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海英: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上海市中西医结合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护理学组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 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腺、胆道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上段空肠等部位的病变引起的出血。
消化道出血的分类及主要病因
●静脉曲张性出血
门静脉高压症可以导致消化管道不同部位的静脉曲张,其中以食管胃静脉曲张最常见,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也是危及患者生命的常见急症。
一、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所见记录标准:1、占据部位[L]:①食道静脉曲张(EV):Ls(至上部食管为止),Lm(至中部食管为止),Li(局限下部食管);②胃静脉曲张(GV):Lg-c(局限贲门部),Lg-cf(从贲门部至胃底部),Lg-f(局限胃底部)。2、形态[F]:①食道静脉曲张(EV):F0(治疗后曲张静脉消失),F1(直线较细曲张静脉),F2(串珠状中度曲张静脉),F3(结节状或肿瘤状曲张静脉);②胃静脉曲张(GV):同食道静脉曲张描述。3、色调[C]:食道静脉曲张(EV):Cw(白色曲张静脉),Cb(蓝色曲张静脉);②胃静脉曲张(GV):同食道静脉曲张描述。4、发红所见[RC]:①食道静脉曲张(EV):RC0(未见发红),RC1(局部少量发红),RC2(介于RC1与RC3之间),RC3(全周多发性发红);②胃静脉曲张(GV):RC0(未见发红),RC1(可见RWM、CRS或HCS)。注:红色疤痕标记(RWM)、樱桃斑(CRS)、血疱(HCS)。5、出血所见:①食道静脉曲张(EV):涌血,喷血,渗血,止血不久所见红色血栓,白色血栓;胃静脉曲张(GV):同食道静脉曲张描述。6、黏膜所见:糜烂[E],溃疡[UL],疤痕[S]。二、术前准备1、知情同意:术前应向患者或(和)家属说明治疗的必要性、治疗方法、硬化剂名称和特征、治疗效果、治疗中-后的并发症的危险性。术前必须取得患者或(和)家属理解和同意,签字后才能实施该治疗术。2、出血状态处理:出血性休克处理(急速输液、输血、保持气道通畅和吸氧等),呼吸状态管理和尿量或中心静脉压检测,出血量和严重程度评估,待呼吸和循环系统相对稳定后行紧急内镜检查。3、器械准备:直视内镜、局部注射针、注射器(2.5ml、5ml、10ml、20ml、50ml)、内镜先端气囊、EVL装置、双气囊三腔管、血压、脉搏、氧饱和、心电图等监护仪装置,抢救车和吸引装置等。三、治疗选择(一)治疗规范1、食道静脉曲张治疗
食道静脉曲张处理原则2、胃底静脉曲张治疗
胃静脉曲张处理原则(二)治疗方法1、双气囊三腔管(SB管):适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时无法辨认出血部位或内镜止血失败时,使用SB管压迫止血,翌日再施行内镜止血治疗。
双气囊三腔管2、组织粘合剂:组织粘合剂又称组织胶,是一种快速固化水样物质,与血液接触后即发生聚合反应,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注射主要用于治疗胃底静脉曲张,静脉内注射的组织胶与血液接触后即发生聚合反应,可有效闭塞曲张血管并迅速控制曲张静脉活动性出血。
组织粘合剂3、硬化疗法:内镜下硬化治疗术(EIS)是将硬化剂直接注射入曲张的静脉内,造成局部血管内皮无菌性损伤,从而闭塞曲张的静脉,还可在曲张静脉旁注射,产生粘膜下纤维化,反复治疗可逐渐使曲张静脉管腔缩小和血管闭塞消失。
硬化疗法4、套扎术: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EVL)是通过结扎曲张静脉,使套扎处静脉血管缺血、狭窄、血管闭塞后形成纤维化,达到止血效果。
套扎术5、分流栓塞硬化疗法:1992年日本北川等开发分流栓塞硬化疗法(SOS)治疗方法,SOS是介入放射学(IVR)+内镜下硬化疗法(EIS)联合治疗。
分流栓塞硬化疗法四、术后护理
内镜下夹子止血1、全身状况:治疗前、中、后把握全身状况。紧急治疗病人,止血后保肝。消化道内储存大量血液,易诱发肝性脑病。2、饮食与休息:紧急治疗病人,24~48小时内确认内镜止血成功,开始恢复饮食。(1)血管内治疗(EO法等):术后禁食,卧床休息,次日流质和半流质,下床上厕所,以后改为半流质。(2)血管外治疗(AS法等):术后流质,下床上厕所,次日半量半流质,自由活动,以后改为半流质。3、防止术后并发症:①术后预防出血,止血药应用;②预防菌血症,抗菌素应用;③治疗期间预防出血性胃炎或胃溃疡;④预防肺栓塞或肾功能障碍。4、并发症观察:①胸痛、发热和食管溃疡无死亡,食管溃疡并发症是静脉曲张消失的必然过程;②食道穿孔、门静脉血栓、硬化剂致肝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和休克等并发症低,但死亡率非常高。(全文完)学术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