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腕踝针疗法及其在疼痛护理中的应用

发表于:2019-5-15 15:44:25 7117 来自: 湖南长沙


   
HeyTuzCyZouacFe4.jpg

腕踝针法是在腕部或踝部特定部位针刺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它是在经络学说中皮部理论的启示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正式推广应用于临床。由于它取穴单一,操作简便,对机体损伤微小,具有安全而无针感的特点,加之对某些疾病确有效果,故颇为医生和病人的欢迎。
腕踝针的特点
(一)身体两侧各分6个纵区 身体两侧各分6个纵区(或称区),由前向后排列,用数字1~6编号,用于疾病症状的定位。
(二)腕和踝各定6个针刺点 在腕和踝6个纵区内各定1个针刺点(或称点),也用数字1~6编号,与区的编号相同。应用时按疾病症状所在区选取编号相同的针刺点。
(三)皮下针刺 针刺进皮下要求表浅,避免出现酸、麻、胀、痛等感觉。

腕踝针的优点
(一)应用面广 腕踝针的针刺部位虽只限在腕和踝,治疗范围却遍及身体的多种病症,对疼痛的疗效尤为显著,颇有“针到痛除”之速效,但腕踝针绝非万能,其应用范围仍待进一步探索。
(二)安全方便 在腕和踝部行皮下浅刺,治疗时只要露出腕踝即可,因此不受时间、环境和季节的限制。这些部位没有重要的组织和器官,只需避开皮下明显的血管,一般不会发生针刺意外,甚至儿童也能忍受。针刺入后留针期间,肢体活动不受影响,并能检查疗效。
(三)简明易学 腕踝针的方法只有三个步骤,即:症状按区定位、按区选点及皮下针刺。三者都有简明要求,易懂易记也易掌握,短期内即可学会,故便于普及。

疼痛部位定位
对疼痛部位按身体分纵区法定位(见图1~3)。
身体分区可划分为两个部分:躯体和肢体。躯体包括头、颈和躯干;肢体包括上肢和下肢。
j0CtcoNtoH1ogCtC.jpg zisJ6I7n6O9ipPWw.jpg n2nTPJzkP62jI2t6.jpg

适应病症

目前已用于50余种病症,它对疼痛性疾病如血管性头痛、腰扭伤、牙痛、痛经等止痛效果明显,对心律失常、面肌痉挛、面神经麻痹、哮喘、遗尿、癔症、中风偏瘫等也有一定效果。
Ow6aKuK4myShrKMM.jpg

针刺点
针刺点是指针尖刺入皮肤的点。腕和踝的针刺点各6个,在各区中央,以肌腱和骨缘作定位标志,以数字1~6编号,与区同名。
(一)腕部针刺点 6个针刺点大致排列在腕横纹以上约两横指环腕一圈处,各点分别记作上1、上2、上3、上4、上5、上6。各点位置见图4。
上1—小指侧的尺骨缘与尺侧腕屈肌腱间的凹陷处。术者用左手拇指端内侧缘摸到尺骨缘后,向掌心侧轻推,点的位置在骨缘和肌腱缘中间。
上2—掌面中央,位在两条突起最明显的掌长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中间。针刺时要注意避开皮下经脉,必要时针刺点位置要在两肌腱之间适当上移。
上3—距桡骨缘向掌面1cm,或在桡骨缘和桡动脉之中间。
上4—位于拇指侧的桡骨内外两缘之中间。病人掌心向内,手竖放,术者用双手食指夹桡骨的内外两侧,针刺点位置在其中间。此处若见皮下经脉,点的位置要适当上移。
上5—位于腕背中央,桡骨和尺骨两边缘之中间点。病人掌面向下,术者用双手食指挟腕之两侧骨缘,点位在中央。
上6—点在腕背,距小指侧的尺骨缘1cm。此处因有隆起的尺骨小头,为针刺方便,针刺点也要适当上移。

(二)踝部针刺点 踝部的6个针刺点大致排列在内踝和外踝以上约三横指环踝一圈处。各点分别记作下1、下2、下3、下4、下5、下6。各点位置见图5。
下1—靠跟腱内缘。病人仰卧,足处外展位置,术者用左手拇指端内侧缘由踝部中央向跟腱方向触摸,点在触及跟腱内缘处。
下2—位于踝之内侧面中央,靠胫骨内缘。病人足处外展位,术者用拇指端由跟腱向踝部中央触摸,点在触及胫骨内缘处。
下3—距胫骨前嵴向内侧1cm。病人足趾朝上,足处正前方,术者用左手拇指端触及胫骨前嵴处,针刺点在嵴之内侧,距胫骨前嵴1cm处。
下4—位于胫骨前嵴与腓骨前缘之间的胫骨前肌中点。病人足趾朝上,足处正前方,术者位在病人足的正前方,用双手拇指端摸准病人的胫骨前嵴和腓骨前缘,取其中间点。
下5—位于踝之外侧面中央,靠腓骨后缘。在骨缘和腓骨长肌腱之间的浅沟处。病人侧卧,踝之外侧面朝上,术者用左手拇指端摸及外踝后侧,沿腓骨后缘而上,针刺点在骨之后缘与邻近肌腱所形成的狭窄浅沟处。
下6—靠跟腱外缘。病人单腿跪位、侧卧或俯卧,术者用拇指端触摸及跟腱外缘,针刺点恰靠外缘处。

