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负压治疗和湿性疗法是2种能够促进伤口愈合的新方法。文中观察比较负压伤口治疗(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联合湿性疗法(moist wound therapy,MWT)与单纯使用MWT用于交通挤压伤伤口的效果。方法对人 选的32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PWT + MWT组和MWT组,每组16例,NPWT + MWT组采用负压治疗21 d后使用标准湿性 疗法至愈合,MWT组采用标准湿性疗法至愈合。观察指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14、21 d采用相同方法测量伤口面积、深度、 潜行和肉芽组织覆盖伤口床的百分率,计算面积、深度、体积和最大潜行的缩小率并记录100%肉芽覆盖伤口床时间及愈合时间。 结果2组治愈率均为100%,NPWT + MWT组在负压伤口治疗后21 d的伤口面积、体积、深度和最大潜行缩小率均优于MWT组 (P<0.05);100% 肉芽覆盖伤口床时间 NPWT + MWT 组短于 MWT 组[(25.00 ±5.77)d vs (41.25 ±18.32)d,P=0.000]; NPWT + MWT组愈合时间较MWT组缩短2周左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7. 63 ± 22. 38) d vs (83. 56 ± 55. 31) d,P = 0. 597]。 结论负压伤口治疗治疗适用于软组织挤压伤,结合湿性疗法可有效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有利于伤口缩小和愈合。
[关键词]负压伤口治疗;负压封闭辅助闭合技术;交通挤压伤;伤口愈合
2000年以来道路父通伤害(road traffic injury, RTI)死亡已上升为全球人群伤害的第一死因,是我 国60岁以上老年人因伤害而死亡的前3位死因,预 计至2020年,RTI将成为全球疾病和伤害负担的第3位原因⑴。挤压伤(crush injury , Cl)是RTI的 一种损伤类型,严重者可出现挤压综合征而危及生 命[2_3]。有些患者因挤压局部早期表现不明显而延 误治疗,组织坏死继发感染而形成久治难愈的慢性 伤口,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4]。本研究选择2008年 1月至2013年5月父通挤压伤(traffic crush injury, TCI)慢性伤口,米用负压伤口治疗(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NPWT)结合湿性疗法(moist wound therapy,MWT)以及单纯采用MWT的方法,对比2 种方法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共人选32例32处,其中男 21例21处,女11例11处;年龄18 ~ 90岁,平均 (49.50 ±18.26)岁;伤口持续时间14~1804,平均 (54. 59 ±48. 45)d;治疗前伤口面积4 ~ 63 cm2,平均 (14.22 ± 13.07)cm2;体积 8 ~ 126 cm3,平均(29.18 ± 29.81)價3;伤口深度1.5~7價,平均(2.13±1.19) cm;潜行 1.5 ~12cm.平均(3.65 ±3. 14)cm;伤口部 位为右下肢15例15处,左下肢17例17处,伤口面积 分别为(15.47 ±17.55)cm2和(13.12 ±7.67)cm2;体 积分别为(31. 67 ±40. 35)cm3 和(26.98 ± 16.94) cm3; 伤口持续时间分别为(54.47 ±57. 52)d和(54.71 ± 40.64)d。人选标准:年龄>18岁,部位在下肢,伤 后时间> 14 d并生命体征稳定,血液、肝、肾功能检 查各项指标在正常范围,伤口面积>4 cm2或体积> 8 cm3的全层伤口、无手术指征或患者不愿接受手术 治疗者。排除标准:挤压伤已进展为挤压综合征需 要住院救治、伴有骨损伤或形成骨髓炎、干预治疗不 足2周脱落,无法进行对比分析者,有严重心肾疾 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影响愈合因素者。采用 Wilcoxon检验左右下肢伤口无差异。
1.2方法
1.2.1 —致性基础处理为保持基线的可比性和控制偏倚,所有人选伤口患者均由经过培训的伤口 护理护士在造口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一致性处理 7 ~ 10 d:采用保守性锐器清创结合自溶清创去除坏 死组织[5],并使用油性纳米银抗菌医用敷料[6](中 国江苏生产)填充或覆盖伤口床。按照患者的体重 指数及其营养相关指标制订个体化口人营养食谱补 充营养[7],根据患者的年龄、体力指导间歇活动方 法和时间[8]。
