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急性阑尾炎是最常见的外科急腹症,约占外科住院病人的10%~15%。本病属于中医“肠痈”范畴,病机特点主要为传化不利、运化失职、糟粕积滞、败血浊气积聚而成肠痈。临床上手术为此病的常用治疗方法。我科针对阑尾炎术后患者常出现的并发症,综合运用中医护理方案为患者减轻术后疼痛、促进胃肠蠕动等,取得良好效果。
病史资料
史某,女,38岁,以右下腹痛三天加重并全腹痛四天之主诉人院,三天未解大便、未排气。患者入院时呈急性痛苦病容,被动体位,巩膜无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部稍膨隆,全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以右下腹为甚。
体格检查T:39.2℃;P:88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
初步诊断:中医诊断:肠痈;西医诊断:急性阑尾炎。考虑行阑尾炎切除术,术后综合运用中医护理措施预防或缓解术后并发症。
治疗方法及效果
耳穴压豆缓解阑尾炎术后疼痛
疼痛是外科术后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术后12~48小时内的疼痛,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困扰。为了减轻病人的疼痛,中医采用耳穴埋豆的方法,以达到镇痛效果。
耳穴压豆法,又称耳廓穴区压迫疗法。用胶布将王不留行籽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等手法操作,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每日按压2~3次,每次15~20分钟。经按压穴位以达到止痛的效果。耳穴压豆取穴:皮质下、神门、阑尾穴、内分泌。
针刺治疗缓解阑尾炎术后疼痛
针刺常用穴:主穴为足三里、阿是穴,配穴为内关、曲池、合谷等穴;针法采用留针20~30min,亦可选用电针,1~3次/天。
通过运用上述方法,患者主诉疼痛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患者舒适度得到明显提高。
艾灸疗法促进阑尾术后胃肠蠕动
阑尾炎术后肠麻痹的发生可能是通过激活脊神经反射弧来抑制胃肠动力,手术应激引起反射性的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局部或全身性的炎症反应,阿片类受体的激活和神经内分泌系统有关。
而艾灸具有温补中气,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等作用。采用艾灸温灸腹部及其他相关穴位,可以利用艾灸的温补中气,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等作用,可以直接作用于胃肠道,直达病变部位。操作取穴:足三里(双)、上巨虚、神阙、中脘、内关。
通过对阑尾炎术后患者实施上述方法,90%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控制在8~16小时,这表明艾灸疗法对于促进术后胃肠道蠕动恢复起到很好的作用。
其他
阑尾炎术后并发症常见的腹胀、腹痛、包块、梗阻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细菌感染和手术刺激引起肠管充血水肿和早期炎症粘连。中医认为,阑尾炎术后并发症为湿热雍遏肠腑、气滞血瘀、热盛肠结。根据“六腑以通为用”、“通则不痛”的原理,可选用中药内服的方法加以治疗和改善。如银花、红藤、柴胡清热解毒;厚朴、陈皮等化湿理气消导;乌药、木香顺气散结;桃仁、红花、赤芍活血化痕止痛等。
阑尾炎术后静滴抗生素对于尽快控制腹腔感染是很重要的治疗措施,配合内服中药能起到标本兼治、相得益彰的效果,较单纯采用西医西药治疗或中医中药治疗有显著的优越性。
体会
手术方法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有效方法,护理措施在阑尾炎临床手术治疗中显得非常重要。常规的术后临床护理措施主要是配合医生实施相应的用药治疗,针对患者病情为其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这些护理措施没有充分考虑患者的心理状况,也没有把护理人员自身的专业技术特长发挥出来。因此,在采用该种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时,易出现对护理不满意、并发症较多等弊端,影响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中医护理技术以其价格低廉、痛苦小、效果显著等优点,患者易于接受,恰当使用中医护理方案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还能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从而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