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常见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毫针法

发表于:2017-3-20 10:09:14 6436 来自: 湖南
一 、针刺法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针刺法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将金属制成的针,运用各种手法刺入人体不同部位(穴位)的一种技术操作。此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对痛证疗效尤为显著。分为毫针法、电针法、皮内针法、水针法、皮肤针法、耳针法。
(一)、毫针法
     毫针法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针刺技术。
【适应范围】
1、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
2、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禁忌证】
1、  疲乏、饥饿或精神高度紧张时;
2、  皮肤有感染、瘢痕或肿痛部位;
3、  出血倾向及高度水肿;
4、  小儿囟门未闭合时的头顶腧穴部位。
5、 孕妇禁止针刺。
【操作方法】
1、将用物携至床旁,查对。
2、告知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项,做好解释。
3、协助患者松开衣着,按针刺部位,取合理体位。
4、遵医嘱选择腧穴,先用拇指按压穴位,并询问患者的感觉。
5、消毒进针部位后,按腧穴深浅和患者胖瘦,选取合适的毫针;同时检查针柄是否松动、针身和针尖是否弯曲带钩;术者消毒手指。
6、根据针刺部位,选择相应进针方法,正确进针。
7、当刺人一定深度时,患者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或向远处传导,即为“得气”。得气后调节针感,留针。
8、起针时一手按压针刺周围皮肤处,一手持针柄慢慢捻动将针尖退至皮下,迅速拔出。随即用无菌干棉球轻压针孔片刻,防止出血。检查针数,以防遗漏。
9、整理床单位:协助病人衣着,安排舒适体位。
10、整理物品: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11、再查对、洗手,记录:穴位(部位),方法,时间,疗效,签名
【护理及注意事项】
1、 操作前备齐用物,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2、 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3、 操作前告知:
1)如有酸麻、胀痛、沉、紧、涩等感觉,属正常针感。
2)针刺过程中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胸闷、欲呕等属于晕针现象,应及时通知医师。
3)针刺时可能出现疼痛、血肿、滞针、弯针等情况,患者不必紧张,医护人员会妥善处理。
4、 遵医嘱准确取穴,选择合适体位,暴露腧穴,方便操作,注意保暖。
5、正确运用进针方法、进针角度和深度,勿将针身全部刺入,以防折针。
6、刺激强度因人而异,急性病、体质强者宜强刺激;慢性病、体质弱者宜弱刺激。
7、针刺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发现病情变化,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8、起针时要核对穴位及针数,以免毫针遗留在患者身上。
9、 用过的针具,经灭菌处理后再进行检查和修理,经再次灭菌处理后备用,有条件者使用一次性针具。
10、 对胸胁、腰背部位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以免刺伤内脏。
【针刺意外的护理及预防】
  
针刺意外名称及表现
  
护理
预防
1、晕针
  
针刺过程中患者出现头晕目眩、汗出肢冷、面色苍白、胸闷欲呕、晕厥时,称为晕针。
  
报告医师,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嘱患者平卧,注意保暖。
  
对初诊、精神过度紧张及体弱者,应先做解释,消除对针刺的顾虑,选择舒适卧位,手法宜轻,随时注意患者的神色,以便早期发现晕针先兆。
2.血肿:
  
针刺部位出现皮下出血并引起肿痛,称为血肿
  
微量皮下出血而致小块青紫时,一般不需处理,可自行消退。局部肿胀疼痛较剧、青紫面积较大时,冷敷止血。
  
仔细检查针具,熟悉解剖部位,针刺时避开血管;起针时立即用消毒于棉球按压针刺部位。
  
3、弯针:
  
是指进针后针身在体内发生弯曲的现象
  
针身轻度弯曲,可将针缓慢退出;若针身弯度较大,应顺着弯曲方向将针退出;若由体位改变引起弯针者,应协助患者恢复原来体位,使局部肌肉放松,再行退针,切忌强行拔针。
  
手法指力均匀,刺激不宜突然加强;体位舒适,勿随意更换体位;防止外物碰撞、压迫。
  
4滞针:
  
