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俗称自闭症
目前,世界范围内自闭症的患病率仍在不断上升。在我国,自闭症是导致儿童精神残疾的最主要病种。但对于自闭症,大众仍有很多误解,本文为您一一解析。
1.自闭症只是一种暂时的心理状态。错!
开玩笑说的“自闭”和“自闭症”是两码事!√√√
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疾病,不是暂时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社会交流障碍、局限的兴趣或重复刻板的行为模式,症状持续影响患者不同的人生阶段,严重损害患者的学习、工作、生活等社会功能。
2.宝宝有自闭症倾向,长大就好了,不用治疗。错!
自闭症不会自愈,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越晚效果越差。√√√
自闭症起病于发育早期,有的孩子表现为说话晚,如两岁仍无有意义的语言,有的孩子表现出社交缺陷,如与人眼神交流少,对于大人的引逗不感兴趣、缺乏反应,不听指令,长大一些后不会与同龄儿童交往,不会分享自己的玩具及食品,不会向小伙伴表示友好(例如:通过打人或咬人表示友好)。
有的家庭觉得“贵人语迟”,或把孩子的社交问题当做是性格内向,从而延误了诊治。
然而,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讲,年龄越小,神经发育的可塑性越强。因此,早期识别和干预是疗效的关键。
所以,家长一定要关注孩子的语言和社交表现,发现相关症状时尽快至正规医院就诊。
3.自闭症有特效药。错!
自闭症没有特效药。√√√
自闭症的病因和病理机制尚未研究清楚,目前没有任何特效药物可以治疗它的核心症状,家长们切勿因求治心切而盲目听信虚夸广告,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目前循证的教育训练是唯一的有效方法,需要针对孩子的个体情况进行长期的系统干预。
除了专业机构对孩子进行康复训练外,家长也要接受相关的知识培训,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训练。
4.自闭症的诊断对孩子会造成伤害,所以不要去诊断。错!
切莫因为对疾病的片面认识而回避诊断评估,耽误孩子的早期干预时机。√√√
诊断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孩子“贴标签”,而是为了更客观地评估孩子在自闭症症状影响下的成长困境,从而制定个体化康复计划。
科学的诊断评估才能制定科学的干预方案,诊断是为了更好地治疗和帮助。
5.从小好好的,长大后也会得自闭症。错!
自闭症不是长大后才得的疾病。但确实有很多自闭症孩子是长大后才来就诊。√√√
约三分之一的自闭症孩子智力是正常的。这些孩子从小学习成绩正常甚至优异,有些孩子对科学、数字的过度痴迷反而会让家长觉得“骄傲”,尽管独来独往,但学业的良好表现让家长忽略了孩子的社交问题,到了青春期后,有些孩子经常被同学评价“固执、幼稚、没眼色、情商低”等,他们的同伴关系越来越差,很多孩子会因此出现情绪问题来就诊。
还有个别人是到成人阶段后自己发现自身的社交困难、社会适应困难来就诊,回顾他们的幼年生长发育,发现其幼年期就有相关症状,这些孩子多诊断为高功能自闭症或阿斯伯格综合征。
6.自闭症都是天才。错!
自闭症无法适应正常的学习、生活、工作,更没有机会施展自己才能。√√√部分媒体报道一些阿斯伯格综合征或高功能自闭症孩子可能存在某些天赋,如超强的空间记忆力、算术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但这是极少数个体,而现实情况是,他们很多时候会因为社交困难和重复刻板行为无法适应正常的学习、生活、工作,更没有机会施展自己才能。
7.孩子患上自闭症,这辈子都无法正常生活了。错!
自闭症孩子并不是需要症状消失后才能过上正常的生活。√√√
社交困难、重复刻板等症状会持续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影响个体,但是早期干预加上长期个体化的康复训练会让孩子发展出适应学习、生活、工作的能力。
一半左右的孩子会获得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当然,每个孩子的症状严重程度不同,社会功能状态不同,但拥有良好预后的关键一定是尽早干预和长期个体化干预。
很多时候,除了症状本身,很多孩子的痛苦源于大众因为不理解自闭症而产生的偏见甚至排斥。如果家庭、学校、社会对自闭症有更多的认识和接纳,就能给孩子们的康复创造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