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1个月前腹部开刀,伤口一直不见好转,十分郁闷。
万般无奈的老王来到了某医院的伤口门诊前来咨询。
经过专科护士的检查,老王这次手术的伤口不仅有切口感染,还伴有脂肪液化。那么切口感染和脂肪液化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先来了解一下手术切口的分类吧!
不同类型的手术切口有不同的感染发生率,手术切口可分为4类:
| l
| 清洁切口无炎症;手术无涉及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完全缝合的切口,或只于需要时才放置闭合性引流的切口及非穿刺性切口
| Ⅱ
| 清洁污染切口手术涉及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但无内容物溢出的手术切口;或无感染性的胆道,阑尾、阴道、口咽等部位的手术切口;以及手术过程没有明显的污染的切口
| Ⅲ
| 污染切口开放性,新形成的意外切口;手术时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手术过程中有空腔器官内容物溢出污染,手术时患者为急性炎症期但无脓性分泌物。
| Ⅳ
| 感染切口,有坏死组织的陈旧外伤切口,内脏穿破或已有化脓性病灶的手术切口,感染于手术前就存在于手术部位。
|
手术切口感染是外科患者最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占外科医院感染的13%~40%。手术切口感染可导致伤口延迟愈合、切口裂开等,住院时间延长,影响疾病的康复,增加患者的痛苦,同时增加医疗费用,加重患者负担,严重者可引起全身感染、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手术切口在术后1个月内出现脓性分泌物、脓肿或蜂窝织炎,即被定义为手术切口感然。
手术切口按感染的轻重或范围分为浅表手术切口感染、深部手术切口感染和器官或腔隙感染3个层次。
1. 切口浅层感染一般发生在术后1个月内,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感染。表现为切口局部红热、肿胀,疼痛或压痛,切口浅层有脓性分泌物,切口分泌物培养有细菌生长。
2.切口深层感染一般发生在术后1个月内(如有人工植入物则为术后1年),切口深部筋膜或肌层的感染,有时切口深部感染来自腹腔内的感染。表现为切口裂开或由医生打开,切口局部疼痛或压痛,红肿表现可不明显,有脓性分泌物,可有体温升高,经手术或影像学检查显示深部脓肿形成。
3.器官或体腔感染一般发生在术后1个月内(如有人工植入物则为术后1年),手术部位的器官或腔隙感染。表现为放置于器官或腔隙的引流管有脓性引流物,液体或组织培养发现致病菌,或手术或病理组织学或影像学诊断器官/腔隙感染。
那么切口感染的细菌究竟是从何而来呢?
1. 切口感染细菌的来源: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内源性微生物指来自患者身体部位,如皮肤、鼻腔、胃肠道、阴道的细菌感染,一般为条件致病菌,在发生部位迁移(从正常寄生部位迁徙至切口)或机体抵抗力下降时造成感染;外源性微生物来源于患者身体之外,如手术室人员、环境、医生、仪器,设备、材料等,此类细菌多为致病菌。
引起切口感染的微生物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链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此外,厌氧菌已成为手术切口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2.手术切口感染的细菌传播途径细菌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传染、空气传染和自体传染。直接接触传染包括手术人员和患者皮肤上的细菌通过潮湿的衣物直接或间接传人手术区域,,使用未经彻底灭菌或术中被污染的器械、敷料及用品,手术时空腔脏器的内容物溢出或经手术者的手、器械等污染手术野。虽然目前没有证据指出,细菌最常经由何种途径进入切口,但术前和术后医护人员及切口护理人员的刷手和洗手是减少切口感染的一个重因素。
3. 细菌切口侵袭的分期
(1)污染(contamination):切口内存在微生物,但没有复制;此阶段处于宿主控制阶段,人体通过自身防御机制可以完全抑制细菌数量和毒力。
(2)定植(colonisation):切口内存在着可复制的细菌黏附切口床上,但不会对宿主造成细胞性损害;这一阶段仍处于宿主控制中,细菌数量明确,菌群平衡。
(3)严重定植(critical colonisation):切口中的微生物数量明确,菌群失衡,对宿主的细胞损伤增加,引发局部免疫反应,但不是全身的反应,没有临床典型的感染体征;此阶段宿主抵抗力已减弱,如不加以治疗和干顸,将很快进入感染阶段。
(4)感染(lnfection):细菌大量复制,引起宿主反应,引发机体全身和局部的免疫反应,可出现各种临床症状,严重者可引起毒血症或败血症,导致生命危险。此阶段为细菌控制阶段,必须给予全身和局部的抗菌治疗。
听了小莉护士的介绍,老王终于搞明白,为什么自己的伤口“经久不愈”了。那“脂肪液化”又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是身体的脂肪化成了水?
通常我们在身体的某个部位进行手术,这个创口就叫“手术部位”。
如手术人员无菌观念不强、切口保护不力,切口受到污染;就会引起我们前面所说的“手术切口感染”。
手术操作不熟练,使用电刀电凝时间过长及面积过大、止血不彻底形成血肿、游离脂肪颗粒未消除,就会在术后引起“脂肪液化”。液化后形成切口内积液,术中冲洗不彻底,引流不通畅,切口缝合技术欠缺等等因素都影响切口的愈合,增加术后切口感染的机会。
肥胖:肥胖是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首要原因。较厚皮下脂肪以及切断的血管和电刀的高温灼烧加重了局部供血和营养的不足。老王就是因为自身的肥胖,增加了术后“脂肪液化”发生的几率。
发生脂肪液化的切口一般用0.9%生理盐水清冼即可,但当切口有异味或脓性分泌物较多时,可用双氧水、呋喃西林等消毒溶液清洗,但需再予0.9%生理盐水冲洗干净,以减少消毒液的毒性作用和对组织产生不良的影响。临床常用的清洗方法有棉球擦洗、冲洗等。
对外口较大、基底充分暴露的切口可用棉球擦洗的方法进行局部清洗;但对于外口小基底较深或潜行较深的切口,用棉球擦洗的方法较难清洗深部组织,并容易导致棉纤维残留于切口内,影响切口的愈合,故主张用冲洗的方法进行切口清洗:采用30 -50ml注射器连接18 -22号针头进行冲洗,产生的压力为8 - 15psi,可将切口表面的坏死组织与细菌代谢废物移除,并不损伤新生的肉芽组织。
如切口外口更小者建议使用30-50ml注射器连接吸痰管或去针头的头皮针软管进行冲洗,注意避免压力过高,一方面可引起正常组织的损伤,患者疼痛增加,另一方面可将切口内的细菌冲入组织内,影响切口愈合。冲洗后可用手轻轻按压切口周围组织,使冲洗液流出,或将连接冲洗管的注射器边退出边回抽冲洗液,直至冲洗液澄清为止。
在换药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要求, 对切口感染加以预防。应用蝶形胶布对切口进行拉合以免细菌进入, 并对切口予以预防。同时应给予抗生素对感染加以预防,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是可以防治的。
对于肥胖患者手术应更加重视微创化的原则,尽可能避免电刀、钳夹等手术操作对脂肪组织的损伤,术后应加强护理,对发生了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应及早发现,根据个体化原则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其早日康复。
听了伤口专科护士小莉的建议,配合专业的换药和健康指导,老王“经久难愈”的伤口终于痊愈了。
作者介绍
张雅君
安图分部急诊护士长
擅长各类急重症的抢救护理和伤口护理
来源:[url=]杨中心护理部[/ur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