穴区

腕踝针穴区共十二个,其中腕部六个,踝部六个。
(1)腕部穴区:均在腕横纹上二横指环绕腕部一圈处。从掌面尺侧至挠侧,再从背面挠侧至尺侧,依次为上1 、上2 、上3 、上4 、上5 、上6 。
①上1 :小指侧的尺骨缘前方二横指,按压有凹陷处。
主治:前额痛、眼病、鼻病、面神经瘫痪、前牙肿痛、咳喘、胃脘痛、心悸、失眠、癫痫。
②上2 :相当于内关穴。
主治:颌下肿痛、后牙肿痛、胸闷痛。
③上3 :桡动脉外侧,腕横纹上二横指,桡骨边缘处。
主治:高血压、胸痛。
④上4 :手掌向内,在拇指侧挠骨缘背部,腕横纹上两横指处。
主治:头顶痛、耳病、颞下颌关节炎、肩周炎。
⑤上5 :相当于外关穴。
主治:后颞部痛,上肢疼痛麻木瘫痪。
⑤上6 :小指侧尺骨缘背部,腕横纹上二横指处。
主治:后头痛及脊柱(颈胸段)痛。
(2)踝部穴区:约在内外踝最高点上三横指一圈处,从跟腱内侧起向前转到外侧跟腱,依次为下1、下2、下3、下4、下5、下6。
①下1 :跟腱内侧缘,内踝最高点上三横指处。
主治:上腹部痛、痛经、遗尿、足跟痛。
②下2:内侧面中央,靠胫骨后缘处,内踝最高点上三横指。
主治:侧胁痛、腹部痛、过敏性结肠炎。
③下3:腔骨前缘向前约1厘米,内踝最高点上三横指。
主治:膝关节内缘痛。
④下4 :胫骨前缘与派腓前缘的中点,外踝最高点上三横指。
主治:下肢麻木、疼痛、瘫痪。
⑤下5 :外侧面中央,靠腓骨后缘,外踝最高点上三横指。
主治:髓关节痛、踝关节扭伤。
③下6:靠跟腱外缘处,外踝最高点上三横指。
主治:急慢性腰痛、坐骨神经痛。
上述穴区,以上3 和下3 较为少用。
针刺操作方法
(一)针具 使用的针具为32号1.0寸(直径0.25 mm×25 mm)不锈钢毫针。
(二)病人与术者体位 一般情况针腕时可取坐位,针踝时取坐位、跪位或卧位(仰卧、侧卧或俯卧),肢体要伸向正前方面对术者,肢体肌肉尽量放松。
(三)针刺方向 一般朝向症状端。


(四)针刺点位置 一般按针刺点定位法,但有时要根据针刺局部情况及针刺方向作适当调整,不绝对固定。
如遇:①针要刺过的皮下有较粗血管、瘢痕、伤口;
           ②针柄下端有骨粗隆不便刺针;
           ③针要朝指(趾)方向刺。此时针刺点位置都要沿纵轴适当上移,但横轴的定点方法不变,要处在区的中央。
(五)皮肤消毒 针刺点处应为正常皮肤。可用安尔碘棉球擦净针刺点及周围皮肤,范围宜稍大,避免针体卧倒贴近皮肤表面时受污染。


(六)针刺步骤 针刺步骤有:进针、调针、留针和拔针。
1. 进针 针尽可能在皮下浅刺。用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指端夹住针柄,拇指关节微屈,指端置针柄下,食指和中指端节中部在针柄上,无名指在中指下夹住针柄,小指在无名指下。
为使针刺入皮下尽可能表浅,针尖刺入皮肤最合适的角度为30°(图6)。此角度若过小,针易刺入皮内不能进入皮下,病人感痛;角度若过大,针易刺透肌膜达肌层显得过深,影响疗效。为使针尖较易刺透皮层,可用左手拇指按在针下方拉紧皮肤,右手拇指端快速轻旋针柄(转动不超过180°),食指和中指保持不动,使针尖刺入皮内摆动幅度不致过大。这样,针尖容易刺过皮层也可以减少疼痛。
针尖刺过皮层达到皮下的标志有:
①针尖阻力由紧转松;
②针尖刺至真皮层病人常有刺痛感,刺过皮层痛感消失;
③放开持针手指,针体自然垂倒贴近皮肤表面,针尖将皮肤挑起一小皮丘,此时轻推针,手指不感有阻力,表示针尖已恰刺在皮下。若针垂倒不能贴近皮肤且形成角度,表示针刺入过深,超过肌膜进入肌层,可用一指压针柄使针缓慢后退达到针体能平卧于皮肤表面后再刺入。
dN66TgHhB8623I8l.jpg

