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手机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注册
首页
文库
e课
题库
社区
BBS
会议预告
帮助中心
招聘培训(测试)
积分奖品
继教学分
发帖
专科护士招生
招聘
举名教育网
好医生网
事项说明
收藏
任务
好友
淘帖
动态
日志
相册
分享
记录
广播
群组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临床
›
基础护理
0
0
返回列表
静脉输液,护士竟然倒着扎!逆行穿刺是否可行?
[ 复制链接 ]
发表于:2018-10-10 15:05:00
3894 来自: Reserved
一名从心内科转入的心衰合并慢性肾衰的患者,有天突然向护士长投诉:静脉输液时,责任护士逆行穿刺,导致其出现心悸、胸闷症状。
案 例
原来,因为该患者手背静脉条件差,在接近掌指关节部位,有一条静脉较明显,但不易固定,小吕护士就进行了逆行穿刺。
当时患者也未提出异议,但液体输完后,患者自觉心悸、胸闷,就认为是逆行穿刺造成的。
该患者说自己有心功能衰竭病史,心内科的护士曾告诉过她,不能逆行穿刺,容易引起心衰,而且还说了不能用下肢静脉进行穿刺!
解 析
一什么是逆向穿刺?逆向静脉穿刺技术与常规向心方向穿刺技术操作方法大体相同,只是输液针穿刺方向刚好相反。
逆向静脉穿刺操作时面向患者手指的远端站立,嘱患者将被穿刺手半握拳,呈握杯状。
常规消毒皮肤,操作者左手握住患者手腕,大拇指用力将患者手背皮肤向近心端方向牵拉,使皮肤绷紧,静脉充盈良好,右手持针柄,在血管上方或血管旁进针,进针角度以35~40°为宜。
二静脉逆向穿刺输液法的优点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手背静脉是最常用的的穿刺部位。
但长期输液的病人,尤其是老年人,由于长期反复穿刺或药物刺激使血管遭到破坏,可用穿刺血管减少,穿刺成功率低。
1、提高穿刺成功率:血液在静脉管腔中呈向心方向流动,按力学原理,针尖斜面如沿静脉作逆向刺入。
此时进针方向与血流方向相反,当针头到达静脉管腔时,受静压作用血液则更容易更快冲人到针头中,便于护士观察判断,从而提高了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采用顺向静脉穿刺时,当被穿刺者握拳后,手背的远端静脉因掌指关节突出高于手背而妨碍了进针角度,影响穿刺成功率;
逆向穿刺时采用半握拳状,远端血管显露于皮肤表面,能够灵活掌握进针角度,易于穿刺。
靠近指掌关节的静脉虽然弯曲、轻细,但是这些静脉表浅、柔软、不易滑动,并且很少进行过静脉穿刺,因而穿刺成功率极高。
2、降低输液渗漏率,易于固定:传统的顺行穿刺方法对于手足背下1/2指(趾),末梢浅静脉的部位和靠近关节等处穿刺时,由于进针部位短,进针后针柄位于指(趾)关节处,不易固定。
采用逆向穿刺法,进针后针柄位于手背,支撑面积大,即使穿刺血管弯曲、短,只要针尖斜面进入血管,就比较稳定,固定很容易,对手指的活动影响不大,患者手可置于舒适位置。
此外,逆向穿刺时取自然位,进针后不需松拳,有效避免了血管轻微回张而出现穿刺渗漏,可保证输液过程顺利完成。
应用逆向静脉穿刺输液法不仅提高了临床工作效率,更为患者减轻了因重复穿刺而产生的疼痛感,且不影响患者输液侧肢体的关节活动,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3、提高血管使用率,穿刺范围广:肿瘤化疗患者由于化疗药物长期刺激血管,可见向心端静脉从穿刺点开始沿静脉走向出现发红、色素沉着、疼痛、血管变硬呈条索状以至血流受阻,易造成穿刺失败。
通过逆向静脉穿刺输液法可选择不常用的血管,如手背下1/3静脉、前臂向心端硬化后下段1/3静脉。
由于其穿刺机会少且弹性不受影响,提高了血管使用率。
在应用逆向静脉穿刺输液法后,能显著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输液畅通率、输液速度达标率。
结合相关文献研究,对长期静脉输液、老年、儿童、消瘦、血管条件差患者应用逆向静脉输液。
并与常规顺向静脉输液交替使用,可有计划地选择和保护大血管,使长期输液受损的血管得以恢复,且遵循“由小到大、由远心端到近心端”的使用原则,使得穿刺范围更加广泛。
4、减少血管损伤,降低静脉炎发生率:由于手背静脉网是上肢浅静脉的一部分,位于皮下,与深静脉之间有着丰富的吻合支。
相关研究证明应用逆向静脉穿刺输液法输注刺激性药物对血管受损小,疼痛较顺向轻,红、肿、热、痛等静脉炎的发生率也有所降低。
三逆向穿刺真的会诱发心衰吗?
