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医疗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之后,都有护理管理上值得警醒和借鉴之处。
案例 "老人突发病:120急救人员称抬不动便离开"事件引起热议。澎湃新闻12月23日获悉,河南省漯河市某医院出诊医生、护士处置不当,责任心不强,被停职检查。 "患者居住4楼且无电梯、高龄、体重较重且身有残疾,医护人员抬患者下楼确有困难。出诊医护人员在寻求家属及周边围观群众协助抬患者下楼未果后,不顾患者安危,自行返回医院,引起围观群众和舆论热议,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漯河市卫计委文件说。 点评 120急救出现这种事情,事后,无论当事的医护人员作何解释,不良影响既出,停职、检查、通报,在所难免。 在一些120急救站或急诊科,医院并未给120出车配备担架队员,这是摆在医护人员面前的现实。即使这件事情出来之后,这家医院后来给120急救专门配置了担架队员,可是,不给120急救配担架队员的医院,现在仍然大有人在。 还是要面对现实,思量在现有救治条件之下,我们如何改进,不让同类的事件,发生在我们身上、身边,来得实在。 反思 这起不良事件,问题究竟出在哪?同样的没有配备担架队员,遇到没有电梯的老居民楼的情况一直都有,为什么别的班次都没有发生这样极端的事件?问题还是出在当事的医护人员身上。 1、正如当事医院所说:"可能沟通上有一些问题"。 医患矛盾如何被激化?除了患者家属(保姆)自身存在问题,医护人员的沟通方式也有待改进。 据《漯河晚报》12月20日报道,12月17日,漯河72岁的独居老太家中(4楼,无电梯)突发心脏病,急救人员赶来看到老太80多公斤,行动不便(有一条假肢),表示"抬不动老人",让保姆找邻居帮忙。因为是老小区,没找到年轻劳力,因为只有保姆在家,患者又比较胖,急救人员就和保姆沟通,他们抬不动,希望能找邻居帮忙,"也是想尽了一切办法,还是弄不动",可能沟通上有一些问题,保姆也比较气愤,"说那算了,你们走吧"。 (那算了,你们走吧!明显地可以听出,这是患者保姆对医护人员不满之下的气话,医护人员要以大局为重,以温和的语气与患者家属耐心商量,一起再想办法,不与这样的人一般见识。还有,急救队员切记要问清患者身边人员与患者的关系,这是急救工作常识。) 2、医护人员把解决办法都寄托在了患者家属身上 12月22日,漯河市某医院向市卫计委汇报了《关于120急救人员不搬运病人情况的调查报告》。报告称,"出于病患的安全考量,医护人员提出让家属去找些人搭把手,共同协助将老人抬下楼,但立即遭到老人家属的拒绝,声称'喊你们来,就是来抬人的',并拒绝救护人员对老人进行检查及病情告知。最后,在老人家属的驱赶下,工作人员返回医院。" (工作人员在没有完成急救任务,即使是在患者家属的驱赶之下,职责所在,也不能放弃对患者的救治。即使患者超重,医护人员也要积极为患者想办法,借助一切可借助的力量,如喊上救护车司机师傅,小区保安或门卫,实在没辙,还可拨打110求助。不能把希望都放在患者家属身上,更何况此事患者身边的只是一个保姆。) 3、未严格执行《120出诊制度》:没有完成急救任务返院 在急救任务完成的不顺利的情况下,急救队员要跟急救指挥中心调度及时请示,不能轻举妄动,自行返回医院。 对策 1、引以为戒 事件发生后,作为急诊科护士长,看到这则与自身工作相关的消息,要在晨会或护士会上,对本科室出诊护理人员强调医患沟通技巧,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作为急救队员,我们坚决不能面对陷入困难患者未及时想办法协调解决而一走了之,置患者病情安危于不顾,严重违反院前急诊首诊负责制及院前急救病人接诊转诊规范。 2、提出申请 漯河市某医院未按照《河南省急救站建设标准》要求配齐配足院前急诊出诊人员,致使出诊医护人员面对体重较重、不易搬抬的患者束手无策。未配备担架队员的急诊科护士长,要思路清晰,思维敏捷,拿出《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及时跟医院提出人员配备申请。至于医院重视与否,那是医院更高层面的事情,护士长看到管理漏洞,跟医院上报不上报,是另一码事。记住,没有配全急救人力的急诊科,一定要写出书面申请,及时上报医院相关管理部门。 3、认真反思 肩负120急救任务的其他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也要认真反思,深刻反省,举一反三,对各个环节进行排查,针对自身院前急救工作存在的漏洞和问题积极整改落实,以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4、加强管理 要吸取教训、引以为戒,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进一步加强管理,规范执业行为,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树立医护人员良好职业形象。严格执行院前急诊首诊负责制,服从120指挥中心的调度,杜绝医疗纠纷发生,确保绿色生命通道畅通。 搜索 复制 |
...
静态防压疮床垫2号...
适用于老年人、长期卧床者、大小便失者 预防褥疮产生...
产品名称:海绵防褥疮垫...
静态防褥疮床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