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防疫心理|疫情中丧失亲人,哀伤如何安放

发表于:2020-4-23 08:32:17 6421 来自: 辽宁
疫情·哀伤
  丧失挚爱的亲人是每个人难以避免的人生经历,当事人因此遭受伤痛、承担影响。面对“失去”,人们所体验的“哀伤”既是一个状态,也是一个过程。一些家庭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失去了一位或多位家庭成员,其中有些是突发的死亡,而且由于传染病的特殊性,在世的人无法陪伴亲人度过最后的日子。这些使得失去变得更加沉痛,对于哀伤的处理也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
  当国内的疫情逐渐被控制住,我们从最初的紧张、慌乱中回过神后,一些人丧失亲人后的哀伤再度袭来。每个人对于这种哀伤的处理方式不同,从哀伤中复原的速度也有差异,但总体上我们都会出现一系列共性的反应。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如何面对和走出因丧失亲人而带来的哀伤。

a79DN3p36J1ObBn3.jpg

痛失吾爱后的情感三阶段
  通常,人在丧失亲人后会经历三个阶段:震惊与逃避期、面对与瓦解期、接纳与重建期。
  在亲人离世的短期内,有的人可能感到震惊、情绪崩溃,什么都做不了;而有的人可能并没有太多情感反应,按部就班地处理日常生活和丧事,看起来表现得比较麻木。无论反应是否激烈,在这一阶段,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内心不相信、不接受,并否认亲人离开的事实。其中,一些人还会对自己的麻木状态感到不解,甚至质疑自己“冷血”,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应该非常难受和痛苦,但好像又体验不到那种刻骨铭心的痛感。其实,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自我保护机制,有的人一旦体验到难以忍受的痛苦,就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暂时压抑痛苦感受,这并非因为他们冷漠无情。

  在震惊与逃避期后,人会进入面对与瓦解期。个体慢慢面对亲人离世的事实,生活可能会因为亲人的离开而混乱不堪,悲伤、愤怒、内疚等情绪袭来,睡眠、饮食等均受到影响,并沉浸在对逝者的思念中。这一时期是人们不断面对、适应和调整的过程,他们需要面对和处理亲人离开后的许多问题,比如,接受亲人离去的事实、适应亲人不在身边的环境与生活模式、将注意力和精力逐渐转移到其他事情和人上,等等。这一阶段的状态也是反复变化的,时而深陷在痛苦、绝望、无助、思念等情绪中,时而略有好转,但总体来说,都是在这种反复中不断成长、疗愈。

  最后迎来的就是接纳与重建期。随着自我调整的进展,个体将逐步接纳和适应亲人离自己而去的事实,并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在这个阶段,生活逐渐恢复常态,情绪愈发稳定,学会用积极方式怀念逝者,带着对逝者的想念重新找寻生活的意义。



警惕哀伤反应发展为病理性
上面所说的人在丧失亲人后会经历的三个阶段,是从共性和宏观角度来说的。具体到每个人的表现上来说,丧失亲人后的一段时间,人的情绪、认知、行为、生理都会出现一系列连锁反应,也就是哀伤反应。
1、情绪:人们会因为亲人离去而悲伤、忧郁、痛苦、焦虑,甚至孤独、无助、绝望,或者会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而自责自怨;
2、认知:会沉浸在对丧失这个事情的反复思索中,但又思绪凌乱,注意力无法集中,健忘,与逝者有关的画面在脑中挥之不去等;
3、行为:会控制不住地哭泣、回避与人交流、回避与逝者有关的物品,或者出现相反的表现,如整天与逝者遗物相伴、易激惹、做事失去耐心等;
4、生理:出现饮食不规律、睡眠不好、多梦、容易惊醒、以往疾病加重、身体疼痛、心脏不适、消化不良等情况。

哀伤是丧失亲人后正常而复杂的体验,表现为情绪、认知、行为、生理的不适。一般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依靠自身资源和社会支持完成自我调整和适应后,相关不适反应会逐渐减轻和消失。然而,如果这些哀伤反应持续时间过久,如超过6个月都无法缓解,且严重影响个体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时,则可能是病理性哀伤。病理性哀伤有复杂性哀伤障碍、延长哀伤障碍等诊断名称,用来描述不正常或病态的哀伤,主要表现为在关系亲近的人去世6个月后,个体对逝者的想念持续弥漫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仍不能接受逝者已逝的事实,对外界事物和活动没有兴趣,情感冷漠等。这些反应严重损害个体的生理、心理健康,影响其正常的生活、社交、工作、学习等社会功能,且还长期伴有内疚、愤怒、持续过度悲痛等情绪。

病理性哀伤的症状与抑郁、焦虑等症状有重叠,共病率也比较高,需通过专业的心理治疗得以缓解。有学者提出失去亲人后,可能有10%-15%的人会发展成为病理性哀伤,而对于失去孩子的成人而言,这个比例可能会是30%-50%。鉴于本次疫情中死亡事件的突发性,出现病理性哀伤的比例可能会有所增加。



VlmtyXUsNAZ13sPk.jpg


7点建议教你面对和处理哀伤
面对和处理哀伤是一个困难和复杂的过程,在这里我们从心理专业角度给出7点建议,希望能够帮助深陷其中的人们。

1、接纳丧失后的脆弱反应
不管年龄大小、从事何种职业,不管性别、学识,在丧失亲人后,我们每个人都会表现得非常脆弱、无助,甚至会表现得不像平日的自己。比如,会乱发脾气、非常消沉、整日痛哭流涕等。无论这些反应多强烈、多不像自己,我们都要理解这些状态是居丧的正常反应,是情绪发泄的出口,是丧失的表达,一定要接纳这样脆弱的自己,允许自己有这样或那样不同于往日的状态出现。记住,丧失如果没有及时表达出来,会留下更大的伤痕。

