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经典小药片
案例一
前几天去心内科查房,护士小A下夜班,交班完毕后进行危重患者的床头交接班,当时我看到心电监护仪上的报警开关都处于关闭状态,出病房后我问小A为什么把报警开关都关闭呢?小A的回到是:"这是中心监护,为了保证患者的休息把警报开关关闭了,但护理站的总机的报警开关是开着的,为了验证小A的说法,我特意留意了护理站总机的报警开关。如图。"为何护士会关闭报警开关呢?还是压根就没打开?
案例来源二
前一段时间,省护理学会对全省三级医院重症病房进行专项检查,当检查某三级医院时,发现监护室内两名患者的的心电监护仪的报警开关都是关闭状态,于是,检查人员问护士为何没开报警开关?护理人员依然说怕影响患者休息。让这名年轻的护士现场为该患者设置血压及心率的报警上下限,(该患者的基础血压140/90毫米汞柱左右,心率55次/分左右)这名护士把收缩压的上限调为180毫米汞柱,下限调为90毫米汞柱。舒张压的上限调为100毫米汞柱,下限调为60毫米汞柱;心率的上下限各为100次/分和50次/分。问及调整报警上下限的依据是什么时,该护士吞吞吐吐说不清楚。还有一名患者的舒张压报警下限设置为20毫米汞柱,真不懂这样的设置到底有何用途。
综上所诉,心电监护使用过程中,报警设置不合格主要有报警关闭、报警未设置、报警设置不合理。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对心电监护报警设置的重视度不够
病房内护士认为,一级护理的患者都有家属陪同,一旦有病情变化,家属会随时呼叫的,并且护士离开病房后,即使报警音调到最大护士也听不到,晚上还会影响患者及家属的休息。监护室护士认为自己24小时守候在患者身边,没必要打开报警的,并且监护室内本来各种机器的报警声就多。
2、护士对监护仪报警设置的知识欠缺
对于一些危重、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主管医生会通知责任护士生命体征上下限的观察范围,有的甚至医生自己直接调好了。护士主要负责实时观察和记录,忽略了调整报警的意义。
3、心电监护仪误报警
仪器的灵敏度越高、功能越多误报警的频率就会越多,患者躁动等也可引起误报警。误报警会引起患者及家属的恐慌进而导致频繁呼叫护士,这也是护士关闭报警的原因。
心电监护报警范围阈值如何确定
心电监护设置报警范围阈值的依据主要是根据医嘱要求、患者的病情及个体的基础生命体征。
王春英、徐军等主编的《实用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与图解》要求心电监护设置报警范围:心率在自身心率的基础上±30%;血压一般患者在自身基础上±20%,休克患者±10%;血氧饱和度根据慢阻肺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及一般肺部感染患者的病情设置,一般正常值为95%-100%。
顾月群、杨敏、殷雅琴的研究认为生命体征在正常范围以内患者设置正常范围即可,生命体征异常的患者,如血压高、心率快于正常者,报警上限设置自身血压或心率增加5%-10%,下限减去20%-30%,血压低、心率慢于正常者,报警上限设置自身血压或心率增加20%-30%,下限减去5%-10%,血氧饱和度的设置,呼吸衰竭患者设置90%,其他患者一般设置95%以上。
监护仪的报警级别
1、一级报警(红色):如病情变化,须立即处理。
2、二级报警(黄色):相对可暂缓处理。
3、技术报警:检查各参数设置是否合理。
监护仪常见的报警原因
血压袖带松解、漏气、管道打折,氧饱和度探头脱落、接触不良,指端血运不良,心电导联电极片与皮肤接触不良、电极片脱落等。
心电监护仪报警设置的原则
1、 患者的安全。
2、 尽量减少噪音干扰。
3、 不允许关闭报警功能,除非在抢救时可以暂时关闭。
4、 报警范围的设置不是正常范围,而应该是患者的安全范围。
5、 监护室内报警音量的设置必须保证护士在工作范围之内能够听到。报警范围应根据情况随时调整,至少每班要检查一次,确保设置合理。
由此可见,心电监护仪的报警阈值必须要根据医嘱要求,患者的病情及个体的基础生命体征来设置,不可随意设置、更不可关闭。
参考文献
1、 王春英、徐军。《实用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与图解》。浙江大学出版社。
2、 顾月群、杨敏、殷雅琴。《心电监护仪报警设置的调查与对策》。护理与康复2014年4月第13卷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