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冬季来临,门急诊输液人数就急剧增加,小儿输液尤其是一岁以下的小儿输液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难点。根据自身经验及查阅资料,做一下总结,也希望大家积极探讨,找出更多解决的方法!
一.血管的选择: 小儿静脉输液较成人难度大。因为小儿不易合作,所以其血管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选择血管时首先要区别是动脉还是静脉,以手触摸有无搏动为依据。应选择暴露而且直的静脉。 从整体的解剖角度来说,小儿的头皮静脉、手足浅静脉都适合于静脉输液。根据年龄、疾病和治疗目的不同,对穿刺部位的选择各不同,一般遵循三条原则:1.选择暴露的明显的静脉。2.长于针头1/3的直行静脉。3.易于固定的静脉。 在实践中我自己的体会是: 1.两岁以下小儿宜选用头皮静脉。头皮静脉皮下脂肪少,静脉清晰浅表,呈网状分布,,血液可以通过侧支回流入颈内静脉、颈外静脉,再回流入心脏,因此,顺行和逆行进针都不影响静脉回流,所以不受方向限制,易固定。头皮静脉首选是正中静脉,因正中静脉是头皮静脉较大的一支,正中静脉直而粗,不易滑动,易固定。额颞浅静脉虽然较细,技术难度大些,但不易滑动,暴露明显,易固定。耳后静脉较粗,略弯曲,易滑动,要刮去头发,一手固定好血管才便于穿刺,(根据小儿不同情况,也可以选用四肢静脉) 2.三岁以上小儿宜选四肢静脉,一般选手背静脉、足背静脉、肘窝静脉、踝静脉等。对慢性疾病患儿宜由远心端选用,抢救患儿和静脉推药时选用肘静脉和大隐静脉,一般治疗宜选用头皮静脉和四肢静脉。 二.光线的强弱: 光线的明亮及照射角度直接影响静脉穿刺成功率,明亮的自然光是最理想的光线。阴雨天及夜晚可用灯光,不论是那一种光线,操作者的身体与手都不要挡住输液部位的光线。 三.针头大小的选择: 原则上是根据静脉大小及深浅部位而定,一般选用5.5针头。 四.进针的手法: 根据进针时针头与皮肤所形成的角度不同分直刺法和斜刺法。 1.直刺法:在穿刺的静脉上,针头与皮肤成10-45度角,针头斜面向上,通过皮肤将针头直接刺入静脉,此法适合小儿头皮静脉、手足背静脉、指趾间静脉。 2.斜刺法:在欲穿刺的静脉旁侧,距静脉约1.0-1.5mm针头与皮肤成20-30度角,将针头刺入静脉,适合于肘静脉、大隐静脉等。在穿刺中因小儿静脉管腔很小,如针头与血管的角度稍大就有穿透血管的可能性,小儿的血管大多表浅,紧贴在真皮下,所以针头穿过皮肤后,应立即改为平行,手持针柄尽量压低,缩小角度,不使针头挑起,平行刺入血管,针头进入血管时,有一种突然没有阻力的空虚感,见回血后再平行向前进一下,以防针头脱出血管外。 五.针头的固定: 有时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虽然一针见血刺入血管内,如针头固定不好,输液也不能一次成功。头皮静脉固定我一般用5条胶布固定,第一条固定针柄,第二条盖住针眼,第三条在针柄处压住头皮针软管加以固定,第四条再将头皮针软管固定一下(头皮针软管盘曲要适宜,最好顺其自然弯曲进行固定),第五条将输液管与小儿耳朵固定在一起。偶有小儿输液后哭闹不止,这几条胶布也固定不住时,可以用头套固定,将头套剪下宽窄适宜的一条,套在小儿头部将针头压牢即可,此法效果不错。 六、小儿输液,有时近期进食较少,血液粘稠度较高,进针时根据情况决定进针速度。见回血后再吃一下针(凭感觉进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