1.2.2分组基础处理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NPWT + MWT组和MWT组,每组16例,前者采用 NPWT治疗+湿性伤口愈合理念[9]和操作定义[10] 指导下的湿性疗法[11],后者采用湿性疗法。单盲平 行对照设计,依据伦理学“无伤害、尊重、公平和公 正”的四大原则[12],本研究采用的2种伤口处理方 法在国内外已得到公认并有实践指南或指导意 见[13_14],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2组患者 分别按单盲法签署了知情同意书[15]。2组基线资 料比较见表1。
表1 2组TCI慢性伤口患者伤口治疗前基线资料比较 Table 1 Compare of baseline data both of patients before wound care
1.2.3分组干预2组患者均由经过统一培训和考 核合格的伤口护理护士按照标准流程评估、测量伤口 和实施治疗[16],NPWT + MWT组采用智能化负压治 疗仪(型号ZN100 Smart Vacuum Pump,国内生产)为 负压源,吸引管采用硅胶多侧孔负压引流管(国内生 产),填充敷料统一选择研究证实与泡沫敷料同样有 效的等渗盐水纱布[17],压力设定为-125 mmHg (1 mmHg = 0.133 kPa).吸引模式为吸引5 min和间歇 2 min,拟定NPWT连续治疗21 d。治疗方式采用家庭 治疗为主定期到伤口门诊观察检查[18]。MWT组仅 使用油性纳米银抗菌医用敷料[6]填充或覆盖伤口床, 其他方法和观察周期均与NPWT + MWT组相同。 21 d后2组以控制感染和维持伤口床适度湿润为原 则,根据伤口渗液量、颜色和气味及其肉芽组织的颜 色选用藻酸盐敷料或水胶体糊剂(丹麦生产)填充或 覆盖伤口床,隔日更换1次至愈合为止。
1.2.4观察指标治疗前及治疗后7、14、21d.分 别使用数码尺和棉签测量和记录伤口面积、深度、潜 行变化及肉芽组织覆盖伤口的百分比,采用等级资 料评估和记录[19 —— 20]。
伤口面积缩小率=(治疗前面积-当前面积)/ 治疗前面积x 100%
深度收缩率=(治疗前最大深度-当前测得深 度)/治疗前最大深度x 100% 体积缩小率=治疗前体积-当前体积)/治疗 前体积x 100%
潜行缩小率=(治疗前最大潜行-当前测得潜 行)/治疗前最大潜行x 100%
记录肉芽100%覆盖伤口床时间(d)和愈合时 间(d)。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
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 s)表示,符合正 态分布时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 时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并用中位数、最小值和
a:NPWT治疗前组织坏死肿胀;b:NPWT治疗中;c:治疗后 7 d肉芽100%生长
图1挤压伤口接受NPWT + MWT治疗效果 Figure 1 The effects of CI wound with NPWT + MWT treatment
a: MWT治疗前组织红肿、肌腱外露;b:治疗7 d红肿消退, 肉芽生长不明显;c:MWT治疗17d有肉芽组织生长 图2挤压伤伤口接受MWT治疗效果 Figure 2 The effects of CI wound with MWT treatment
最大值进行描述,分类资料米用Fisher精确概率检 验。以P<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 2组治疗前后基线资料比较本组TCI患者均
按要求治疗并随访至愈合,接受伤口治疗的总时间 35 ~240d,平均(73.19 ±42.35)d,NPWT + MWT 组接 受负压治疗21 d后继续接受MWT治疗直至愈合,治 愈率100%,愈合时间41 ~ 242 d,平均(67.63 ± 22.38)d。MWT组治愈率100%,愈合时间42 ~ 242 d,平均(83. 56 ± 55.31) d,治疗后效果比较见表2。
表2 2组TCI慢性伤口患者伤口治疗后效果比较[M
(min 〜max)]
Table 2 Compare of effects both of patients after wound
care (M [ min 〜max ])
项目 | MWT 组(n = 16) | NPWT + MWT 组(n = 16) |
治疗后7d |
面积缩小率(%) | 0(0 -33.33) | 16.67 ( 0 - 42.86)倡 |
深度收缩率(%) | 0(0-10.00)) | 13.M(0~55.55)倡 |
潜行缩小率(%) | 0(0 -20.00) | 16.67 ( 0 -100.00)倡 |
体积缩小率(%) | 16.67 ( 0 - 33.33) | 31.10(4.76 - 46.67)倡 |
治疗后14 d |
