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关节病患者是骨科最常见患者群之一,腰腿关节的疾病更为多见,同时患有骨关节病的老年人也是最容易发生骨折的人群。
■资料与方法
本组老年骨关节病患者中股骨骨折21例,男9例,女12例,年龄在65~82岁,患有骨关节病7年~30年,骨折类型:股骨干骨折5例,股骨颈骨折9例,粗隆间骨折7例,均以滑倒跌伤致骨折。
■护理要点
一般状况综合评估:老年人身体状况差异很大,有的患者体质较好,有的则很差,同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肺综合征等慢性疾病,因此应对患者的一般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制定出相应的护理计划。
心理护理:老年人股骨骨折后,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或抑郁情绪,责任护士需针对患者的不同表现做好心理护理。骨折后患者因疼痛生活不能自理,担心预后,又怕拖累家人,此时心里非常痛苦,作为责任护士应耐心地安慰患者,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要和患者家属沟通。
骨牵引护理:牵引可达到复位与固定的双重目的。对牵引病人,应严格每班次交接班,严密观察患者患肢血液循环及肢体活动情况,维持牵引于正常状态,定期测量患肢长度防止牵引过度;病人活动不便,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因此应主动帮助病人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针道护理:外固定支架或骨牵引术后的5~7天内,针道处均会有血性或浆性液体流出,成为细菌的良好培养基。我科采用外科换药技术,每日进行针道换药1次。换药前先用75%酒精擦拭外固定支架或牵引装置外露部分,再以0.5%碘伏、0.9%生理盐水清洁针道,无菌敷料擦干并覆盖针道。
防治泌尿系感染:老年人抵抗力降低加之长期卧床,容易发生泌尿系感染,应做好会阴部的清洗工作,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嘱患者多饮水增加尿量,必要时可行膀胱冲洗。 防治便秘:患者骨折后卧床,排便习惯发生改变,加上患病后食欲减退,饮食量减少,容易造成便秘,嘱患者多食纤维素含量高的易消化食物,经常环形按摩脐周,可有效促进肠蠕动;必要时可口服润肠通便药物或灌肠。
预防压疮:患者骨折后因手术治疗及疼痛等多方刺激身体虚弱不能自主活动,容易发生压疮。应经常仔细观察身体受压部位皮肤情况;减少骨突处的摩擦,保持床铺的整洁干燥,有效使用气垫床和水袋等工具;同时对受压部位进行热敷与按摩并做好皮肤的清洁护理,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防止压疮的发生。
预防栓塞及肢体废用性萎缩:长期卧床易形成深静脉血栓等栓塞性疾病,若斑块脱落造成脑栓塞或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同时,需注意预防肢体功能废用性萎缩等并发症,每日给患者进行温水擦浴2~3次,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加皮肤抵抗力;健侧肢体可行抬高、踝泵练习、屈伸等活动,双上肢进行内收、外展、向上伸展的活动。注意下肢血液循环的观察,可从肢体水肿程度、肤色、温度、浅静脉充盈及感觉等方面进行观察,同时双下肢进行对比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反映,及时处理。
防治肺部综合征:发生骨折后,患者抵抗力降低,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要鼓励患者在床上做深呼吸、有效咳嗽的动作,增加肺活量。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同时,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减少交叉感染。
健康宣教:老年骨关节病人股骨骨折的康复是一个持久的过程,术后健康宣教显得尤为重要,要认真地向患者及患者家属讲解相关医学知识,制定个性化的功能锻炼方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讨论
老年骨关节病骨折发生率较高,多见于行走不便、借助辅助器械的老人,是致命性的损伤,常常因骨折带来的严重并发症而造成死亡。因此,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要针对患者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