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护士小A遇到一位奇怪的患者,呈现出过山车式高血压,甚至接连测不到血压,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案例回顾: 小A值夜班时,发现一老年男性患者精神状态不太好,便摸了一下患者的脉搏,左手腕腹面外侧未触及桡动脉搏动,小A立即触摸患者颈动脉,患者颈动脉搏动正常。这是怎么回事儿呢?带着疑惑,小A为患者测量了双上肢血压、血氧饱和度、电子测脉搏。 此时,小A再次测量患者脉搏,患者右上肢桡动脉搏动有力,左上肢桡动脉仍摸不到,排除反关脉(桡动脉行于腕关节的背侧),顺势找肱动脉搏动处,但仍摸不到脉搏搏动。 这引起了小A的极大困惑。翻阅患者病例,小A发现患者自11月27日入院以来,血压不稳定如过山车,中间还有次记录“血压测不出”的情况: 患者于11月29日在手术室行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术中血压120/65mmHg,14:20术后回到病房。 12月1日14:40,患者体温38.2℃,脉搏99次/分,呼吸22次/分,血氧饱和度100%,值班护士两次测血压均测不出,急转重症监护病房。12月2日,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记录的生命体征: 同日,患者转入普通病房,测得血压如下: 经会诊,患者左上肢的这一症状符合无脉症的诊断,何为无脉症? 无脉症(Pulsiess disease): 即肢体的脉搏明显减弱或缺如,血压明显降低或测不出。在测量上臂血压时,是以肱动脉为标准,而对于无脉症的病人,所测的血压会低于实际血压,甚至测不出。 案例分析 经查阅文献、核对病例记录、询问当班护士,针对患者左上肢无脉症现象,小A发现:病例中所记录的血压值,与静脉输液通道的部位有紧密联系,当穿刺部位在左上肢时,护士会选择在右上肢测血压,反之亦然。 11月27日至28日,患者未行静脉穿刺,测血压时护士对双侧肢体部位选择随意性比较大: 11月29日上午,手术室护士为患者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穿刺部位为右手,测血压选择左上肢。 14:20,患者术后回到病房,右上肢静脉输液,值班护士选择在左上肢测血压。 12月1日14:40测血压部位仍为左上肢,血压测不出。转入重症监护病房时,静脉穿刺部位由右手更换为左上肢肘窝部。 此时测右上肢血压105/70mmHg,患者已出现低血压症状。下图为转入重症监护病房后的生命体征: 护理体会 血压测量是最基础的护理操作技术。然而,临床实际工作中,我们常规测量血压的方法和结果,都可靠吗?上述无脉症患者的过山车式高血压,恰恰启示我们重新认识正确的血压测量原则及方法。为此,笔者总结了以下要点: 1. 当血压值波动过大时要积极查找原因。 2. 首诊测血压时建议测量双上臂,特别是血压异常的患者。 3. 谨记“定部位”测量的重要性。 4.当双上肢血压差值在20mmHg以上时已具有临床意义,应及时与医生沟通,查明原因。 5. 不完全依赖电子测脉搏、血压。 参考文献: [1]李小寒. 基础护理学(第6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