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63岁。入院诊断:右肺小细胞肺癌广泛期,高血压病,肝胆管囊腺癌术后,直肠癌术后。
因治疗需要,于2016-08-22在左上臂留置PICC导管,体内导管为41cm,体外导管为5cm。
2017-01-09,责任护士在维护导管时发现PICC导管滑出4cm,予更换敷贴后继续保留。但患者及家属非常担心,询问护士导管滑出以后是否可以正常使用?
1、找到PICC维护登记本,确认留置在体内导管的长度为41cm,导管外露长度为5cm。
2、用记号笔在透明贴外标记刻度(注意:不要用水笔或圆珠笔),明确滑出的导管长度为4cm。
3、从病历系统中拍下留置导管时的胸片,标记出导管位于第7后肋。
4、测量导管滑出4cm后其头端位于第6后肋上缘,做好标记(由主管医生测量确认)。
5、告知导管头端目前还在理想的位置(上腔静脉内),可以放心使用。经解释后患者及家属表示满意。
导致PICC导管滑脱的主要原因有:
1、 敷贴潮湿、松动等导致致导管固定不牢;
2、 操作不熟练,更换敷料时带出导管;
3、 穿刺点在关节部位;
4、 穿刺侧手臂过度活动等。
PICC经上腔静脉途径置管,导管头端的理想位置为上腔静脉下1/3段,胸片显示T5~T7间,靠近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但不能进入右心房。这一位置可以让导管在静脉管腔内自由浮动,并且与静脉管壁保持平行,从而减少血栓与感染的发生。
胸片诊断是PICC导管尖端定位的判断办法之一。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胸片报告只标示导管位于第几肋间或第几胸椎水平,但这不能作为导管位于该水平静脉内的惟一依据,判断导管位于静脉内准确的方法是抽回血或行血管造影。
能否正常使用,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文中的案例,导管滑出4cm后仍在理想的位置,并不影响正常使用。但如果导管滑出太多,可能使PICC导管头端的位置过浅,导管异位到非中心静脉,容易导致静脉或静脉支流的血栓形成。
有研究认为,在汇入上腔静脉之前,血流量并不是最大,并且导管头端位置越高,意味着导管与静脉壁所成角度较大,越容易造成对静脉壁的损伤,多个因素叠加,容易导致静脉血栓的形成。另外,如果导管位置过浅,由于血流速度有限,上腔静脉管壁内皮细胞层会受到腐蚀性或细胞毒性药物的损伤。
1、正确固定导管,可使用固定翼或思乐扣加强导管的固定。
2、使用透明敷料固定导管,导管必须固定在透明敷料内。透明敷料较纱布敷料防护效果更佳,便于观察穿刺点,建议常规使用。
3、无菌透明敷料应至少每7d更换一次,无菌纱布敷料应至少每2d更换一次。若穿刺部位发生渗液、渗血时应及时更换敷料;穿刺部位的敷料发生松动、污染等完整性受损时应立即更换。
4、更换敷料时方法正确,防止将导管带出体内。
5、导管留置期间,应每天对置管部位进行评估,观察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便于及时处理或拔出导管。
6、告知病人和家属,避免做易导致导管脱出的动作,如用力甩手臂、开摩托车等;应避免提重物、拄拐等行为;洗澡要使用淋浴,避免盆浴;更衣时尤其注意PICC导管,不要牵扯到;帮助患者学会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理方法,如导管移位、敷料脱落等。
总之,为避免导管滑脱,要求对护士进行规范操作培训,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充分了解PICC禁忌事项及违规后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
参考文献:
1.钟华荪,李柳英.《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人民军医出版社.
2.赵林芳.注重细节管理 提升静脉治疗安全性. 中国护理管理,2014,14(6):566-569.
3.赵林芳,叶志弘,陈春华.专科护士执行PICC导管尖端位置评估的可行性探讨. 中国护理管理,2012,12(6):73-75.
4.【美】琳恩ž戴安娜ž菲利普斯著.静脉输液治疗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