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重要途径,但随着静脉输液的广泛应用,【2】静脉炎的发生率高达59.1%,即增加病人的痛苦,又降低血管顺应性,限制进一步治疗,静脉炎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一般传统方法有硫酸镁湿敷,冷热敷,红外线灯照射,消炎药膏外敷等[1],那当发生静脉炎了我们到底应该冷敷还是热敷呢,下面就为大家详细解答下。
01 一、首先带大家了解下什么是静脉炎?发生静脉炎的原因有哪些?静脉炎又分哪几类呢? 静脉炎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血管壁内膜受损继发的炎症反应,表现为静脉局部疼痛、红肿、水肿、或局部条索状,甚至出现硬结的炎性改变。静脉炎包括机械性、化学性、细菌性及血栓性静脉炎四种。输液诱发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包括可干预和不可干预两种,其中可干预的因素包括:溶液的PH值,渗透压,穿刺材料,穿刺部位,液体输入量及速度,不可干预的包括:患者的机体因素,和药物本身的刺激作用。 我们具体分析下不同类型的静脉炎诱发的因素都有些? 1、机械性静脉炎:多发生于外周静脉导管和PICC,尤其是将较粗的导管置入较细的静脉时对血管壁和内膜的摩擦所造成。其他因素还包括置管的部位、肢体的活动、心理因素、导管移位、导管留置时间超过规定时间,导管固定松动时没有及时更换敷料,输液中的微粒对血管内膜的刺激。 2、化学性静脉炎:是由于输入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超过血管的应激能力,导致内皮细胞破坏所致。 3、细菌性静脉炎:是由细菌感染引发,这种静脉炎还有引发败血症的潜在危险,没有遵守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手卫生原则通常是造成外周静脉导管感染性并发症的原因。 4、血栓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的病理机制是静脉导管插入,和静脉血管化学刺激导致炎症和血栓形成。高危因素有:导管材质,下肢瘫痪、刺激性药物等。 02 二、当发生静脉炎我们应该冷敷还是热敷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什么是冷热敷? 热敷是热疗方法的一种,就是把发热的物体置于机体患病部位或穴位上,能使肌肉松弛,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消炎、消肿、减轻疼痛及保暖的作用。 冷敷疗法是用致冷的物体置于人体一定部位,使局部毛细血管收缩,减轻局部毛细血管充血,有消炎、止痛、皮肤散热,降低体温等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临床上常用治疗静脉炎的方法是50%的硫酸镁局部湿敷,主要利用硫酸镁的高渗作用,促进病人局部组织水肿的消退,达到消炎镇痛的目的,且具有成本低,配置使用方便等优点。静脉炎发生后,冷疗和热疗对静脉炎的治疗均有效,亦有研究指出,采用硫酸镁冷热敷交替湿敷进行静脉炎的治疗效果更佳。静脉炎发生后,早期冷敷,并于24小时后开始热敷,对静脉炎的治疗效果最好。原因如下:在炎症早期进行冰敷,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药物吸收,抑制炎症扩散,减少组织细胞继发性损伤或坏死。而热敷可加快新陈代谢,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进代谢产物及炎性产物的排泄,对炎症晚期的吸收有促进作用。【2】 值得注意的是!化疗药物外渗导致的静脉炎:需要根据外渗药物的性质给予冷敷或热敷,因化疗药物属于细胞毒性药物,刺激性强,与细胞DNA结合后容易引起组织坏死,发生炎症反应。【3】植物碱类抗癌药物的外渗, 如长春新碱, 或者可对于一些禁用冷敷的药物如足叶乙甙、草酸铂、长春瑞滨等可采用硫酸镁热敷, 因其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这类药物禁用冷敷,冷敷会加重渗出药物的局部损坏,应局部加压热敷,促进局部微循环扩张,加速渗出物的吸收和代谢,用法:温度40~50℃的50%的硫酸镁, 24h持续使用。在局部热敷过程中, 要随时观察病人, 防止发生烫伤。 蒽环类抗癌药如阿霉素、表阿霉素、柔红霉素、及紫杉醇、氮芥等药物外渗,24小时内首选冷敷,冷敷可较少局部疼痛和炎症反应,减少渗出药物向周围的扩散,蒽环类化疗药物外渗24小时内禁止热敷。
综上所诉: 静脉炎早期冷敷可使毛细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24小时后热敷可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促进渗出液的吸收,减轻局部肿痛,化疗药物外渗导致的静脉炎要根据外渗药物的性质选择冷敷还是热敷,希望以上讲解能够帮到你。
【参考文献】 【1】强万敏、姜永春肿瘤护理学167-187 【2】李雪娇、尹华华、王莲莲冷热敷时间对硫酸镁治疗兔耳缘静脉炎影响的实验研究 【3】江苏医学肿瘤病人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ISSN:0253-3685 来源:辽肿护理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