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皮下注射减少出血有妙招!

发表于:2016-3-1 09:20:00 5684 来自: Reserved
皮下注射减少出血有妙招!                                                                            2016-03-01 09:20                                          来源于:网络                                                                                                      低分子肝素因其抗血栓作用强,常用于心肌梗死患者的抗凝治疗,比如“克赛”“华法林”“速碧林”“立迈青”等等就是临床上常见的低分子肝素,但其使用也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如皮下出血、疼痛等,皮下出血不仅影响后续注射部位的选择,还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心理负担。  那么,怎样才能减少患者的皮下出血面积呢?

  

    研究指出,在低分子肝素注射过程中,皮下出血与推注时间及按压时间等因素有关。甘肃省人民医院张菊霞等人对此做了详细研究。她通过对3种不同推药时间注射低分子肝素进行观察,找寻低分子肝素注射的最佳推注时间。
  她选取了心肌梗死患者86例,这些患者都在接受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其中男57例,女29例(入选及排除标准不再赘述)。采用自身对照法,让每例患者分别接受3种不同推注时间的皮下注射。这三种方法如下:你觉得哪种方法好呢


方法A 推注时间10s方法B 推注时间30s方法C 推注时间10s,停留10s之后拔针


  皮下注射由经过培训的同一名护士完成,所有患者选用同样的制剂、同样的注射部位(三次分别为脐左侧、脐右侧、脐下方)、同样的注射手法,注射结束后,均取无菌棉签按压5min。  每一部位注射后,由第3位不知情的临床护士在注射后48h后对注射部位进行观察并记录结果。(干预和评价方法的其他细节不再赘述)  张菊霞等人经过细致的统计学分析,得出了如下结果:  (1)方法A所致出血面积明显大于方法B、C;  (2)方法B和C所致出血面积差不多。  也就是说:采用“推注时间为30s”或“推注10s,停留10s”的方法可明显降低注射后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及出血面积。
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知道,皮下注射所致的局部出血与其注射后局部药物浓度高有很大关系,注射过程中延长推注时间能减慢药物进入皮下的速度,有利于肝素的吸收。  而注射完毕后延迟数秒拔针,可使针尖药液全部滴入皮下,避免针尖残留药液在拔针时滴入皮下,由于针头阻塞了刺破的血管,防止药物渗入针刺处及血液渗出,从而减少了皮下出血的发生。  张菊霞等人的研究认为,方法B需要推注30秒,这会加剧患者的紧张、恐惧感,所以推注时间较短的方法C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同时更加便于临床护理人员的操作。  因此,临床工作中,更倾向于选择方法C,即:
  推注时间10s,停留10s之后拔针。


原文来源|《中华护理杂志》2014年第二期原文标题|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时不同推注时间对皮下出血的影响
作者|张菊霞 马玉霞 温玉洁 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


除了腹部,你还可以打哪里?  低分子肝素使用时最常用的是腹部皮下注射,那么当腹部不方便操作时,比如怀孕后期的女性,腹部有伤口的患者,这种情况下怎么办?  其实皮除了腹部以外,上臂、大腿前侧及外侧、臀部可以皮下注射,一般腹部为首选注射部位,其次为上臂三角肌下缘。






                                                                                                                                                                                              
                                                                                           
    收藏
    送赞
    分享

    发表回复

    • 联系我们
    • 邮箱:zhih512@qq.com
    • 电话:0731-85054048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 9:00 - 17:00 )
    • 微信公众平台

    • 扫描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