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我跟着徐芬主管护师学中医适宜技术:穴位贴敷疗法。感觉任何操作一定要自己操作过,还要动脑筋,不能“依样画葫芦”。 总结几点经验:
吴茱萸:用米醋调制。调制时要细腻稠滑为好。 生大黄:用甘露醇调制。湿度要刚刚好,不能太干。
止吐:吴茱萸。 取穴:合谷+内关。
2. 通便:生大黄。 取穴:神阙+双天枢+气海+关元。 特别提醒: 化疗病人帖敷时一定要辩证施治。 第一天化疗病人一般可以贴敷。但如果使用的化疗药物中含有“伊立替康”,就不要用生大黄帖敷。
第二天贴敷前一定要评估病人的大便、恶心、呕吐等情况。
3.理气、补血:益元膏(黄芪、当归、肉桂三味药)。 取穴:足三里+三阴交。
另外,足三里可以先用艾草电子灸。
穴位贴敷技术是将药物、蜂蜜、醋、姜汁等赋形剂调和成一定的剂型,敷贴到人体穴位,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气、达到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强身的一种操作方法。
适用于各种疾病引起的腹胀、腹泻、便秘、恶心呕、免疫力下降等症状;
1.病室环境,温度适宜。 2.主要症状、既往史、药物及敷料过敏史、是否妊娠。 3.穴位贴敷部位皮肤情况。
1.皮肤出现微红为正常现象,若出现皮肤瘙痒、水泡等,立即告知护士。 2.穴位贴敷时间一般为6-8小时,可根据病情,年龄,皮肤情况稍做调整。 3.贴敷过程中出现敷料松动或脱落及时告知护士。 4.局部贴敷后,皮肤可出现药物颜色,为正常现象。
治疗盘,生理盐水,棉签,胶布,调配好的药物。
1.核对医嘱,评估患者,做好解释,注意保暖。 2.备齐用物至患者床旁,根据穴位贴敷部位,协助患者取合适的体位,充分暴露穴位贴敷部位,必要时屏风遮挡,注意保暖。 3.根据医嘱取穴,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清洁穴位贴敷部位。 4.将调制好的药物贴敷于穴位上,并用胶布固定,松紧适宜。 5.观察患者局部皮肤情况,有无不适。 6.操作完毕后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1.穴位贴敷部位皮肤有红肿,破溃时禁止穴位贴敷。 2.药物要固定松紧适宜。 3.穴位贴敷后,如出现红疹,瘙痒,应暂停使用。
|