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注册护士超400万 短缺矛盾仍突出

发表于:2019-5-16 04:53:18 5636 来自: 中国

让护理服务有温度有力度
20190514061314555269711.jpg

  “发展护理服务,人人享有健康”――这是今年我国护士节的主题。尽管护理服务的形态和模式在变化,但护士救死扶伤的“天使”职责一如既往。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民众对护理服务的需求愈发迫切,护理队伍的压力与风险也与日俱增。
  面对总量不足的难题,我国的护理工作以改革为契机,正在孕育创新模式、服务健康中国。
20190514061314587460520.jpg
  5月12日,在河北遵化市人民医院病房,交接班的护士走访患者。


 
 护士素质显著提高
  “截至2018年底,我国注册护士总数超过400万,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近50%,每千人口护士数达到3人。”在日前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说,近年来,我国护理工作快速发展,护士队伍发展壮大,素质和专业能力显著提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达到近70%。
  焦雅辉说,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患者看病就医的获得感明显增强,满意度显著提高。与此同时,护理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有条件的地区及医疗机构主动适应疾病谱变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护理服务逐渐延伸至社区和家庭,为群众提供健康指导、老年护理、慢病管理、康复指导、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服务,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服务需求,护理事业和护理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护理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服务更加多元化。随着大数据、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等与护理领域的融合,智慧护理、“互联网+护理服务”等新型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护理服务供给增加,护理服务更加专业、便捷、多元化,精准对接群众多样化、差异化健康需求。

timg-56.png

 老龄化加剧供不应求
  从2017年的380万人,到2018年超过400万人,我国护士队伍数量增长较快,但护士总量短缺仍是现实难题。
  焦雅辉坦言,目前我国护士的人力资源指标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除了总量不足,优质护理资源也面临短缺,优质资源目前主要集中在二级以上医院,基层则相对缺乏。
  针对这一现状,国家层面出台了相关政策。去年7月,国家卫健委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护理服务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中国注册护士总数超过445万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超过3.14人,医护比不低于1∶1.25,基层医疗机构护士总量超过100万人。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护士紧缺的矛盾愈发凸显。
  根据国家卫健委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2.49亿人,占比17.9%。其中,患有慢病的老人约1.5亿人,失能、半失能老人约4400万人。面对迫切的长期护理需求,现有的400万护士显然远远不够。焦雅辉介绍,现在我国正在制定医疗护理员培训大纲和服务规范要求,借此培训医疗护理员,逐步解决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的日常医疗护理需求。“同时,我们即将出台针对失能、半失能医疗护理需求评估的标准,更加精准地解决‘照顾谁’的问题。”
  焦雅辉透露,国家医保局正在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试点,相关的调研、跟进和评估工作也在进行当中。

护士职业发展需保障
  随着公众健康服务需求的增长,社会对护士护理工作的要求也在提高。与此同时,增强护士的岗位吸引力,鼓励更多人才投身护理行业,同样刻不容缓。
  “如何增加护士的职业荣誉感、职业认同度,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这一职业,是护理遇到的难点之一。”焦雅辉说,在各地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当中,护理价格基本上都在第一轮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范围内,护理价格基本上都得到了调整。
  近年来,我国护士在职业发展、激励机制、就业环境和社会地位等方面得到了更好的保障。《关于促进护理服务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充分调动广大护士积极性,逐步完善激励机制,在绩效分配、职称晋升、教育培训等方面,向基层护士倾斜,调动基层护士群体积极性。
  与此同时,各地也在创新模式,为护士的专业发展提供平台。
  近日,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对首批认定的20个护理工作室统一授牌。所谓护理工作室,是由护理团队或护理专家和相应学科人员组成的以护士为主导的团队,为患者提供科学化、系统化、专业化的护理服务,同时,在护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专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的组织。
  据悉,此次授牌的护理工作室,内容涵盖慢病管理、创面治疗、造口护理、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及维护、康复训练等多个领域。宣武医院常红认知训练护理工作室领头人常红介绍,护理工作室以护士为主导,医师、技师共同参与组成多学科团队,为患者实施全方位、全周期的专病照护模式。工作室还将加强护理专科人才培养,拓展工作室内容,通过远程平台等形式辐射需求人群。

  “互联网+”催生新模式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与融合,传统的护理服务近年来孕育出“网约护士”等诸多新模式。
  从今年2月开始,“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开始。医疗机构可利用在本机构注册的护士,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以“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模式为主,为出院患者或罹患疾病且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护理服务。
  同时,“互联网+护理服务”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平台,提高护理服务资源的利用率。焦雅辉举例说,一些可穿戴医疗设备可以对居家老年人和慢病患者进行血压和血糖监测,并与社区的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建立网络联系,家庭医生可以提供远程的健康指导。
  焦雅辉说,试点工作利用互联网的方式精准对接供给和需求两端,盘活现有存量。将来长远的目标是要做大增量,一方面是增加护士的培养,一方面是医疗护理员的培养。最终通过服务模式的创新,解决护理服务需求的问题。
  她同时表示,“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发展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安全问题,要重视护士人身安全和医疗安全,不要因为一些安全问题而影响新型业态的推进;二是配套政策,如收费问题、报销问题,特别是很多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家庭对此有刚性需求。(本报记者 刘  峣)
        
来源:新华社
        



收藏
送赞
分享

发表回复

  • 联系我们
  • 邮箱:zhih512@qq.com
  • 电话:0731-85054048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 9:00 - 17:00 )
  • 微信公众平台

  • 扫描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