图6 持针手势及针尖刺入皮肤时的角度示意图


针尖刺过皮层后,将针循纵轴沿皮下表浅进针,进针要缓慢,不必捻转。持针柄手指要感到无阻力,若表面皮肤随针移动或出现皱纹,表明针仍刺在皮内;若病人诉说痛重,可能表示针尖刺入皮肤痛点,要改换针刺点;若病人诉痛强烈,即便数次更换针刺点,亦引起同样强烈痛觉反应,可能由心因性所致,病人情绪多易激动,致使对痛觉敏感,要耐心说服其能接受针疗,待经数次针疗,病情好转,敏感现象亦随之消失;若在针刺局部,或在原有症状部位出现沉重、酸、麻、痛转移、胸闷等新的感觉,均表示针刺较深,要将针稍退,待这些感觉消失后,将针沿皮下更表浅刺入。
针尖刺过皮层后尽可能在皮下表浅进针,且不引起酸、麻、胀、重、痛等感觉,不刺伤血管。针刺进后原有疼痛部位的疼痛或压痛点可能完全消失。针刺进皮下的长度宜至接近针体末端,针柄用胶布固定。
腕部和踝部各针刺点在针刺时的位置及刺入后针的位置见图7-8。
JeoDww9S98oipfVp.jpg

2. 调针 在一次针疗中,疼痛常能立即缓解,甚至完全消失。若针刺入后疼痛感觉未能改变,其原因除疾病本身外,往往与针刺时体位不正、针刺点位置在区内不够居中、针刺进皮下不够表浅、方向不够正直、针刺入长度不适当等因素有关,需要将针缓慢后退至针尖达皮下,酌情纠正后再将针刺入。


3. 留针 有些顽固性疼痛在针刺入后的留针过程中才缓慢显现疗效,故针刺入后不论显效快或慢都留针,使针的刺激持续保持。留针时间一般为30 min,也可根据病情适当延长留针时间至1~2 h或以上,如病情处于急性期、病期长、症状严重,但最长不超过24 h。留针期间不作捻针,以减少针刺对组织的损伤。


4. 拔针 拔针要迅速。用消毒干棉球压住针刺部位,以防拔针后皮下出血。


(七)针刺治疗次数 视病情而定。需较长时间针疗的病人,可每日针1次,至多针3次后要改为隔日针1次。因腕踝针系皮下针刺,一次针后局部组织经针刺损伤易发生无菌性炎症、水肿、疼痛反应,以后再针,针刺点虽移位,但皮下组织的损伤性变化消退缓慢,若连续再针必加重损伤而增加局部肿痛。需多次针时,以10次为1疗程,以后可改为每周针2次。进展缓慢的病例,酌情增加疗程,不必间隔。


(八)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主要有皮下出血及晕针。
1. 皮下出血 防止方法除针疗时尽量避免伤及可见之较粗静脉外,进针要缓慢,过程中病人若诉痛,可能为针尖触及血管壁,即要退针,试更表浅刺入;若发现针尖部缓慢隆起,表示已有出血,要立即拔针,并压迫止血。如已有皮下出血,向病人说明以消除顾虑。


2. 晕针 晕针易发生于个别敏感病人,以青年女性居多,也可发生于男性,多在针腕部时出现。可发生在初次针疗时,也可发生于多次针疗之后;可发生于针刺当时,或调针连续多次时,或发生于留针期间。出现晕针时,让病人立即卧倒休息即可;若面色苍白,口唇紫绀,不能站立,呼吸表浅甚至停顿时,要立即拔针,解开衣领,吸氧,必要时人工呼吸,注意血压变化,一般数分钟之内可以恢复。


【注意事项】
应注意的是,如穴区有较粗血管或进针疼痛明显者,可适当移动进针点位置,移点时,应沿纵线方向移,而不能向两旁移。
作者:周庆辉(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中医科)医学博士,长海医院中医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兼任《中西医结合学报》编辑部主任;中国针灸学会理事。







收藏
送赞 3
分享

发表回复

  • 联系我们
  • 邮箱:zhih512@qq.com
  • 电话:0731-85054048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 9:00 - 17:00 )
  • 微信公众平台

  • 扫描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