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大量不合理使用,病原菌的耐药现象日趋严重,多重耐药菌已渐渐成为了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多重耐药菌的感染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病情,给患者带来了更大的痛苦,也给临床医疗护理增加了难度。
多重耐药菌株是指微生物实验室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细菌培养鉴定的阳性结果,药敏试验对三种或三种以上类别抗菌药物同时耐药的菌株。常见的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ICU作为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部门,其患者大多由于病情危重、住院时间长、免疫力低下,需要进行的侵入性操作多等因素导致其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耐药菌株不断增加,使得病原菌感染的菌谱构成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呈现高度多重耐药的趋势。
细菌耐药形势严峻,多耐感染呈现复杂性、难治性、预后差等特点,多耐感染一旦在ICU出现,很难预测其后面的严重程度,那么,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呢?
首先,应从医护人员的思想及意识上加强重视。
加强教育培训,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多耐感染的相关知识,如危险因素、流行病学以及预防和控制措施等,提高医务人员对多耐感染的认识以及防控意识。
其次,应严格遵循消毒隔离制度
1)隔离 接触传播是多重耐药菌扩散的主要原因,因此严格隔离是控制多重耐药菌爆发的关键措施。对所有患者实施标准预防措施,对携带或感染多耐的患者应实行严密隔离,有条件地应将患者置于单间或将同类多耐患者安置在同一病房,在床头卡上设置隔离标识,在病历夹、患者床尾及一览表上贴上显著标识并填写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预防控制措施落实自查表;若暂时无条件则应实行床旁接触隔离,其住院期间医疗用具如呼吸机、吸痰器、输氧管道及体温计监护仪等应专人使用。医护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应穿隔离衣、戴口罩及手套。
图为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预防控制措施落实自查表
2)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有研究表明,医护人员的手是导致多重耐药菌在患者-医护人员-患者之间流行传播的重要因素。手部带菌率高达68.9%,因此,做好手卫生是控制多耐感染极为重要的一项措施,提高手卫生意识,定期进行培训和监督,接触多耐患者前后必须彻底洗手。
3)消毒 室内保持空气新鲜,定时打开空气消毒机,通风换气,每天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床单位,其被血液、体液污染的敷料和患者产生的生活垃圾均应按照医疗废物进行转运和销毁处理,病人转出或出院时所用的医疗用具及床单位等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4)严格无菌操作 作为医护人员,在进行各项侵入性操作时均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同时也应加强基础护理及各种管道的护理,严格执行对四大导管相关感染的操作规程。
5)消除定植 在各项操作过程中,因医护人员与患者接触密切,所以医护人员当中也可能有或潜在有多重耐药菌传播者,因此,消除定植也是控制多耐的综合措施之一
合理安排护理计划也很重要。进行操作时,按照先其它患者再疑似定植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患者的顺序来进行。同时,依据多因素分析,对高危险因素的患者建立预警机制,每周对其进行病原学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感染者。
严格执行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的基本原则也至关重要,应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及药敏实验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致病菌,禁止滥用抗生素。
最后但也同样重要的是要完善监测机制:对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应进行严密监测,及时采集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查,及时发现和诊断多耐感染的菌种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感染控制措施。
多耐感染的防治是一场持久战,因此,联合使用加强ICU科室检测,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方法,早期确定高危人群,合理使抗生素等集束化干预策略减少多耐感染的管理手段势在必行。作为医护人员的我们应该有高度的责任心,认真遵守医院感染管理规定和操作规范,事无巨细,做好每一项操作,积极有效地做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工作。
参考资料:
[1] 刘春来,白力,练丽珠,等.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的调查[J].中国热带医学,2008,8(5):853.
[2]卢月梅,张阮章,何林,等.近4年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基因分布及耐药性变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15):1090-1093.
[3]邵良朵,邵杰,等.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常见革兰阴性杆菌产AmpC酶及耐药性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19),1-3.
[4]张静涛,高媛,王立新等.重症烧伤层流病房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管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4):315-316.
[5]徐丽英,朱美珍,刘彩霞.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暴发和控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7(5):325-326.
[6]林榛,朱小东,葛莲英,等.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7):1943-14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