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至今尚无特效疗法,大多用中草药作为辅助治疗。但小儿服中药较困难,因味苦引起呕吐,对较大的儿在喂药前要做好说服工作,喂药时间最好安排在饭前或饭后2小时。中药可煎浓,也可少量分多次喂服,以免引起哎吐。
“传染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根据病原,目前可分为甲型、乙型,以及非甲非乙型肝炎。学龄期儿童发病较多,小儿较少,以夏秋季的发病率为较高。甲型肝炎潜伏期较短,约14—40天,病人的隔离期自发病日起,不应少于30天。甲型肝炎病毒主要存在于肝炎病人及病毒携带者的粪便里,通过污染手、饮水、食物或食具而经口传染;乙型肝炎的潜伏期较长,可在60—160天,乙型肝炎病人的隔离期也应比甲型肝炎更长。乙型肝炎病毒除经口传染外,还存在于病人及病毒携带者的血液里,通过输血及使用污染的注射器而引起感染。肝炎的症状主要表现在发热、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乏力、肝肿大、肝区胀痛。通常可分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重症肝炎三大类型。
急性肝炎黄疸可出现亦可不出现,有黄疸为急性黄疸型肝炎,无黄疸为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急性黄疽型肝炎除上述症状外,病人巩膜皮肤出现黄染,尿色变黄,如红茶色,尿检查胆红素及尿胆原阳性,肝功能检查血胆红质增高,转氨酶活力测定上升。急性无黄黄疸肝炎除黄疸不明显,血胆红质不高,无胆红质尿外;其他症状与黄疸型相似,症状较轻。
慢性肝炎包括慢性迁延型与慢性活动型。慢性迁延型多数在急性肝炎以后迁延不愈,病程超过半年,但症状较轻,肝轻度肿大,肝功能检查一般以谷丙转氨酶(SGPT)增高为主,絮状试验正常或轻度异常,部分病人可迁延数年,但预后大多良好。慢性活动型有较明显的肝炎症状,肝肿大,可伴有蜘蛛痣、肝掌与轻度脾肿大,肝功能检查多项提示异常,如SGPT反复或持续升高等。慢性肝炎的病程超过1年,可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如肝大,质偏 硬,脾进行性肿大等。
护理要点
病人居室要定时开窗,保持空气流通,如有条件最好独居一室,无条件可用床单隔离,在房间内划分污染区和清洁区。患必须限制在污染区活动,患儿的用具必须进行消毒处理后才能进入清洁区。隔离期自发病日起,一般为30天,如肝功能尚未恢复正常,可适当延长。
护理患儿的家属最好能相对固定,并且必须懂得隔离消毒的方法。护理患儿时可穿旧罩衫以代替隔离衣。护理后双手用0.5%过氧乙酸浸2分钟,再脱去外面的罩衫,将罩衫的正面(污染面)折向外面,放在污染区,然后用肥皂清水冲洗双手,患儿的食具,用后先煮沸30分钟,再清洗。生活用水需煮沸30分钟后再倒掉,或放入污水桶内进行消毒处理;如1000毫升污水可放入过氧乙酸溶液5~10毫升,加盖,放置2小时后再倒掉。污染的衣服、被褥、尿布、毛巾等都应先煮沸30分钟后再清洗,不能洗的用具和玩具等可在日光下曝晒6小时。
肝炎急性期须卧床休息,这对疾病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急性期肝细胞肿胀、部分坏死,充分休息可以减轻肝脏负担,有利于肝细胞修复,待黄疸消退症状减轻后,可逐渐起床活动。到隔离期满,症状消失,肝功能正常后1个月,如病情稳定,学龄儿童可以回学校学习,但半年内不应参加剧烈的体育活动。
合理安排饮食,注意营养,多食易于消化的高维生素饮食,不过分强有力调高糖、高蛋白。碳水化合物以主食为主;蛋白质类可食瘦肉、奶类、蛋类和豆制品等;维生素方面,宜多食新鲜蔬菜、水昆及药用维生素。卧床休息期间,每餐不宜过多;恢复期患食欲增加,则应注意不要暴饮暴食。急性期应多补充水分,如葡萄糖水,以利保护肝脏和排泄毒素。
肝炎至今尚无特效疗法,大多用中草药作为辅助治疗。但小儿服中药较困难,因味苦引起呕吐,对较大的儿在喂药前要做好说服工作,喂药时间最好安排在饭前或饭后2小时。中药可煎浓,也可少量分多次喂服,以免引起哎吐。
每两周或1月复查肝功能。
注意病情变化,如症状持续不改善、黄疸不断加深、食欲锐减、鼻衄以及时而烦躁不安、时而嗜睡或出现不易控制的狂躁,很可能是进入肝昏迷前期,应及早送医院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