1、手背静脉网:从局部解剖学特点来看,浅静脉起于手指,在手背部形成网状结构,皮下与深静脉之间存在丰富的吻合支。
在手背静脉网处做逆向穿刺,可以通过这种网状结构向右心回流。
由于逆向穿刺法通常选择手背远心端下1/2或1/3处的血管进行,液体在静压下输入人体后,可迅速到达静脉吻合支。
经多条吻合支回流,且回流非常快,因而滴速不受影响。因此,改变静脉穿刺方向,不影响输液滴速,不影响给药时问及效果,逆向穿刺输液法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2、静脉回流及血流阻力:单位时间静脉回流量取决于外周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的差值,以及静脉对血流的阻力。
对于同一患者同一部位,在一定的时问里一定的条件(如心收缩力不变,体位相同,无骨骼肌的挤压作用,平静呼吸)下,其外周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的差值变化不大。
而在静脉系统中,由微静脉至右心房的压力降落仅15 mm Hg。(1 mm Hg=0.133 kPa),说明静脉对血流的阻力很小。
由此可以说明,静脉回流量并不会因穿刺方法的不同而受到影响。
3.不良反应:与顺向穿刺输液法比较,逆向穿刺输液法更易于固定,提高一次穿刺输注成功率,临床应用无不良反应。
并且根据手足背静脉解剖学特点,逆向静脉穿刺输注也不易引起局部肿胀、渗出、疼痛、输液不畅、静脉针头脱出等异常反应,同样安全可靠。
我们再看看手背静脉解剖学特点:
手背静脉由指背静脉彼此吻合形成,并在手背中部相互连接组成手背静脉网。
有深浅两套静脉系统,二者借交通支相互链接。
由于手背静脉由指背静脉的三级静脉弓向上延伸而来,其外径大于1.5mm,普通输液针头外径为0.6-0.7mm。
逆行穿刺时,不会造成输液不畅;
输液压差为80cmH2O。
借助压力差,逆行穿刺液体可顺利回流。
也就是说,从解剖学和临床实践中,没有逆行穿刺的禁忌!
四需注意以下风险:1、成人不宜选择下肢静脉输液
由于重力作用以及下肢处于远心端的影响,下肢的静脉循环不如上肢,下肢输液药物能通过心脏泵血达到全身各处起效的时间慢于上肢输液。
由于老年人体质弱、大手术后等需长时间卧床的患者。
下肢静脉的血液循环差,加之手术会造成失水、失血,血液变稠、血流缓慢,因而容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
如果输液针扎在下肢,病人下肢的活动会受到限制。
这样就会造成其下肢静脉的血液循环更差,更容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
如果静脉中的血栓脱落,栓子一旦栓塞在肺、脑、肾等部位,还会引起严重后果。
[/url]
[url=#]
[/url]
[url=#]
[/url]
[url=#]
上一篇:
病情观察有多重要?4个案例告诉你
下一篇:
这是一份完整的护理记录单…
[h2]最新评论[/h2]
评论
[h1]
图
文热点[/h1]
[h2]
单独值班时,被要求必须陪病人去做检查怎么
[/h2]
单独值中、夜班时,医生非要护士陪同病人去做检查,遇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看看下面的...
[h2]
抢救车14种药品速记!
[/h2]
新人大多反应抢救药物难记,特编写速记口诀:一肾二异三阿托四洛五可六利多七多八阿九...
[h2]
护士这“六不做”,你要清楚
[/h2]
护士是医疗系统的支柱。人们用“医生的嘴,护士的腿”生动形象的勾勒出了他们辛苦繁琐...
[h2]
牢记:这些药物首剂一定要减量!
[/h2]
来源:药评中心 作者:张海威 陈楚雄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药学部一、柳氮磺吡啶...
[h2]
炉甘石洗剂的8种联合用药方案
[/h2]
来源:院前急救联盟导语炉甘石洗剂主要用于皮肤病的治疗,单用效果良好,联合用药更能...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Copyright © 2011-2015 https://www.zhih.cn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4
湘ICP备13001824号
返回顶部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发表回复
zhangwei
管理员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作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