面积缩小率(%) | 18.34(0 -54.29) | 37 . 07 ( 0 - 75 . 00)倡 |
深度收缩率(%) | 0(0 -40.00) | 33.33(0 -80.00)倡 |
潜行缩小率(%) | 20.00(0 -50.00) | 16.67 ( 50.00 -100.00)倡 |
体积缩小率(%) | 33.33(16.67 - 46.67) | 倡 |
治疗后21 d |
面积缩小率(%) | 29.17 ( 0 - 66.67) | 38.37 ( 0 - 82.22)倡 |
深度收缩率(%) | 15.00(0 -50.00) | 46.43(0 -72.22)倡 |
潜行缩小率(%) | 29.00(0 -100.00) | 46.43(16.67 -100.00)倡 |
体积缩小率(%) | 55.91(20.00-62.50) | 69.10(47.92 -77.78)倡 |
100%肉芽覆盖时间(d) | 21.00(25.00-89.00) | 35.00(21.00 -40.00)倡 |
愈合时间(d) | 61.50(42.00 -242.00) | 60.00(41.00 -128.00)倡 |
与MWT组同一时间点同一项目比,*P<0. 05
2.2 2组治疗下肉芽组织生长情况本研究中观
察到NPWT治疗第1周可见伤口床洁净,组织水肿 减轻,伤口床颜色逐渐转新鲜的牛肉红色,所有患者 出现不同程度的肉芽组织生长,7 ~21 d时肉芽生长 覆盖伤口床的比例明显高于MWT组。见图1、图2。
b
3讨 论
负压伤口治疗是使用敷料封闭伤口、应用智能 栗间歇或持续产生负压作用于伤口表面、去除渗液 从而促进愈合的一种伤口治疗新技术[13],在国内外 被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切口[21]、皮肤移植前后增加 植皮成活率[22]、心脏手术后胸骨深部感染伤口[23]、 压疮和糖尿病足溃疡等伤口处理[19,24],能够充分引 流、改善组织灌注、控制感染、促进血管化和组织增 殖活性[13,17_19]。湿性疗法是保持伤口湿度,促进组 织增殖和伤口愈合的另一种伤口处理新技术[9_10]。 将这2种方法联合用于处理TCI对加速组织修复和 愈合能否起到协同作用是本研究期望验证的问题。
本研究人选32例患者均完成了预定的伤口治 疗,无脱落。NPWT + MWT组治疗后7 d,面积缩小 率、深度收缩率和潜行缩小率明显优于单纯使用 MWT组,治疗后14 d NPWT + MWT组的面积缩小 率、体积缩小率、深度收缩率和潜行缩小率明显优于 MWT组,治疗21 d后100%肉芽覆盖伤口床的时间 较MWT组缩短2周左右,分析此结果可能与2种方 法不同的作用机制有关,NPWT有宏观形变(Macrostrain ) 和微 观形变 ( Microstrain ) 的 作用特 性[17’2°’25],微观形变可增加细胞的有丝核分裂、促进 成纤维细胞迁移及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的形成。 宏观形变主要指伤口组织在负压作用下伤口边缘向 中央收缩、渗液去除、组织水肿减轻和组织灌注改 善[25],宏观形变主要通过临床观察获得。MWT的 作用机制为敷料所营造的湿度湿润、微酸可提高组 织增殖活性;低氧或无氧环境有利于血管化形成和 组织增生[8],但其引流效果不如NPWT充分,这可 能是导致2组环节效果有差异的主要原因。
2组愈合时间未表现统计学差异,我们分析可 能与人选样本量偏少有关。本研究均为交通挤压伤 形成的慢性伤口,持续时间长、有深度和潜行,治疗 难度大。国外研究[19]认为“负压治疗糖尿病足溃疡 最长需要112 d才能有明显效果”,虽然挤压伤和糖 尿病足溃疡致伤原因及机制不同,但同为慢性伤口 的治疗难度相似,持续时间越长,难度越大,本组 负压治疗21 d的时间偏短,虽然符合国外指南建议 的最短治疗时间[13’18],但根据负压治疗有时间依赖 性的结果[17]推测,负压治疗时间短可能也是与本组 愈合时间有关的一个因素。在伤口护理中心观察到 很多有负压治疗适应证的患者因为经济、家庭照顾 和行动不便等原因不能接受长时间的门诊治疗而脱 落,这也是本研究选择21 d负压治疗的理由之一。 综上所述,负压治疗适用于皮肤软组织挤压伤,其疗 效确实可靠,负压结合MWT优于单纯使用MWT, 值得临床深人研究并推广应用。
受患者来源和适应证及禁忌证限制,本研究符 合人选标准并自愿接受负压伤口治疗的样本量较 小;受伤口形状不规则和缺乏精确测量工具或设备 的影响,本研究伤口两维和三维测量均按照目前临 床通用的人工测量方法,所获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 未来需要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延长负压治疗时间 对慢性伤口的疗效、不同负压值和不同治疗时间对 创伤性伤口微观形变和宏观形变及愈合时间的影 响,并借助先进的测量设备精确测量伤口以提高效 果评价的准确度。
【参考文献】
[1] 王正国.道路交通伤的现状和未来[J].创伤外科杂志, 2011,13(3) : 193496.
