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脑出血后由于脑实质内突然出现了血肿的占位效应,可使脑室受压,中线结构移位,颅内压急剧增高,可引起脑疝,危及生命。因此,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按医嘱立即应用脱水药,20%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30分钟内滴完),每日2~3次。应用脱水剂的过程中,既要注意观察是否已达到了脱水的目的,又要预防过度脱水所造成的不良反应,如血容量不足、低血压、电解质紊乱及肾功能损害等。注意观察输入后4小时内尿量少于200ml,要提示医师慎用或停用,并及时协助检查肾脏情况。
2.调整血压:脑出血的病人多伴有高血压,而适当调整血压,有利于出血部位血小板聚集而止血。但应注意观察的是血压不易降得太快,否则,若血压降得太快,应立即通知医师,如得不到及时处理,会使本来已受损而有限的血管调节作用不能发挥;病灶区的血液供应更趋减少,而使病情恶化。一般使收缩压维持在20~21.2kPa,舒张压维持在13.0kPa左右。
3.止血和防止再出血:一般认为高血压性脑出血非凝血机制改变,故难以药物制止,但如合并消化道出血或有凝血障碍时,止血药的应用可能发挥一定作用。故临床上对脑出血病人仍常选用6~氨基己酸(EACA)、抗血纤溶芳酸(PAMBA)等。并发消化道出血时,尚可经胃管鼻饲或口服云南白药、三七粉、冰牛奶、冰盐水等。严格按医嘱应用洛赛克、立止血、凝血酶等。密切观察用药后止血效果,定期检查大便隐血,以掌握病情动态。
4.维持营养:防止水、电解质紊乱,病人由于呕吐、昏迷、不能进食,或用脱水剂,液体大量丢失,极易引起水、电解质失衡。按医嘱鼻饲进食,每次鼻饲时一定要抽取胃液,每日补液1500~2000ml,补钠5g,补钾3g.体温每升高l℃,每公斤体重可增加液量5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