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滤器术后护理体会

发表于:2020-12-23 00:00:00 5217 来自: 辽宁抚顺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系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内在机制主要有血流淤滞和血液高凝状态,也包括各大手术、外伤、长期卧床、恶性肿瘤、妊娠、静脉炎和静脉曲张等因素。下肢静脉内的血栓形成栓子,一旦脱落,可直接进入到右心、肺动脉极其分支,造成不可逆的后果,死亡率极高。

oHH5sz5mwA3QhhMy.jpg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滤器置入术(VCF)已成为预防肺栓塞的有效治疗手段,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治疗,同时做好下肢静脉血栓滤器置入的术前、术后及抗凝溶栓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


下肢静脉血栓滤器置入术前准备


1、术前常规准备:

血、尿常规、肝肾功、血糖等生化指标、凝血功能、胸正侧位片及心电图。

2、术前特殊准备:

D-二聚体、双侧髂静脉及下肢静脉彩超

3、术前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滤器置入术是减少肺栓塞的有效手段,讲解中应遵循保护性医疗原则,避免增加病人及家属的精神负担。心理疏导以解除患者顾虑、放松心情、增加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分散注意力来减轻疼痛。

4、体位及患肢护理:

协助病人绝对卧床,禁止按摩、热敷患肢,以增加患者舒适感及预防血栓脱落;采用治疗体位,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30°。


下肢静脉血栓滤器置入术后护理


(1)术后患肢护理: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后病人取平卧位,患肢抬高30°,穿刺肢体制动24h,穿刺点局部加压包扎24h,观察穿刺点局部有无渗血渗液和血肿,每班定时测量髌骨上10cm和内踝以上15cm周径,观察患肢皮肤颜色、温度、肿痛程度、感觉运动情况。为防止关节粘连,肌肉萎缩,血流淤滞,保持静脉血液回流,帮助病情稳定者术后24h开始做主动或被动肢体活动,如踝关节的伸屈活动。

(2)溶栓护理:

溶栓所用尿激酶及肝素钠注射液使用微量泵泵入,要现用现配,微量泵泵入尿激酶1h时,给予患肢气压治疗1h。注射用依诺肝素钠皮下注射每日2次,连用3天。定期复查头颅CT,判断是否有颅内出血倾向;观察皮肤、黏膜、牙龈有无出血、静脉穿刺点有无渗血或出血;注意大小便颜色。

(3)术后患者饮食护理:

多吃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减少用力排便,以免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4)避免下肢静脉穿刺:

使静脉受损激活凝血系统,并吸附大量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而发生静脉血栓。减少在下肢静脉内的留置时间,避免促使血栓形成。静脉穿刺时局部血管损伤,也是发病原因之一。

(5)预防并发症肺栓塞的观察:
静脉血栓形成是肺栓塞发生的主要原因。该病主要表现为:突发性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及咯血等组织缺氧症状。发现上述症状后,立即给予生命体征监护,建立静脉通道,高流量氧气吸入(4~6L/min)。同时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搬动和翻身次数,避免剧烈咳嗽,配合医师进行抢救。


出院指导


1、告知患者出院后遵医嘱继续服用抗凝药物,定期复查血凝。

2、居家观察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点、牙龈出血、血尿、粪便的颜色等,发现不适,立即随诊。

3、饮食清淡,戒烟,作息规律,多食新鲜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4、长期卧床患者每两小时翻身一次,避免长期使用一种卧位方式,并鼓励患者做吹气球的动作以及咳嗽等。

下肢静脉血栓是脑卒中患者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积极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防止肺栓塞的发生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早期治疗效果较好,在护理过程中,我们体会到细致的病情观察,严格执行医嘱,准确娴熟的护理操作,有针对性的护理是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的关键,促进病情恢复,提高生命质量。因此,精心的临床护理更是整个病程治疗过程中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莹 康敬敬

单位:延安大学咸阳医院


参考文献:

[1]汪文静,王琴,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B】2019.39.190

[2]苑德林,许志华,刘景元,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A】2019.20.091

[3]孙莉,下肢静脉血栓滤器植入的护理观察及体会,中国民间疗,2016年06期

收藏
送赞
分享

发表回复

  • 联系我们
  • 邮箱:zhih512@qq.com
  • 电话:0731-85054048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 9:00 - 17:00 )
  • 微信公众平台

  • 扫描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