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

发表于:2016-7-19 13:58:01 5650 来自: 北京

老年糖尿病是老年人内分泌代谢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种,其中老年人糖尿病绝大多数是2型,占90%~95%,与非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相比,老年糖尿病患者心脑并发症多,常有低血糖发生。特别是夜间低血糖不及时发现,持久严重的低血糖不能及时纠正,将会导致患者神经系统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均在夜间发生低血糖,男2例,女4例;年龄65~76岁,病程0.5~12a;初诊糖尿病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3例,急性胃肠炎1例。
1.2临床特点
2例表现为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心慌、烦躁、震颤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3例表现为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语言含糊、四肢无力、精神行为失常等神经功能异常症状,查血糖2.8~3.9mmol/L;1例无症状,于3:00血糖监测中发现。以上患者均发现及时,立即给患者进食糖果、点心,口服50%葡萄糖液等处理后,血糖恢复正常。
2、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
2.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提高识别能力观察患者神志和活动情况,有无脸色苍白、浑身无力、饥饿、发抖出虚汗、视力模糊、头晕嗜睡等,老年人因反应性低,可能体会不到低血糖的发生,特别在夜间可能会出现无警惕性低血糖,直接进入昏迷状态。如果睡前血糖低于6mmol/L,夜间低血糖发生率将高达80%,而且大部分无低血糖症状,因此夜班护士一定要有慎独精神、主动及时巡视病房、重视患者主诉。特别是对年龄大,病程长,合并糖尿病肾病、神经病变及初诊糖尿病血糖控制不稳定者要细心观察,同时还应监测3:00血糖,以便及时发现无症状性低血糖,预防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发生,为抢救患者争取时间。
2.2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合理平衡的饮食,饮食量和用药量要保持平衡,饮食治疗在糖尿病治疗中起很重要的作用,应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制订严格的、科学的饮食方案。在患者药物治疗期间,要注意按时进食,针对根据患者并发症的不同,制订不同种类的饮食;夜间发生低血糖的患者,睡前需加餐;在用降糖药期间忌烟酒。掌握运动的方法和强度,出现低血糖的应急处理等.
2.3健康教育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的认识及监测血糖的重要性。告诉患者低血糖发生的原因、症状和防治措施。护理人员应加强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的认识,告知患者低血糖的发生原因及处理对策。加强对老年患者自我监测和防护的培训,教育患者一定要严格遵医嘱,不得擅自增减药量,身上随时准备糖果,以备低血糖发生时的应急。嘱患者应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明白睡前血糖监测以及增加夜间血糖监测的重要性。
2.4注重心理护理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因病程长、缠绵不愈而背上思想包袱,或病情经常反复而产生悲观情绪。认为长期服药和反复住院治疗,给家里增添了不小的经济负担,觉得愧对家人,所以当出现早期低血糖症状时怕麻烦家人,不愿告诉护士,希望自己能挺过去,忽略了低血糖的危害。针对这种情况,医务人员要多和患者家属沟通,纠正他们不健康的心。护士应主动关心体贴患者,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多与患者交流,帮助患者和家人正确对待疾病,了解低血糖反应的危害,积极预防,配合治疗,保持乐观情绪。
2.5药物治疗的护理护士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降血糖药物的原理、剂量、用法及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告诫患者用药过量可诱发低血糖。应用胰岛素时应注意选择剂型,抽吸剂量要精确,注射时要抽取回血,避免注入皮下血管内。检查患者的进食情况,是否定时、定量,避免低血糖反应的发生。对合并使用其他药物者,要密切监测血糖的变化,嘱患者不要随意增减药物。
