄入   :血钾过高会引起心律不齐、心脏麻痹,避免使用高钾蔬菜,如菠菜、芥菜、苦瓜、干香菇、韭菜、高丽菜、冬笋、海带、金针、木耳、黄豆芽等;避免食用高钾水果,如香蕉、番石榴、哈密瓜、香瓜、葡萄、橙子、杨桃。需特别注意高汤、浓汤、生菜等含钾高,亦应少食。吃蔬菜应先切再洗,再将菜烫过,倒掉汤汁再煮,而水果1 d只能吃2次,吃之前最好浸水1 h~2 h再食用。其他如中药汤含钾量相当高应慎服。降低食物中的钾含量,可通过浸泡、煮沸、超低温冷藏等方法除去食物中的钾。及时监测血钾浓度,并根据尿量随时调整钾的摄入量,以避免血钾过高或过低。

肾性骨营养不良又称肾性骨病,是由于钙、磷及维生素D代谢障碍,继发甲状旁腺机能亢进,酸碱平衡紊乱等因素而引起的骨病。高磷血症是引起肾性骨病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重要因素,也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严重并发症,所以在饮食中限制磷的摄取就极为重要。低磷饮食是透析病人避免高磷血症的第一步措施。磷主要存在于奶制品、蛋黄、动物内脏(心、肝)、虾仁、花生、坚果类、豆制品等食物中,注意适当控制;菜汤中含有溶解的磷,应少喝为佳。

5.增加钙的摄入,补充水溶性维生素   :由于透析病人活性维生素D缺乏以及机体对活性维生素D作用抵抗,且饮食中限制磷的摄入,往往造成血钙浓度偏低。应在严密监测血清钙磷水平条件下,给病人补充足够的钙剂和维生素D。病人在透析中不可避免地丢失水溶性维生素,加上限制高钾、高磷食物等因素,减少了水溶性维生素的摄入,应及时给予补充,特别是叶酸和维生素B。

    另外,微量元素在尿毒症血透病人的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如血清锌减低会影响尿毒症血透病人动静脉造瘘吻合口的愈合,合理地补锌可促进吻合口愈合,补充铁可改善病人的贫血状况。为了补充铁质,提高血红蛋白含量,血液透析病人可多食牛肉、羊肉、猪肉、肝脏、猪血等,限制饮食中铜的摄入量对预防动脉硬化有一定作用。通过加强对病人的饮食护理及对病人进行膳食指导,使病人能主动配合调整日常饮食,可有效地改善机体微量元素的含量。





收藏
送赞 1
分享

发表回复

  • 联系我们
  • 邮箱:zhih512@qq.com
  • 电话:0731-85054048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 9:00 - 17:00 )
  • 微信公众平台

  • 扫描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