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鼻饲的目的是什么
对不能从口进食的患者,从胃管内灌注流质食物、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水分和药物。
(参考北京市护理技术规范P51)
●鼻饲技术操作的注意事项
1.插管过程中患者出现呛咳、呼吸困难、紫绀等,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重插。
2.昏迷患者插管时,应将患者头向后仰,当胃管插入会厌部时约15厘米,左手托起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加大咽部通道的弧度,使管端沿后璧滑行,插至所需长度。
3.每天检查胃管插入深度,鼻饲前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并检查患者有无胃潴留,胃内容物超过150毫升时,应当通知医生减量或者暂停鼻饲。
4.鼻饲给药时应先研碎,溶解后注入,鼻饲前后均应用20毫升水冲洗导管,防止管道堵塞。
5.鼻饲混合流食,应当间接加温,以免蛋白凝固。
6.对长期鼻饲的患者,应当定期更换胃管:普通管一周更换一次,硅胶管每月更换一次,每天进行口腔护理bid。
7.更换胃管时应于当晚最后一次注食后拔出,翌日晨从另一侧鼻孔插入胃管,
8.注入鼻饲液的速度不宜国快或过缓,以免引起病人不适,所有鼻饲液建议现配现用,防止放置时间过长而变质。
十、保留导尿的护理
护理要点应根据留置尿管的不同作用有所侧重。
尿潴留留置尿管:重点是保持尿管固定,预防逆行感染;如合并有肾功能不全,应注意记录尿量;
尽量保持密闭状态,一般不需要膀胱冲洗;拔除尿管前可定期夹闭,锻炼膀胱功能。
1、患者卧床时,用别针将尿袋固定于床旁;活动时,将尿袋固定患者外裤,并保持尿袋低于膀胱,防止尿液反流。
2、尿管留置期间,定时夹闭尿管,维持膀胱正常收缩功能(泌尿系手术患者除外)。
3、向患者宣教留置尿管的必要性,以取得患者的配合。尿管留置期间,患者可多饮水,预防泌尿系感染。
4、尿道口的护理:每晚予0.1﹪新洁尔灭擦拭尿道口,预防感染。
十一、TURP术后留置尿管的护理内容有什么
1、妥善固定尿管(尿管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一般牵引8-10小时);
2、保持通畅非常重要;
3、观察尿管冲洗液的颜色;
4、必要时通过尿管行膀胱注洗;
5、一般术后7~10天拔除尿管。
十二、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目的是什么
1、将胸腔内积液与积气引流至体外,恢复胸腔内负压,恢复正常呼吸运动。
2、防止积液造成胸腔感染。
3、重建胸膜腔正常的负压,促进肺复张。
4、平衡压力,预防纵隔移位。
十三、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内容有哪些
1、置管位置:气胸:锁骨中线2—3肋间
积液:腋中线、后线6—7肋间
2、引流管长短适宜,水封瓶长玻璃管应侵入水面下3-4cm,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官腔被血块堵塞。
3、鼓励患者作深呼吸或咳嗽,利于胸腔内气体和液体迅速排除,观察长玻璃管水柱波动情况,水柱波动应高于液面8-10厘米,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100cm,任何情况下不得高于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入胸腔造成感染。
4、保持水封瓶及引流管的无菌与密闭状态,每周更换水封瓶及引流管,每日更换水封瓶内无菌盐水,更换时双止血钳夹闭引流管,避免空气进入胸腔,水封瓶内放无菌盐水500毫升,瓶口瓶塞安装适当,皮管连接处拧紧,防止漏气、脱开。
5、鼓励患者下地活动,活动时水封瓶不得倾斜,避免长管露出水面,水封瓶应低于胸腔,搬动病人时不可高举瓶,防液体倒流入胸腔。
6、注意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并做好记录,血胸及胸腔术后,如出血量>100毫升/小时,持续2小时,提示活动性出血可能。
7、皮肤护理,注意观察引流管周围皮肤,若出现皮肤发红时及时处理。
8、留置管路期间,如果引流管脱出,立即将管口皮肤捏住,防止空气进入胸腔。
9、拔管:术后4-5天引流液明显减少,肺膨胀良好,可考虑拔管。拔管24小时内,应注意观察患者的拔管局部有无渗液、出血、漏气、皮下气肿等,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10、胸膜腔大量积气、积液者,开放引流时应缓慢。引流液体首次勿超过1000ml,防止发生纵隔的快速摆动移位或复张性肺水肿的发生。待病情稳定后,再逐步开放止血钳。
十四、中心静脉置管有几种
中心静脉置管包含:颈内静脉置管、颈外静脉置管、锁骨下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 PICC
十五、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内容是什么
1、心理护理:置管前对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置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患者及其家属消除思想顾虑、避免出现紧张、恐惧必理,增强心理上的安全感,接受穿刺与配合护理。置管后讲解注意事项,避免使用不当造成管路滑脱。
2 、妥善固定管路,防止滑脱,加强巡视,做好床边交接班。在进行各种治疗护理或患者自行活动时,应密切观察管路移位、脱出、扭曲、打结。将导管留在皮肤外的刻度列入交接班内容,便于及时确认导管有无移位
3、严格无菌操作,穿刺点敷料应每周更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