针刺后出现针下异常紧涩,不能提插或捻转的现象时,称滞针。
  
对惧针者,应先与患者交谈,分散其注意力;遵医嘱在滞针腧穴附近,进行循按、轻弹针柄后再起针。
  
对精神紧张者,应先做好解释,消除顾虑。操作时捻针幅度不宜过大,避免单向连续捻转。整理针具时,对不符合质量要求者,应剔去。
5、折针
  
即断针,指针刺过程中,针身折断在患者体内。
  
发现折针,嘱患者不要移动体位,以防断针向深处陷入。
  
针具需定期严格检查。针刺时,勿将针身全部刺入,应留部分在体表。  
6、气胸:
  
指针刺时误伤肺脏,空气进入胸腔,发生气胸。
  
出现气胸时,立即报告医师,绝对卧床休息,通常采取半坐位,避免咳嗽;重症者应及时配合医师行胸腔穿刺减压术、给氧、抗休克等抢救措施。  
  
凡对胸背部及锁骨附近部位的穴位进行针刺治疗时,应严格掌握进针角度,深度留针时间不宜过    |
  
附:毫针法操作流程图
qq图片20170320095944_副本.png


附:毫针法评分标准
  
项目
  
分值
技术操作程序
评分等级
A
B
C
仪表
2分
仪表端庄,服装整洁符合职业要求
2
1.6
1.2
  
3分
1、患者年龄、体质、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1
0.8
0.6
2、针刺取穴部位的局部皮肤情况。
1
0.8
0.6
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对该操作的知晓程度。
1
0.8
0.6
  
  
  
  
15分
1、护士:洗手,戴口罩
2
1.6
1.2
2、用物: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皮肤消毒液、
  
         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屏风等。
4
3.2
2.4
3、.环境:安静、整洁、温度适宜
3
2.4
1.8
4.患者:检查有无操作禁忌症,查对,告知病人做好准备。
6
4.8
3.6
  
  
  
  
50分
1、将用物携至床旁,.核对医嘱,再次查对。
2
1.6
1.2
2、告知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项,做好解释。
5
4.0
3.0
3、协助患者松开衣着,按针刺部位,取合理体位。
3
2.4
1.8
4、遵医嘱选择腧穴,先用拇指按压穴位,并询问患者的感觉。
5
4.0
3.0
5、消毒进针部位后,按腧穴深浅和患者胖瘦,选取合适的毫针;同时检查针柄是否松动、针身和针尖是否弯曲带钩;术者消毒手指。
10
8.0
6.0
6、根据针刺部位,选择相应进针方法,正确进针。
5
4.0
3.0
7、当刺人一定深度时,患者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或向远处传导,即为“得气”。得气后调节针感,留针。
10
8.0
6.0
8、起针时一手按压针刺周围皮肤处,一手持针柄慢慢捻动将针尖退至皮下,迅速拔出。随即用无菌干棉球轻压针孔片刻,防止出血。检查针数,以防遗漏。
10
8.0
6.0
  
  
  
  
10分
1、整理床单位:协助病人衣着,安排舒适体位。
2
1.6
1.2
2、.整理物品: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2
1.6
1.2
3、查对
2
1.6
1.2
4、洗手
2
1.6
1.2
5、记录:穴位(部位),方法,时间,疗效,签名
2
1.6
1.2
效果评价
20分
1、腧穴准确,进针方法、角度和深度运用正确,患者感觉舒适。
5
4
3
2、动作轻巧、稳重、准确。
5
4
3
3、.理论提问,回答正确,全面。
10
8
6
总分
100分

收藏
送赞
分享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1)

ynwcy 来自: 云南
护理也能针灸,太好了
2018-12-9 22:58:15 回复
  • 联系我们
  • 邮箱:zhih512@qq.com
  • 电话:0731-85054048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 9:00 - 17:00 )
  • 微信公众平台

  • 扫描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