[2] 施建国,王军兵,侯振海,等.交通事故致挤压伤的临床诊 治分析[J].创伤外科杂志,2011,13(3) : 205407.
[3] 靳风烁,梁培禾.挤压伤和挤压综合征的发病与救治[J]. 创伤外科杂志,2010, 12(2) : 191 493.
[4] 张媛,解怡洁,蒋琪霞.负压封闭辅助闭合技术在交通挤 压伤中的应用分析[J].护理研究,2013,27(4A):910412.
[5] Jiang QX,Liu Y,Kevin YW,et al. Staged management of multiple wounds with complications of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 agulation and acute renal failure : a case study [ J ]. J WCET, 2013, 33(1): 23-30.
[6] 解怡洁,张媛,蒋琪霞.含银敷料在伤口治疗中的作用研 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2,25(8):889492.
[7] Dorner B, Poathauer ME, Thomas D. The role of nutrition in pressure ulc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white paper [ J ]. Adv Skin Wound Care, 2009,22 (5) : 212-221.
[8] 孟娟,蒋琪霞.糖尿病足溃疡运动疗法的研究进展[J]. 医学研究生学报,2011,24(7):780483.
[9] Maureen B. Exploring the concept of moist wound healing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ractice [ J]. British J Nurs,2008,17(15): s16.
[10] Laura Bolton. Operational Definition of Moist Wound Healing [J ]. J 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2007,34(1): 2349.
[11] 黄秀玲,蒋琪霞,彭青,等.湿性愈合在胫前外伤性溃疡 伤口护理的应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2, 25 (12): 1289 -1291 .
[12] 杨国斌.现代医学伦理学面临的新挑战[J].医学研究生学 报,2012,25(2):113418.
[13] Appelqvist J,Armstrong DG, Augustin M, et al. Vacuum assisted closure: recommendations for use. A consensus document [J]. Int Wound J,2008,5(Suppl4):1-9.
[14] 中华医学会创伤分会组织修复专业委员会.慢性伤口诊疗指 导意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4.
[15] 蒋琪霞,胡素琴,彭青,等.负压封闭辅助闭合技术用于 伤口治疗的流程设计[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9B): 1-3.
[16] 蒋琪霞,周昕,彭青,等.负压伤口治疗知情同意书的 制定及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2, 26( 12B): 33063308.
[17] 蒋琪霞,刘玉秀,印洪林,等.负压伤口治疗中2种填充敷 料对伤口血管化和组织增殖活性的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 报,2012,25(2):175-79.
[18] World Union of Wound Healing Societies ( WUWHS ). Principles of best practice: Vacuum assisted closure: recommendations for use[M]. London: MEP Ltd, 2008: 1-0.
[19] Armstrong DG,Lavery LA.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after partial diabetic foot amputation: a multicentr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Lancet, 2005,366(12): 1704-710.
[20] Malmsjo M, Ingemansson R, Martin R, et al. Wound edge microvascular blood flow: effect of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using gauze or polyurethane foam[ J] . Ann Plast Surg,2009,63 (3):676-81.
[ 21 ] Stannard JP, Gabriel A, Lehner B. Use of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over clean closed surgical incisions [ J]. Int Wound J, 2012, 9(Suppl 1): 32-39.
[22] Gupta S. Optimal use of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for skin grafts [J]. Int Wound J,2012,9( Suppl 1):40-7.
[23] Simek M,Hajek R, Fluger I,et al. Superiority of topical negative pressure over closed irrigation therapy of deep sternal wound infection in cardiac surgery [ J ]. J Cardiovasc Surg, 2012,53 ⑴:113-20.
[24] 蒋琪霞,李晓华,彭青,等.负压伤口治疗技术用于53例 慢性伤口的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2, 47 (4): 293-296.
[25] 朱礼霞,蒋琪霞.负压封闭辅助伤口闭合技术的研究进展 [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23(6):658-61.
(蒋琪霞,朱礼霞,张媛,李晓华,彭青,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