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
空腹血糖指的是空腹8个小时以上的血糖,既不受进食的影响,还因为夜间人们普遍处于休息状态,也排除了体力活动、情绪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数值比较稳定,特异性比较强,空腹血糖高基本上就是糖尿病。
空腹血糖是人体的基础血糖值,反映的是一夜不进食后的基础血糖状态。影响空腹血糖的主要因素是存储在肝脏中的肝糖元分解情况,而不是胰岛素的分泌功能,更不是胰岛的储备功能。
餐后血糖一般指的是餐后2小时血糖,从吃第一口饭计时2个小时测得的血糖。
餐后血糖与空腹血糖不同,进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我们进食后,食物经过肠道,会刺激胰岛素的分泌。
对于胰岛功能完好的健康人来说,虽然进食后血糖上升,但是由于胰岛素很快分泌,血糖便很快降回正常范围。而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虽然和健康人进食相同的量,但是由于胰岛素功能受损,食物刺激的胰岛素分泌不足以使血糖降回正常范围,便出现了餐后高血糖。
举个通俗的例子来说,健康人的胰岛是小伙子,糖尿病患者的胰岛是老人。在走平路时,小伙子和老人可能没什么区别,但是爬楼梯时,小伙子轻松就上去了,而老人可能气喘吁吁上不去。这就是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差异所在。
因此,与空腹血糖相比,餐后血糖的敏感性更高,更容易发现糖尿病。
2、哪个升高更严重?
无论是空腹血糖高还是餐后血糖高,对人体产生的影响都很大,只不过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反映的是糖尿病的不同阶段。
早期糖尿病的敏感指标是餐后血糖。
还以爬楼梯为例,空腹血糖相当于休息状态,餐后血糖就相当于爬楼梯。当我们的体质刚开始变差时,休息的时候感觉不会很明显,但是爬楼梯时就会感到非常疲惫;当体质进一步变差后,即使不爬楼梯只是休息,也会觉得十分辛苦。
糖尿病也是如此。早期胰岛素的分泌迟缓,主要表现餐后血糖升高,而空腹血糖升高不明显;当胰岛功能进一步衰退后,胰岛素分泌明显减少,空腹血糖升高才会逐渐体现出来。
也就是说,在空腹血糖正常的人群中,可能餐后血糖已经升高了。如果只是检测空腹血糖而不测餐后血糖,就会漏诊一部分糖尿病患者。
据统计,我国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中,将近一半只是表现餐后血糖升高。空腹血糖对糖尿病的诊断而言特异性更强。当空腹血糖升高时,证明患者的胰岛功能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损害,病情更加严重了。
总的来说,早期糖尿病患者多关注餐后血糖,晚期糖尿病患者多关注空腹血糖。
3、糖化血红蛋白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还有一个重要指标叫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就是指被葡萄糖结合了的那一部分血红蛋白。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较高时,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也会相对较高。
人体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3个月,在红细胞死亡前,其中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也会保持相对不变。所以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反映的是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无论是空腹血糖还是餐后2小时血糖,都是“瞬间血糖”,容易受进食及糖代谢相关因素的影响,数值不稳定,不能反映整体的血糖水平。
而糖化血红蛋白可以稳定可靠地反映近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且受抽血时间,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干扰不大。
目前,糖化血红蛋白不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但是,国际糖尿病联盟明确规定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的治疗标准,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监控“金标准”。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糖尿病人糖化血红蛋白应控制在7%以下。
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血糖控制满意且稳定的糖尿病患者至少1年测2次糖化血红蛋白;若血糖控制不满意且需调整方案者,应一年测4次。另外计划怀孕的糖尿病妇女,初期每月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控制满意后,应每6~8周测1次,直到受孕。
尽管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血糖水平直接相关,但二者的数值无法换算。不过,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与平均血糖的变化间有一个推测值,糖化每升高1%,推测血糖升高1.6mmol/L,但仅供参考。
研究发现,当糖化血红蛋白为7.3%~8.4%时,空腹和餐后血糖对总体血糖的“贡献”大体相当,各占50%;当糖化血红蛋白>8.5%时,空腹血糖对总体血糖的“贡献”大于餐后血糖,而且随着HbA1c的升高,空腹血糖对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也会增大;当糖化血红蛋白<7.3%时,餐后血糖对总体血糖的贡献大于基础血糖,换言之,这时血糖的升高主要取决于餐后血糖。
来源:李青科普 作者:李青 天津市泰达医院肾病科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