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是品管圈的理论基础,要做好品管圈,首先要了解PDCA循环。
PDCA循环也指休哈特(Shewhart)循环或戴明环。
PDCA循环最早是由WalterShewhart在1942年提出,之后在20世纪50年代由戴明博士(W·EdwardsDeming)发表而著名,戴明博士在20世纪50年代受邀日本讲习时,介绍了戴明循环的概念,也就是PDCA循环的前身。戴明循环最初应用于质量管理,再逐步推广到各行业组织及各阶层的管理理念与行动上,日本人将其中的改善观念与管理功能的观念相结合,经由不断的改进而成现在的PDCA循环面貌。
其构成要素包括P计划(Plan)——D实施(Do)——C检查(Check)——A处置(Action)
PDCA循环中的四个基本步骤:
P(计划):首先对现有流程进行研究并以书面形式描述流程,搜集数据以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分析数据并制定改进计划;最后详细说明如何来评价计划。
D(实施):如果可能的话,在一个小范围内实施计划。书面描述在这个阶段所发生的所有变化。全面收集数据,对计划实施效果做出评价。
C(检查):分析在实施阶段所收集到的数据。检查计划实施结果是否符合在计划阶段所制定的最初目标。
A(处理):如果达到预期目标,质量改进项目成功。将新方法予以标准化并在与该工序有关的所有人员当中贯彻新的方法,就新方法开展培训工作。如果质量改进项目未取得成功就修订计划并重复上面的步骤或者中断这一项目。
通过在组织的其他部门或环节推广成功经验,不断推动质量循环向前发展。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项目失败了,就需要做出进一步的修改。采用这一系列相继的步骤,就为持续不断地改进质量提供了一种系统方法。
戴明循环有三个特点:
1、大环带小环:如果把整个组织的工作作为一个大的戴明循环,那么各个部门、小组还有各自小的戴明循环,就像一个行星轮系一样,大环带动小环,一级带一级,有机地构成一个运转的体系。
2、阶梯式上升:戴明循环不是在同一水平上循环,每循环一次,就解决一部分问题,取得一部分成果,工作就前进一步,水平就提高一步。到了下一次循环,又有新的目标和内容,更上一层楼。
3、应用以科学的统计处理方法:戴明循环应用以QC七种工具为主的统计处理方法,作为开展工作和发现、解决问题的工具。
质量改进中重要的理论——滚球理论:
滚球理论认为品质如同一颗球,处在管理系统及标准化所建构的斜坡上。若不加以牵引及刹车,立即会滚下坡,而QA、SS、ISO等就像是刹车的力量,确保品质不会下滑,如找出问题所在,则需要牵引的力量,如PDCA、QCC、BM、CP、5S等方式做持续改善,才能推动品质持续上升,逐渐达到理想的标杆。
信诺九州医院管理咨询公司联合台湾医疗界30多位资深品管专家为大陆医院辅导品管圈活动,结合台湾医院二十余年品管圈活动实务心得,帮助医院成功推动品管圈活动,有效改善医疗质量。
来源:Hospital品管圈活动交流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