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血液透析病人应用舒适护理疗效好 2015-08-28 23:00 来源于:医学科普
作者:王 宁解放军306 医院肾脏内科
1998 年台湾萧丰富先生提出了“萧氏双C 护理模式”, 强调护理人员应加强舒适护理研究, 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患者。舒适护理是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 让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都无压力感, 让患者充分享受以人为本的全方位照顾 。解放军306医院肾脏内科把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首次血液透析的患者, 使其接受并配合透析治疗, 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舒适护理的方法,首先是透析前的护理,介绍环境和了解制度 对首次来透析的患者主任或护士长都热情接待并安排责任护士为其介绍透析环境和透析室的规章制度并为其办理相关的手续, 讲清透析的费用和结算方式。责任护士在透析前通过与患者或陪护的沟通了解患者的情况, 根据年龄及文化程度讲解简单的透析知识和注意事项, 主动关心他们, 使其正确的面对现实并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使患者产生信任感, 主动配合透析治疗。穿刺前带患者观摩其他患者的穿刺部位, 做好穿刺的心理准备,首次穿刺, 要安排技术好的护士, 争取一次成功, 穿刺时要两人配合, 一人帮助患者选择舒适的体位, 边交谈边按摩, 以分散其注意力, 减轻患者的恐惧感和疼痛感。
其次是透析中的护理,包括生理护理、病情观察、心理疏导。首先给患者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透析环境, 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必要时准备扇子和热水袋, 打开电视, 帮患者戴好耳机, 遥控放到合适的位置, 不看电视的可听背景音乐, 透析过程中患者采取舒适体位, 如患者需进餐喝水, 护士帮其打水热饭并协助进餐, 如患者在透析过程中需要方便, 可根据患者的要求为其准备便盆或封好穿刺针并固定, 扶其到洗手间。护士要关心不善言谈的病人, 主动询问他们的需求,力求让病人在透析过程达到心理及生理上的舒适。病情观察,首次透析的患者存在紧张心理, 护士要严格执行透析医嘱, 两人核对透析机屏幕上的参数并做好透析记录,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及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或渗血, 如有不适及时报告医生以便处理。其他病人如有病情变化, 护士要保持沉着冷静, 配合医生积极处理, 另外病人对机器的报警声非常敏感, 会产生焦虑和不安, 应及时解除报警, 使机器处于正常运转状态, 消除病人的心理不适。心理疏导,由于首次病人对透析治疗缺乏正确认识, 加之病人主要发病原因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及糖尿病并发症, 长期的疾病折磨和透析治疗的昂贵费用, 病人存在紧张、恐惧及悲观失望的心理。责任护士应耐心地向病人讲解有关的透析知识和注意事项, 主动关心他们, 根据具体情况耐心开导, 使他们转变对治疗及生活的态度。
然后是透析后的护理,拔针的护理,透析结束时, 为减轻病人拔针的疼痛不适, 护士用一块方纱折成四折轻放在针眼部位的创可贴上, 快速拔出针头, 用手轻压10min, 再观察5min, 确保不出血, 内瘘血流正常,身体无不适, 才能离开。注意事项,责任护士要把以后的透析安排及双方的联系方式用书面形式和病人及陪护交代清楚, 指导病人做好内瘘的家庭护理, 建议病人进食含优质蛋白及低钾低磷的食物, 控制液体的摄入, 以每天增长体重的5 %为宜, 如有不适及时和医生联系, 另外, 对有贫血、高血压及糖尿病的透析病人做好用药指导。
血液透析是一种维持生命的长期治疗, 病人对第一次治疗的印象非常重要, 有些病人对透析不了解, 存在恐惧、紧张心理,如果没有对他们及时实施良好的舒适护理, 甚至多次穿刺失败,造成病人心理和生理不适, 有些病人甚至丧失生活勇气, 放弃治疗。舒适护理 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 其目的是使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在生理、心理上都达到最愉快的状态, 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将舒适护理运用于首次透析的病人, 消除了他们对透析治疗的精神负担, 满足在透析过程中的心理及生理需求, 使他们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治疗, 并提高其在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通过对首次透析的病人实施舒适护理使他们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改变了病人对生活的态度, 对生命有了重新认识, 他们对以后的治疗充满信心。舒适护理是整体化护理内涵的延伸, 是护理追求完美的结果, 要求护士不断加强学习, 提高素质, 以满足病人舒适需求的相关知识, 并苦练基本功, 掌握精湛的穿刺技术, 在工作中不断加强舒适护理研究, 如无痛穿刺技术及表面麻醉贴膜的研制,将穿刺的痛苦降到最低点。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 病人对舒适的阈值在不断提高, 这就要求护士在工作中要注重舒适的研究及舒适效果的评价, 以满足病人舒适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