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心肺复苏:掌握三法、使用三器、牢记三步

发表于:2020-8-8 20:40:44 7570 来自: 辽宁大连
【一旦发生心脏骤停,生命就会受到严重威胁,数秒钟内患者会出现意识丧失,60秒钟就呼吸停止,4分钟就会出现脑细胞死亡,超过10分钟被抢救存活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当有人突然倒下,目击者(或第一反应人)立即识别并进行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按压、通气和电除颤)是成功救命的关键。】

近日,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心肺复苏专业委员会、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文化委员会及中华精准健康传播团和中国心肺复苏科学普及团等组成的中国公众卫生健康指南编写委员会发布了《中国公众心肺复苏卫生健康指南》。


心跳骤停预警,重视“三痛”
某些心跳骤停发生前会有一些警示信号,那就是“叁痛”,即胸痛、腹痛、头痛。

1.胸痛
胸痛是一种常见而又能危及生命的疾病症状,造成胸痛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冠心病、肺栓塞和心肌梗死等能诱发心跳骤停的一些心血管疾病。


2.腹痛
腹腔血管及脏器疾病易诱发心跳骤停,同时它也是某些心肌梗死患者的起病表现。


3.剧烈的头痛
常常是脑出血、脑梗死等脑部血管疾病的主要起病表现,这种情况下极易发生心跳骤停。

不同的年龄段患者,发生心跳骤停的原因不尽相同,小儿防意外,青少年防疾病,中壮年防劳累,老年人防慢病。中、壮年则应该谨防心脏病和过劳死,而老年人出现心跳骤停多是因为慢性疾病没有有效控制或者急性加重,对老年人应该防控慢性病。


心跳骤停预判,把握“三停”
在确保周围环境安全的前提下,预先识别倒地患者是否发生心跳骤停的关键点主要是“叁停”,即意识停止、呼吸停止、心跳停止。


1.意识停止
面对突然倒地或不动的患者,首先要判断的就是患者的意识状态,一般常用的方法为用力拍打呼叫患者是否有反应。


2.呼吸停止
如果患者意识停止,要迅速判断患者是否有呼吸,一般常用的方法为用手指置于患者鼻前感受是否有气流,及侧头平视患者胸廓是否有起伏变化。


3.心跳停止
心跳停止是心跳骤停发生最为重要的一点。


常用方法:一手食指与中指并拢伸直,其余手指弯曲,置于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位置),旁开两指的凹陷处,判断时间6-10s,用指腹感受是否有搏动。


心跳骤停一旦发生,最典型的表现就是突发的意识丧失,患者可以表现为突然无原因的跌倒且呼之不应;继而没有循环(心跳)的征象,例如讲话、发声、肢体活动以及脉搏消失等;最后病人出现呼吸异常,呼吸停止或出现濒死叹气样呼吸,也就是长时间间隔的用力抽泣样呼吸。


通常,我们发现一个人突然跌倒或没有反应,我们便会用力拍打他或他的双肩,大声询问“喂,你怎么啦?”如果患者还是没有反应,且呼吸停止(胸廓没有起伏)或异常超过5秒钟,我们就可以认定为心跳骤停,就应立即启动急救系统,开始心肺复苏。


YGi7ZnrYYwriB0nz.jpg



救治心跳骤停,突出“三法”
公众需要掌握使用“三法”:即胸外按压CPR、腹部提压CPR、海姆立克急救法。

1.胸外按压心肺复苏(CPR)
位置:患者胸骨下半部,即两乳头连线中点;
姿势:用左手掌跟紧贴患者的胸部,两手重迭,左手五指翘起,双臂伸直;
按压:用上身力量连续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按压深度为胸骨下陷5~6 cm,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胸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

比例: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为30:2。

2.腹部提压CPR
腹部提压CPR是基于胸外按压CPR使用禁忌证而诞生的、避免按压导致胸肋骨骨折的心肺复苏方法。


操作方法:为施救者采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仪,双手紧握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仪的提压手柄将提压板平放在被救者的中上腹部,提压板上方的叁角形顶角放在肋缘和剑突下方,负压装置的开口与被救者的皮肤紧密接触,快速启动负压装置,使患者的腹部和提压板紧密贴合。


施救者于患者侧方通过提压手柄以100次/分的频率连续交替向下按压与向上提拉,按压与提拉的时间比为1∶1,向下按压时垂直用力,勿左右摆动,提拉时垂直向上均衡用力,按压力度控制在50kg左右,提拉力度控制在30kg左右。


3.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为气道阻塞(食物嵌顿或窒息)者进行现场急救的有效方法。


操作方法:急救者首先以前腿弓,后腿蹬的姿势站稳,然后使患者坐在自己弓起的大腿上,并让其身体略前倾。然后将双臂分别从患者两腋下前伸并环抱患者。左手握拳,右手从前方握住左手手腕,使左拳虎口贴在患者胸部下方,肚脐上方的上腹部中央,形成“合围”之势,然后突然用力收紧双臂,用左拳虎口向患者上腹部内上方猛烈施压,迫使其上腹部下陷。


心跳骤停技术,掌握“三器”
心肺复苏的成功有时需要特殊装备的协助,适合于公众使用的心肺复苏装备主要有“叁器”,即体外自动除颤器(AED)、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器、口咽通气器。


1.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大多数成人突发非创伤性心跳骤停的原因是心室纤颤,电除颤是救治心室纤颤最为有效的方法。AED能够自动识别可除颤心律,如果施救现场有AED,施救者应从胸外按压开始CPR,并尽快使用AED。


2.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仪
对于老龄化社会的今天,老年人的心跳骤停的心肺复苏成功率依然很低,主要原因是传统的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方法使老年人几乎无例外地出现胸肋骨骨折,严重影响了心肺复苏的成功率,胸路不通走腹路的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就派上了用场。


3.口咽通气器
适用于:①意识不清的患者因呕吐反射减弱或颂部肌肉松弛引起的气道梗阻;②头后仰,抬下颏或抬下颁法等其他方式开放气道无效时;③经口插管者放置口咽通气管,作为牙垫的作用,可防止患者咬气管导管;④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时,便于更易更快吸出患者口咽部的分泌物。


心跳骤停防控,牢记“三步”

为了避免心跳骤停事件的发生,从根本上解决心跳骤停这一世界难题,应该主动做到“一戒、二控、叁调”。


1.一戒:戒烟
要远离心脏病,首先要戒烟。


2.二控:控体重、控三高
肥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伙伴;叁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已被证明的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3.三调,调饮食、调心理、调节奏
调饮食:“病从口入”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将大鱼大肉调整为蔬菜瓜果,将高脂高盐调整为清淡原味,将暴饮暴食调整为每餐“八分饱”,就能够使心血管更健康。

调心理:心脏病突发往往与各种情绪的过度产生关系密切,因此有效调节自身情绪,避免大喜大怒、极悲极恐能够减少突发状况的发生。

调节奏:提倡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工作、生活节奏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很多行业大量出现的心跳骤停事件多是因为长期连续加班或劳累,忽视身体的亚健康所致,也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过劳死”。

收藏
送赞 4
分享

发表回复

  • 联系我们
  • 邮箱:zhih512@qq.com
  • 电话:0731-85054048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 9:00 - 17:00 )
  • 微信公众平台

  • 扫描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