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动脉血气分析前质量控制和血气报告结果准确性,国内外指南和文献均对动脉血气分析样本分析前处理变异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指导性建议,在此与大家一起分享。
结合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动脉采血部位选择标准,首选桡动脉。
(1)桡动脉位于手腕部,位置表浅,易于穿刺。患者合作程度高,随时可以观察穿刺部位。
(2)有尺动脉作为侧支循环。
(3)对周围组织损伤程度低。一般不宜选股动脉。股动脉血管虽然相对较粗,但是股动脉周围神经血管比较丰富,而且解剖位置复杂,操作不慎很容易造成周围神经损伤和皮下血肿等并发症。
传统的桡动脉穿刺选择动脉搏动最明显处,用食指和中指上下固定欲穿刺点动脉段。持动脉采血针在两指间垂直或与动脉走向呈40°角刺入动脉。但搏动最强点患者痛感强烈,而且两指定位法定位不准确,两点连成一条线,容易让穿刺者形成片状的感觉。而改进后的单指定位法定位在一个点上:距离掌侧第一横纹三指的生理凹陷内,患者痛感降低的同时易于穿刺成功。具体方法如下:
患者取平卧位或坐位,手掌朝上伸展手臂,腕部外展30°绷紧,手指自然放松。必要时使用腕枕保持角度和定位。
动脉血是离心血,采血时应确保针尖斜面朝向患者心脏方向,利于血液进入动脉采血针内。为保证针尖向心,采集患者左上肢时,操作者应站在患者左侧肢体内侧。采集患者右上肢时,操作者应站在患者右侧肢体外侧(简称"左内右外")。
距腕横纹一横指(约1-2cm)、距手臂外侧0.5-1cm处,食指单指定位桡动脉搏动最明显部位为穿刺点。
充分暴露穿刺部位,常规局部皮肤消毒两遍,消毒区域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5cm,自然待干。
用已消毒食指再次确认穿刺点,使穿刺点固定于手指下方。另一只手,单手以持笔姿势持动脉采血器,针头斜面向上逆血流方向。微移定位食指(不离开皮肤),暴露定位点,与皮肤呈45°-90°缓慢刺入。见血后停止进针,待动脉血自动充盈采血器至预设位置后拔针。
拔针后立即用干燥无菌纱布或棉签按压5-10min止血。如果患者正在接受抗凝药物治疗或凝血时间较长,应在穿刺部位保持更长时间的按压,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
拔针后第一时间单手完成动脉采血器安全防护操作,将封闭后的利器部分单手弃至锐器盒中;封闭样本,第一时间轻柔完成抗凝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