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护士又称编外护士,她们虽然受过专业教育,拥有护士证,却没有正式编制。在不少医院,合同护士占一半以上,承担着大部分的护理工作。虽然2008年实施的《护士条例》规定,正式编制的护士和合同护士要同工同酬,但是,在某些医院,这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待遇不公使合同护士流失严重,“护士荒”愈演愈烈。
工资:科室不同收入也不同。合同护士平均两千元左右,比正式工少三分之一;
奖金:有的科室规定合同护士工作半年或是一年后才能拿奖金,而且最初的奖金系数很低。有的科室还规定要封顶,正式护士则可以多多益善,合同的就只能拿封顶的数;
医疗保险:正式工报销95%,合同工报销70%;
养老保险:刚参加工作时医院都给上最低档位的养老保险,自从提倡同工同酬,现在都按工资比例缴纳保险。但我的同学所在医院的情况是,正式工医院全掏,合同工自己负担一半;
公积金:刚参加工作时医院都给上最低档位的,现在公积金是医院按国家规定支付。但大多数医院合同工的公积金是正式工的三分之一;
补贴:包括物价上涨补贴、住房补贴等一系列政府补贴费用在这家医院统称“菜篮子钱”,按照规定是合同工和正式工每人都有,是按照人头发放的,合同护士只得到正式护士的一半,同时也没有房补。
年终奖、绩效奖等:合同护士依旧只能拿到正式护士的一半。
由此可见,与事业编护士巨大的差距,让不少合同护士对医院缺乏归宿感和认同感。
除此之外,合同制护士会有一种朝不保夕的危机感。医院里很多人有这样一种观念,就是合同护士水平不行,一遇到出了问题,就会有人说,他们是合同的。所以一般合同护士在工作时要更加小心翼翼,因为一般签短期合同,只要出现差错医院就会终止合同,也就意味着失业。
编制外护士与编制内护士存在“同工不同酬”的现象。
比如,在收入、住房公积金、部分保险等方面,正式编制护士优于合同制护士;合同护士参与管理及晋升的机会要明显少于在编护士。
合同护士的出现,从某方面反映了护士岗位的巨大需求,这让我们看见护士这一行业的前景。然而,合同护士的处境,却和这个行业的巨大需求不成正比。更令人忧心的是,合同护士所遇见的差异化对待。
我们已经知道,合同护士在整个护士群体中已经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也承担着巨大的工作量,然而这样的待遇,怎么能体现“公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