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餐前收缩压≥100 mmHg,而餐后<90 mmHg; 或餐后血压下降未达到上述标准,但出现餐后心脑缺血症状。 在我国住院老年患者中发生率可高达80.1%。 (心绞痛、乏力、晕厥、意识障碍)。
【诊断】1、对于餐后发生心脑缺血症状的老年人,要高度警惕PPH的可能。一般通过测定餐前血压和餐后2h内血压(每15~30 min测1次,以最低血压值作为餐后血压),可以达到确诊目的。 符合3条标准之一者诊断为PPH:
①餐后2h内收缩压比餐前下降20mmHg以上
②餐前收缩压不低于100mmHg,而餐后<90mmHg;
③餐后血压下降未达到上述标准,但出现餐后心脑缺血症状者。
2、PPH常见于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瘫痪、多系统萎缩和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强化基础疾病的治疗,有利于PPH的改善。
(1) 非药物治疗。
①饮水疗法。自主神经系统能力障碍的患者,餐前饮水350-480 ml可使餐后血压下降幅度减少20 mmHg,并有效减少症状的发生。最佳的水摄入量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个体化制订,对于需要限水的严重心力衰竭及终末期肾病患者需慎重。
②少食多餐。可以减少血液向内脏转移的量和持续时间,对餐后低血压患者可能有利, 但进餐量与血压的关系还有待深入研究。
③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与蛋白质和脂肪相比,碳水化合物在胃中的排空最快,诱导胰岛素释放作用最强,因此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更容易导致餐后血压迅速下降。 ※中国人早餐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因此,早餐后低血压最为多见,可适当改变饮食成分配比,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
④餐后运动。老年人餐后20-30min间断进行低强度的运动(如步行30 m,每隔30 min一次)有助于提高心输出量,降低收缩压的下降幅度和跌倒的发生率,但运动量过大则起到相反的作用。适宜的运动方式、强度和时间还有待于进一步摸索。
(2)药物治疗
餐前血压过高可以导致更为严重的餐后低血压,因此,首先通过合理的降压治疗使血压达标,尤其是有效降低清晨血压。
老年人服用a一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50 mg,可显著降低餐后胃肠道的血流量,减少餐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降低,有效控制症状,适用于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其他可能有效药物包括咖啡因、奥曲肽、瓜尔胶、二肽基肽-4抑制剂、地诺帕明联合米多君及血管加压素等,由于使用方法不明确,疗效缺乏有效验证,副作用较多,难以在临床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