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是一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心境障碍,患病率高,疾病负担重,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往往伴有特征性的认知功能损害,特别是注意偏向的障碍。特征性注意偏向症状若能使用客观工具进行评估,不仅有助于抑郁症的早期诊断,也可为深入研究其病因及发病机制提供客观依据。
注意偏向是指个体对特定刺激的接受、注意与加工,具体表现为敏锐的响应刺激或长时间受刺激的影响而无法摆脱,损害个体对其他刺激的加工,从而导致注意范围的狭窄。
抑郁症患者存在对负性情绪的过度关注、难以解除和对正性情绪的注意偏向缺失。成人和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均普遍存在明显的选择性注意偏向,过度关注负性情绪信息。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对负性图片信息存在明显的注意偏向,即表现为对正性信息存在注意回避和对某些者负面信息存在注意脱离困难,即注意负性偏向。而这种持续性的注意负性偏向影响了患者对事物的看法,从而影响了动机和情绪,使患者在临床症状上表现出情绪低落、悲观、自责、自我评价低等表现。
注意负性偏向是抑郁症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注意的负性偏向有可能作为抑郁诊断和评估的重要指标,乃至抑郁治疗的重要靶点;提高抑郁症患者对负性信息控制能力,从而改善抑郁症状,恢复社会功能,降低疾病复发率。现将抑郁症注意负性偏向可能的干预措施研究进行综述如下。 抗抑郁药物是治疗抑郁症的常用治疗方式之一,抗抑郁药物改善抑郁症状的同时,也可能改善注意负性偏向。
Liu等在研究中观察到,对可卡因依赖者进行为期4周的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后,使用Stroop任务和瞬时记忆任务对注意偏向进行测查,结果发现可卡因依赖的受试者对Stroop颜色的反应时间更长,且艾司西酞普兰组较安慰剂组对注意负性偏向的改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既往Harmer和Cowen等对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抗抑郁药物在情绪认知加工机制中的作用进行探讨,利用神经影像学(fMRI)的技术,刺激材料为高兴面孔和恐惧面孔,行为学和神经影像学的结果都表明在治疗的早期阶段(抑郁心境明显改善之前)即出现注意正性信息的偏向。
目前药物治疗改善抑郁症的注意负性偏向的研究较少,仍需循证证据等级较高的研究进一步证实是抗抑郁药物改善了注意负性偏向,还是抗抑郁药物改善了症状从而改善了注意负性偏向。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注意偏向是抑郁症产生、维持和复发的原因。并提出了注意偏向训练(ABT)治疗抑郁症注意负性偏向的可能性。目前研究上运用的相对较成熟的ABT程序主要有点探测任务、视觉搜索任务、注意训练技术和目标导向的注意训练。当前注意偏向研究领域采用最多的是点探测任务范式,它也是目前发展最为成熟的注意偏向训练范式,训练效果也更好。
Heeren等采用了点探测任务的试验范式,在试验中通过改变探测点出现的位置来训练被试者的注意偏向,从而达到改变其注意偏向的目的。结果发现,在训练程序中,若探测点多次出现在负性刺激之后,那么被试者所表现出的对负性刺激的反应时间更短。
Eldar和Haim对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采用点探测任务进行注意偏向训练,试验结果发现注意偏向训练组对中性刺激的反应时间显著降低,而这一变化在控制组中并未显现。说明注意偏向训练促使焦虑者改变了对威胁性刺激的注意偏向。 上述研究均说明ABT可能有效改善注意负性偏向,但是对抑郁症患者进行ABT训练改善注意负性偏向还需考虑其与药物治疗之间的关系,以及需要更大样本的研究确定针对抑郁症训练的周期和方式。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可能改善抑郁症的注意负性偏向。 欧洲《基于循证医学的rTMS临床治疗指南》已经把rTMS作为治疗抑郁症治疗的首选(A类推荐)。根据rTMS治疗抑郁症机制表明其对抑郁症患者治疗的刺激部位多选择左侧背外侧前额叶,而根据注意负性偏向的前额叶抑制-兴奋失衡理论,抑郁症负性信息的注意偏向可能与前额叶皮层的兴奋-抑制失衡存在密切关联。rTMS可以在刺激位点的大脑皮层及其周围提高神经突触兴奋性,Lazzaro等研究发现rTMS能提高运动皮质兴奋性,与谷氨酸受体NMDA无关,可能与AMPA受体有关。
Thickbroom研究发现rTMS通过调节AMPA受体的转移从而改变大鼠兴奋性突触的功能进而提高皮层兴奋性,且Hoppenrath等研究发现rTMS不仅调节大鼠兴奋性神经元,对抑制性神经元也有作用。综上表明rTMS治疗可能通过刺激皮层,调节前额叶皮层的活动水平,进而改善抑郁症的注意负性偏向。
祝峰等研究使用负性认知加工偏向问卷评估rTMS对抑郁症患者负性偏向改善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较对照组评分明显降低,表明rTMS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注意负性偏向。 虽然基于rTMS治疗抑郁症的神经机制,可以推测其对注意负性偏向可能有改善作用,但目前关于rTMS改善抑郁症注意负性偏向的研究多处于基础研究阶段,临床研究较少,还需积累更多的临床证据。 作者:周丹娜 周娇娇 陈旭 王刚 来源: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0 年 第 20 卷第 5 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