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花未眠 于 2016-6-26 19:31 编辑
跌倒是我国伤害死亡的第四位原因,而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则为首位。每年大约30% 65岁以上老年人发生过跌倒。老年人一旦跌倒会造成很多不良后果,如骨折,尤其是髋关节骨折最常见,其次是皮肤擦伤、软组织损伤、脑震荡、脑挫裂伤、撞伤或开放伤、关节损伤等,甚至会引起脑出血等更加严重的后果,最终可导致老年人死亡,而更多的则是导致了跌倒的老年人产生了各种身体残疾! 中国现有老龄人口已超过 1.6 亿,且每年以近 800 万的速度增加,最新数据显示,21世纪头 10 年的年均人口增长率为 0.57%,低于上世纪最后 10 年一直保持的1.07%的年增长率,因此中国人口正在进入老龄化,有关专家预测,到 2050 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老年人疾病多,病情往往比较严重,需要消耗更多的医疗资源,老年人医疗费用负担随年龄增加而迅速加重。一提老年人所想到的多是 COPD、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在这些慢性消耗性疾病的长期作用及机体逐渐衰老使得神经运动系统调节协调能力减低,而更易出现跌倒,出现创伤性疾病,骨折是最常见也是最为严重的。
各种原因易跌倒:
在30-40岁的骨质储备高峰之后开始出现骨质丢失,在这些中老年中相当一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骨骼的脆性增加经不起暴力作用,就是这最常见的跌倒便是老年群体中最常见的骨折病因。随着机体衰老视力、视觉分辨率、视觉的空间/深度感及视敏度下降触觉下降;前庭功能和本体感觉退行性减退,导致老年人平衡能力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退变往往影响智力、肌力、肌张力、感觉、反应能力、反应时间、平衡能力、步态及协同运动能力;骨骼肌肉系统功能退化会影响活动能力、步态的敏捷性、力量和耐受性,出现举步时抬脚不高、行走缓慢、不稳,导致跌倒危险性增加。由于骨质疏松、脆性增加,哪怕是者最常见的跌倒都会出现骨折:腰椎骨折、股骨颈骨折、转子间骨折、Colles骨折。
并不是每次跌倒都有站起来的可能!
一般情况下骨折的预后是非常好的,尤其目前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明显缩短制动时间,使患者尽快下床活动大大减少骨折后一系列并发症。对于年龄较高、机体各项功能减退衰竭的老年人来说,出现创伤应激后各项生理功能进一步减弱,机体修复能力降低,骨折愈合时间延长,卧床时间增加继而出现各种并发症的几率增加:血栓形成、压疮、坠积性肺炎、泌尿道感染使心肺功能恶化,且大多具有原发基础病:糖尿病、冠心病、呼吸系统疾病,这些新老疾病相互促进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各器官功能衰竭。正如2006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因跌倒而导致的死亡率男性为49.56/10万,女性为52.80/10万。
跌倒最常导致的骨折为股骨颈、股骨转子间骨折,最常见于老年女性这与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比较严重、体重相对较重、运动协调性较差等因素相关。由于骨折部位在股骨近端,使躯体的主要承重骨受损,必须卧床制动休息增加并发症发生几率;其次骨折部位是股骨头大多血供通路,骨折后股骨头的血供急剧减少,尤其是头下型骨折股骨头坏死的几率更高,需要股骨头置换损伤大费用高。很多条件不是很好的患者选择保守治疗,卧床需要3个月后才可以扶拐下床,即便是健康人在床上躺三个月各种运动功能也萎缩殆尽,像这些老年人三个月足以患上各种并发症,病情较急的静脉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病情迁延的坠积性肺炎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加重、继发感染、呼吸循环负荷加重最终呼吸循环衰竭在骨折愈合之前终结。
腰椎压缩性骨折也是骨质疏松常见并发症,可以无任何诱因条件下出现,较常见的是有蹲坐于坚硬地面的创伤史,轻则出现脊柱弯曲改变、剧痛只能卧床,重则椎体脱位压迫脊髓神经,出现相应的功能缺失,同样也是需要紧急手术的,通过手术恢复脊柱的稳定性,解除神经压迫症状,使患者早日下床活动,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样手术对患者的基本健康情况还是有要求的,存在的原发疾病越多手术的风险越大预后相对越差。
预防就需特别关注!
无论是何种骨折,其治疗对机体的再次损伤都不可避免,术后恢复都需要较长时间,并发症的预防才是康复的关键。然而这一切都是由于那不小心的一步没跨好失足跌倒,这对本来就存在各种慢性病的老年人来说或者就是致命一跤。这就要求老人自己及家属能够发现存在的自身问题及活动环境可能存在的潜在威胁,医务人员及早发现老年健康隐患并给与指导,尽可能的规避这种问题小后果严重的事情发生。
参考文献 [1] 李宁华,区品中,朱汉民等 中国中老年人群骨折患病率调查 中田临床康复 j.r 7 巷磐 8 卿 2003-04.25 出版 [2] Blonk MC1, Erdtsieck RJ, Wernekinck MG, Schoon EJ.The fracture and osteoporosis clinic: 1-year results and 3-month compliance Bone. 2007 Jun;40(6):1643-9. Epub 2007 Mar 1 (声明:文章转载自医学界急诊与重症频道微信公众号 ,转载仅供交流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