2、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复原
前面多次提到,“哀伤是一个过程”。因此,不要强求自己快速好起来,马上进入新的生活状态中,而是要给自己一段时间去难过、思念、释放不良情绪。这个过程常常会反复,状态越来越好的人,突然某天触景生情,状态又变差了。这时不要苛责埋怨自己,觉得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应该耐心地陪自己走过这段灰暗的日子。


3、放下内疚和自责
亲人逝去,我们有悲伤、难过、不舍等情绪,还可能内疚和自责,认为“如果我能做点什么,他/她可能不会死”“如果我能做点什么,那该有多好”……这些想法常常使个体陷入自责和内疚中,甚至觉得是自己的原因导致亲人离去,在这种自我折磨中,会产生更多负面情绪,或者抑郁等。在本次疫情中,出现了一些“因为自己感染了病毒,然后传染给家人,最后家人离世”的情况,从而使得个体内疚和自责的情绪更为严重。一旦出现这样的想法和情绪,要告诉自己“这并非是自己的错,许多事情并不在我们的掌控中”,也可以听听家人、朋友的劝导。如仍然无法摆脱这些想法,可以寻求专业帮助。
  
为何我们会内疚自责呢?面对亲人的离开,不舍、无奈、无力、挫败和失控感很容易启动自我防御机制,当把责任归于自己时,通过“只要我做了什么,就能改变现状”的想法来获得掌控感,就会让自己没有那么强烈的无助感。所以,当大脑中出现这些怪罪自己的想法时,我们应该做的是不断告诉自己,这些想法并非现实,只是我们的防御机制启动了,这样的话自责感就能减轻。

4、寻求社会支持为情绪找个出口
亲人逝去后,很多人可能会回避与外人的沟通和交往,把自己封闭起来。尽管这个时期清静些好,但也不要彻底与他人断了联系。周围环境的理解和支持是帮助自己走出哀伤的重要因素,可以与朋友、同事、同学等信任的人倾诉想法和感受,让内在的情绪有一个出口。而且,有的人在居丧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恰当的想法,如觉得失去亲人后的生活了无意义等,当与人倾诉时往往能得到对方的反馈,帮助修正这些想法,进而改善情绪。如果碰巧对方也有过丧失的经历,那么在交流中便可感受到共情,得到处理哀伤的经验。

5、学会反思与成长
哀伤是痛苦的体验,丧失亲人可使人们质疑原有生活的意义感、价值感、亲密感、信任感等。然而,在跌入谷底最绝望痛苦之时,可能也是我们重新思考和升华生命意义之时。比如,我们不仅看到了生命的脆弱,更意识到要好好保护自己,照顾自己;不仅看到了对生命逝去的无能为力,更意识到要过好每一天;不仅看到了亲人离去,更意识到要珍惜身边的人,更加和谐地相处、相爱;不仅看到了生命无常,更意识到不再纠结一些日常琐事,更豁达地为人处世等。要知道,在大痛之时,方有大悟。

6、与家人重塑情感联结
亲人逝去,原有的家庭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家庭成员与逝者的角色互动不同、情感联结不同,因此各自的感受和处理哀伤的方式可能不一样,要尊重他们的处理方式。同时,家庭成员之间可直接交流和表达对逝者的想法和感受,相互协作重塑家庭的结构和功能,携手走出哀伤。另外,家庭成员之间可在感情、精神和心理上建立新的情感联结。家人的陪伴与支持是走出哀伤的重要因素。

7、跟逝者告别不是永别
丧失需要哀悼和告别,在中国的习俗中,在逝者生命的最后时刻守护在其身边和举办丧葬仪式是与逝者告别、处理哀伤的重要方式。但很多像疫情这样的意外事件导致的突发性死亡,使我们与逝者无法见最后一面、说最后的话、做最后的告别,甚至因为疫情无法常规举办丧葬仪式。这些给处理哀伤带来了困难,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尝试主动采取一些方法与逝者告别。比如,写信或写日记,表达自己想和逝者说的话;对着逝者的照片,讲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将逝者生前的照片整理制作成回忆册等;整理逝者遗物,回忆与逝者相处的点点滴滴;把从逝者那里学到的东西传承下去等。通过这些方式,让未完成的事情成为完结,有了好好的告别,才能慢慢进入新生活。

  不可否认,死亡教育是我们所欠缺的,对于死亡我们有太多的未知和恐惧。虽然我们的确失去了物理上与亲人的联系,但仍然可以通过思念、回忆过去时光,以及写日记等方式尝试与逝者保持情感联结。我们失去的是人,但那些情感、回忆还珍藏在心中。正如动画片《寻梦环游记》中所提到的,“死亡并非永别,忘记才是,记得我们所爱的人,他们便永远活在我们的情感世界中。”


  如果上面的建议都不能帮助你面对和处理失去亲人的哀伤,那就请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心理援助。当走过这一段痛苦而艰辛的历程,你也许会发现自己又经历了一次成长,变得更加有爱、懂爱,更加平和豁达地体验生命与生活。



作者丨安静 (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干预部主任、副主任心理治疗师
文章转<健康明白人>&编辑 汪丹



毋须独自承受
让我为您分忧


收藏
送赞
分享

发表回复

  • 联系我们
  • 邮箱:zhih512@qq.com
  • 电话:0731-85054048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 9:00 - 17:00 )
  • 微信公众平台

  • 扫描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