2.6重点交接班护士在交接班时,一定要详细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如饮食、运动、降糖药使用情况及患者的心理状态,如患者有食欲不佳,热量摄入不足,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急性胃肠炎都有可能发生低血糖,应重点观察,监测睡前血糖,以防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3、讨论低血糖指血糖<2.5mmol/L,老年人<3.0mmol/L时出现的交感神经兴奋中枢神经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老年糖尿病并发夜间低血糖与老年糖尿病的以下特点有关。
(1)药物作用:在老年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以磺脲类所致低血糖发生最多,因其种类多,服用患者较多,而其降糖作用强而持久,半衰期长,代谢产物有活性,极易发生低血糖。(2)在治疗老年糖尿病其他合并症时,某些药物可能增强磺脲类药物的降糖作用,如有高血压患者可能与长期使用复方降压片以及普萘洛尔等有关。(3)老年人多伴有糖尿病神经病变,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不能很好的降低血糖兴奋。(4)老年人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分泌不足,不能进行有效的血糖调节,另外热量摄入不足,也可引起严重低血糖反应。例如急性胃肠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食欲较差,都可引起热量摄入不足。(5)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胰岛素清除障碍,肝糖原异生功能下降,特别是合并肝肾功能不全时,影响胰岛素和磺脲类药物的代谢和清除,更易发生低血糖。(6)慢性胰岛素过劳综合征,夜间低血糖者多见于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特别是在强化治疗中,不适当地增加了中长效胰岛素注射剂量后回经常发生。(7)葡萄糖利用过多与丧失过多:如肾性糖尿病、剧烈运动或长时间重体力劳动后,均可引起低血糖,但常见于自主神经不稳定者和糖原储备不足者。少数重度腹泻、高热或重症甲状腺功能亢进者也可出现低血糖症状。(8)食物摄入不足:年老体弱、重症慢性疾病、消化道肿瘤所致食欲下降,或吞咽困难、精神病和精神性厌食等,均可发生低血糖症状。(9)老年人各器官功能退化,低血糖症状知觉减少,胰高血糖素和生长激素对低血糖反应减弱,糖异生功能降低,胰岛素清楚能力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夜间患者处于睡眠状态,低血糖表现不典型。患者可能体会不到低血糖的发生。再者夜间值班人员相对减少,生理方面易困倦,容易导致夜间低血糖不易发现。患者在夜间发生低血糖,很容易诱发急性心脑疾病,如果不及时发现,可因抢救处理不及时导致患者死亡。因此护士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重点交接班,了解有可能发生低血糖的诱因,收集患者的最新资料,动态观察病情,重视患者的饮食情况及运动情况的变化,以及其他疾病和药物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以防止低血糖的发生,有研究显示73.3%低血糖发生在夜间。影响夜间低血糖的因素很多,如饮食、运动、降糖药物B细胞残存功能、伴随疾病等。为了尽可能避免夜间低血糖发生,应监测睡前血糖,如睡前血糖低于6.7mmol/L,需调整降糖药物或适当进餐,睡前血糖监测不仅使糖尿病治疗更加个体化,还有利于低血糖的早期发现,对预防低血糖昏迷具有重要意义。
4、小结
随着人口老龄化,糖尿病患者发病率不断增加,老年人对降糖药物特别是磺脲类降糖药物耐受性差,当合并感染、发热、进食不足情况下更易引起低血糖。低血糖反应对老年人危害极大,可加重其内科病症的情况,治疗中严格把握降糖药物的剂量,降糖不宜过快、过低,饮食不宜过分控制;经常监测血糖,及时发现无症状性低血糖,要注意夜间血糖的测定。
总之,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人员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动态观察病情,重视患者的饮食情况及运动情况的变化,及其他疾病和药物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如患者有食欲不佳,热量摄入不足,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急性胃肠炎等都有可能发生低血糖,应重点观察,监测睡前血糖,以防止夜间低血糖的发生。治疗过程中常有低血糖的发生,一旦发生了低血糖反应,应及时处理。



收藏
送赞 1
分享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7)

  • 联系我们
  • 邮箱:zhih512@qq.com
  • 电话:0731-85054048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 9:00 - 17:00 )
  • 微信公众平台

  • 扫描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